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实践队探索福建海洋文化 聚焦地方疍民文化传承与保护
2025-02-08   作者:庄婉格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龙影疍韵,海天寻梦”实践队以“龙宫祈福,疍民寻根”为主题,于2025年1月20日至25日前往漳州、福安、厦门三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旨在响应国家对海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号召,进一步领略福建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九龙漫步疍风起 海梦领航无垠际

在漳州站,实践队深入九龙江畔的疍民社区,亲身体验了疍家人的生活方式,并对承载着疍民信仰与文化的进发宫进行了详细考察。进发宫,这座有500多年历史的水上庙宇,被誉为世界上最神秘的袖珍级庙宇之一,至今仍然停靠在江面上,成为疍民们的精神寄托。实践队成员在宫内仔细观赏每一尊神像和宫内的布置,详细记录了疍民信仰与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九龙江的实践,令队员们感受到了进发宫等文化载体不仅是信仰的寄托,更是维系疍民文化传承的关键纽带,承载着他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福建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进发宫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为传承和弘扬福建海洋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片6.png

实践队员观看漳州疍民习俗介绍

此外,实践队还关注了“送王船”民俗活动,这一活动不仅是疍民信仰的传承,更是疍民文化延续的象征。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船民们会聚集到庙船里迎接从外海巡狩而来的王令驻镇,并领回一面三角令旗,直到秋后九月十三再送出王船。实践队通过深入了解和体验,感受到了疍民生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进发宫等文化载体对疍民的重要意义。

图片7.png

实践队员参观进发宫 

下岐踏访寻疍风 信仰扬帆海为程

随后实践队一行,来到了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被誉为“闽东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的渔村,深入探索疍民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岐村,一个纯渔业村,临江靠海的地理环境为这里的疍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也孕育了他们独特的水上生活方式。实践队在下白石镇海鲜一条街漫步,深切感受到了连家船民在陆地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而在福州连家船民上岸展示点,通过复原的连家船和丰富的展示资料,实践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疍民过往的水上生活与上岸后的新转变。

图片8.png

实践队高永志同学参观福州连家船民上岸展示点

此外,实践队还游览了连家船民主题展馆,从信仰习俗、艺术文化等多个方面全面领略了疍民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渔歌悠扬的氛围中,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闽东疍民的历史故事,深刻领会了属于闽东疍民的海洋文化魅力。

连家船民上岸不仅是他们生活地点的简单改变,更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起点。他们将海洋文化带到了陆地上,与陆地文化相互交融,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实践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以实际行动为保护和传承海洋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疍民文化的这颗璀璨的海洋文化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熠熠生辉。

厦港寻迹疍家情 海韵飘扬传四方

实践队一行最后来到厦门市,深入探索疍民文化的独特魅力。

明末清初,大批疍民从九龙江流域奔赴厦门港,开启了在这片海域的生活篇章。实践队首先来到了沙坡尾活态展示馆,这座展示馆承载着疍民们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疍民的生活习俗,包括独特的服饰、海上婚俗以及顺应自然的饮食智慧等。未婚姑娘的“红碰纱”头饰、新娘的“漳绣”新娘装以及海上婚俗等,都展现了疍民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片9.png

洪熙同学在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参观 

随后,实践队前往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进一步了解疍民的民俗信仰。送王船作为疍民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之一,融合了多项闽南传统手工技艺,承载着疍民禳灾祈安的美好愿望。通过参观展示厅内的展品和了解相关仪式流程,实践队成员们对疍民的民俗信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疍民顺应自然、与海共生的智慧,以及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虽然现代文明的浪潮不断冲击着这片古老的海域,但疍民的文化依然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传承着,成为厦门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10.png

王船展示

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疍民的独特魅力。通过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溯疍民之源,探海洋之魂”,实践队员们不仅了解了疍民悠久绵长的发展历史,更体会到了疍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为保护和传承海洋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庄婉格 图/文)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