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溪村村貌 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 摄
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有3条公路:一条通往集镇,一条直达太姥山景区,一条连接交通大动脉沈海高速。
不同年代,3条公路,见证了这个地处太姥山南麓、曾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小山村的沧海桑田。
1984年6月24日,一封反映当地村民贫苦生活的读者来信见诸《人民日报》头版,让这个畲族村穷出了名。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开发工作拉开了序幕。
赤溪村由此开启了“挪穷窝、拔穷根”进程:实施造福工程,“挂”在山上的自然村搬下来,输血、换血、造血,修路造桥……“中国扶贫第一村”旧貌换新颜。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溪村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6年2月19日,他又通过人民网与赤溪村村民连线,对大家脱贫致富给予肯定:“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他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如今,赤溪人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加速奔跑,日子越过越红火。
通往集镇的路:连接山内外
有一条通村公路,曾是赤溪村几代人的夙愿。
20世纪90年代前,当地依然“五不通”——不通水、电、路、电视信号、通讯。出村唯一的路,是一条盘踞山间的羊肠小道。14个自然村中最偏远的下山溪,“挂”在半山腰,没一分水稻田,零碎的旱地又薄又瘦。
“吃的是地瓜米,配的是苦菜和盐巴汤,住的是茅草房,一条裤子婆媳轮流穿。”77岁的李先如从小在下山溪长大。早年妻子难产,因道路不通来不及送医去世,至今仍是他心中的痛。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让下山溪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很快,当地政府打出了扶贫组合拳:免征交购粮、免售加价粮,无偿提供杉木苗、果苗、羊羔,鼓励发展生产,社会各界的帮扶物资也送上门。然而,杉木苗长不过野草,一根成材的都没有;茅草割嘴,山羊一吃嘴就烂。历经10年输血式扶贫,全村人均年收入依然不足200元。
全面复盘后,当地意识到:要拔穷根,先挪穷窝。
1993年,宁德在赤溪村上游修建桑园水电站。因施工需要,赤溪村有了第一条可通车的砂石公路。以此为契机,当地决定启动下山溪自然村移民搬迁工程。消息传到村里,却遭到了很多老人的反对。时任赤溪村党支部书记黄国来依然记得当年村民的“灵魂三问”:“下山了会不会被欺负?烧火做饭的柴火哪里来?老人去世了埋哪儿?”
最终打动大家的,是实打实的政策。福鼎在山下的赤溪村主村划出一块平地,作为安置用地。政府提供水泥、钢材、青砖,村民出工出木料。适龄儿童转入赤溪小学就读,坟墓迁到后山,村里还提供一块溪滩地用于种菜。众人拾柴火焰高,两排双层砖混结构新居落成,下山溪22户88人于1995年的春天整村迁入长安新街。
这一做法很快在全省推广。1994年开始,以搬迁扶贫为主要内容的“造福工程”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1994年—2003年,包括下山溪在内的赤溪村14个自然村,分3期迁入长安新街。赤溪人不仅有了自己的路,也有了迈向新生活的底气。
通往太姥山的路:旅游富村民
从山上到山下,变换的不仅是生活空间,更是全新的生活图景。
李先如深切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具象化:改水改厕、道路白改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过去,他靠几分薄地艰难度日,偶尔砍几根毛竹、挖点药材卖钱。下山后,村里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要真正改变村庄贫困面貌,还必须在“输血”“换血”之后“造血”:发展自己的产业。
当地对资源禀赋进行全面评估:这里地处国家5A级景区——太姥山西南麓,九鲤溪和下山溪绕村而过,两岸青山相对,风景秀美如画,发展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优势显著。
2002年,改变赤溪人命运的第二条路——连接太姥山景区和赤溪村的蒋太公路开通。如果说,8年前的那条砂石路开启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这条新路则打开了赤溪村旅游致富的“任督二脉”。
它带来了游客与人气,也引来了资金、项目与人才。竹筏漂流、溪畔露营、研学体验……一系列文旅项目相继落地,带动搬迁农户就地发展起乡村民宿、农家乐、小酒楼、茶叶店等新业态。
2007年,杨玉燕从邻镇太姥山镇嫁到赤溪村。在娘家人看来,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毕竟过去的赤溪村穷出了名,“有女不嫁赤溪郎”。但反其道而行之的杨玉燕一点也不后悔。
杨玉燕的丈夫是一名乡村工匠。去年,夫妻俩盖起新房,开办了一家名为“曙光驿家”的民宿。今年“五一”期间,民宿开张试营业,尽管还没来得及上线旅游平台,但依然门庭若市。遇到节假日,5间客房时常爆满。在赤溪村,像这样的乡村民宿有近20家。
杨玉燕还有另一个身份——赤溪村扶贫文化展示馆讲解员。她时常结合自身经历跟慕名而来的游客说:“今天的赤溪,早已实现了由深山穷村到美丽畲寨的幸福嬗变。”
通往沈海高速的路:年轻人回归
衡量一个村庄是否具有内生动力,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年轻人多不多。曾经,赤溪村是年轻人想方设法逃离的原乡;如今,已成为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沃土。
“90后”杜赢是土生土长的赤溪人,2013年大学毕业后打算自主创业,多番考察后,决定回老家发展白茶产业。
“好不容易考出大山,怎么还回来呢?”面对乡亲们的不解,杜赢有自己的想法:“福鼎白茶名气越来越大,村里山好水好,种白茶前景广阔。但过去以卖茶青为主,效益不高,缺少龙头带动。”
就在杜赢返乡的2013年,宁德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福鼎还组建了大学生创业联盟。2015年,对赤溪村至关重要的第三条公路——直通沈海高速的公路修通,车程从1个小时缩短至20分钟,大山里的赤溪从此真正成为四通八达的赤溪。
路通财通。杜赢引导茶农发展生态茶园,把家里的旧猪圈改造成茶叶加工厂,让白茶搭上电商快车道,扩大销路……如今,杜赢家的茶叶加工厂规模达到了3000多平方米,年营业额六七百万元。在杜赢之后,品品香、六妙、华祥苑等龙头茶企相继落地赤溪村。全村茶园面积从1000多亩增加至2000多亩。
3条路,见证着“中国扶贫第一村”险径变通途,也见证着这个穷山村的蝶变。
过去,外人不愿涉足;现在,“新人”前来沾喜。6月20日,来自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的22对新人,在赤溪村参加了一场畲族风集体婚礼。“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赤溪,十年间,这里路更宽了、车更快了,村子也越来越漂亮了,所以我们都想来沾沾喜气。”来自东北的新郎石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