步入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红都村,我们即刻踏上了那段充满革命历史韵味的“红色之路”。来到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毛泽东、朱德的铜像映入眼帘,漫步于纪念馆内,一件件翔实的文物资料、一张张生动的历史照片,无声地讲述着过去。
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红都村原名下赖,是革命基点村,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红色历史底蕴深厚。为了讲好革命故事,我们先后投入了近680万元政策性资金,对中央红色交通线四都红色交通站、世昌公祠、牺牲烈士纪念碑、抵荫坪无名烈士墓等红色革命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新建了红色研学培训中心,相继完成了唐义贞烈士事迹陈列室、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等项目建设,延续好红色文化精神的‘魂’与‘根’。”红都村党支部书记赖永生介绍道。
这片曾被热血浇灌的红土地上,如今已发生显著的变化。
漫步红都村,干净整洁的路面交叉而过,郁郁葱葱的绿化树整齐排列,错落有致的房屋镶嵌在绿意中。放眼而去,红色标语、红色旧址、红色旗帜、红色灯笼……在红都村红军桥旁的道路上,一排红色党徽和红旗的装饰十分抢眼,“红绿交织”共同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近年来,红都村立足红色资源优势,以杨梅河“一河两岸”建设为引点,以红军园3A级景区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苏维埃第一纪念碑、中央红色交通线四都红色交通站旧址、刘少奇旧居(中共福建省委、汀西县委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形成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红色学习线路,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研学、培训和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红都村万亩油茶基地
守护“红色根脉”,讲好“红色故事”,活用“红色资源”,红都村在挖掘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同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盘活“闲置地”资源,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建立万亩生态油茶示范基地、百亩烤烟、淮山种植基地、生态水面养殖基地,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效益化。设施农业助农增收,美丽经济也要锦上添花,当地还充分运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撬动美丽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依托红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中华苏维埃第一纪念碑小公园、绘制红色文化主题墙画、布设中国工农红军军旗,打造一批具有红色文化元素的小微景观,通过农耕旅游相结合的方式,以红带农、以农带旅、以旅兴农。
红都村红色文化墙彩绘
“感觉村里每天都有变化,环境干净整洁,而且游客也多了,我们种养的农副产品都有销路,日子越来越好了!”红都村村民赖跃金感叹道。自2022年以来,当地红色旧址群接待游客2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投工投劳、销售农产品,增加年收入近0.52万元。
如今的红都村,碑林耸立,红旗飘飘,古朴的建筑承载着艰苦奋斗的红色革命精神,不少游客慕名来到这片红色土地,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入住温馨的农家民宿,聆听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走出“红绿双赢”致富路的红都村已成为龙岩市红色教育中一张鲜活的名片。(曾亦明 赖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