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参二十载,霞浦“三级跳”
20年时间,利用仅占全国1%的海域面积,海参养殖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霞浦人都做了什么?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岁末年初,记者跟随霞浦县海参协会、海洋渔业发展中心的专家,来到霞浦溪南、下浒、北壁等乡镇的海参养殖海域实地探访。
养出了全国逾三成的大产量
2024年12月25日,践行大食物观现场会在宁德举办,霞浦海参被重点提及,备受瞩目。
可在20年前,霞浦并没有海参。2003年,霞浦渔民自发地从辽宁等地购进北方海参苗,尝试南方海参养殖。
“一开始是在对虾基地开展室内水泥池暂养试验。后来将少部分规格相对较大的苗种移到海区开展吊笼养殖探索。”霞浦县海参协会秘书长陈顺满介绍,经过半年多养殖,海参平均成活率达到86%,一举打破南方不能养殖海参的历史,推动了海参养殖快速发展。
“最多的时候,我们采购了30多车海参苗,年利润超过5000万元。”宁德市海淳海洋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颜阔喜告诉记者,这种南北接力的养殖模式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吸引不少辽宁、山东的养殖户来到霞浦养殖海参。
来自山东烟台的陈宴庆就是第一批带着“北参”来霞浦“南养”的养殖户。“2011年,我养殖了80多口海参,收获逾15吨,盈利近80万元。”陈宴庆告诉记者。
从2003年到2023年,我国海参年产量从3.89万吨增长到26.90万吨。据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24年霞浦县海参产量约10.2万吨,占全国逾三成的市场份额。
养出了种业振兴的大发展
霞浦海参产量虽高,但苗种长期从北方引进。
据了解,2023年霞浦县就从北方购苗4万多吨,购苗款接近50亿元。“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霞浦海参产业还能进一步大发展。”陈顺满急切希望霞浦海参苗能够本土化。
“海参喜凉,南方海域水温相对较高,科研攻关异常艰难。”福建一嘉苗业公司董事长董志安说,为补齐这一产业短板,依托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海参创新团队等科研院所力量,2022年4月,霞浦开展海参苗种本土化试验。
经过不懈努力,2024年11月,适合南方生长的霞浦本土海参苗陆续出苗、下苗。
“经过13个月培育,2023年秋季产卵的海参新苗如今已长成成品,每斤约有20头。2024年11月起将它们投放到海中,目前长势很好。”董志安介绍,本土化参苗养殖不仅大大节省了养殖成本,还成功填补中国南方地区仿刺参育种和育苗的空白,对推动霞浦海参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们对本土海参育苗并在当地养殖充满信心,预计一斤的苗可以养成三斤到三斤半的成品。”董志安说。
“2025年,海参育苗场还要扩建成1万多平方米,预计会育出500万头海参苗。”霞浦县海洋渔业发展中心研究员叶启旺介绍,随着海参育苗逐渐增加和更多育苗场加入,南方本土化苗种将逐步取代北方苗种,开启“南参南养”新模式。
截至2024年12月25日,根据霞浦县海参协会“霞参行”数据统计分析,2024年霞浦海参苗入港量总计4673车,同比下降62%。
养出了渔业创新的大智慧
“海参,还能这么养?”在北壁乡池澳村,记者看到了霞浦县全国首创的“鲍参混养”海参。
研究人员发现,海参具有摄食有机碎屑和海泥的杂食习性,而鲍鱼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腐败后可能存在导致鲍鱼死亡的问题。
何不将海参和鲍鱼进行混养,让海参清除多余残饵,减少鲍鱼的病害发生?再者,海参还能提高鲍鱼活动频率,提升鲍鱼品质,显著提高“鲍参混养”的综合效益。
北壁乡是霞浦县鲍鱼养殖的重要基地,现养殖有1.5万亩鲍鱼,成为尝试“鲍参混养”的最佳海域。2024年11月9日开始,首批“鲍参混养”的海参陆续下到北壁乡的鲍鱼养殖笼内。
“2024年在北壁乡池澳村外海鲍鱼养殖区先行尝试混养了200多斤的霞浦本土海参苗,将近600笼。”叶启旺介绍,“由于外海水质更加通透,海参生长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好。”
“刚投苗时,海参一斤有27头,经过50多天生长,现在18头就有1斤重了,长势非常好!”养殖户陈前春高兴地说。
通过改变现有鲍鱼养殖模式,让鲍鱼和海参同处一“室”,实现了双赢。
从“北参南养”到“南参南养”,再到“鲍参混养”,善于创新的霞浦渔民打破传统养殖模式藩篱,创造出一条致富新路。
2024年,霞浦成功举办中国·霞浦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12家金融机构计划针对海参产业投放贷款72.1亿元;成功入围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溪南镇(海参)农业产业强镇通过国家评估……这一切的背后,是霞浦深挖“蓝色富矿”,深耕“海上粮仓”的积极探索。
养参二十载,发展起百亿元大产业,带动5万多人就业致富,这就是“中国南方海参之乡”霞浦创造的渔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