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传承非遗文化 共庆元宵佳节
2025-02-12   作者:肖琳 王继兵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2月12日,在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肖家坊镇的将石村,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盛事——将石神龙会。这项承载着600余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瑰宝,将在这天以其独特的“旱龙船”巡游仪式,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祈福、游玩,体验这场文化盛宴。

将石神龙会起源于明朝初期,其核心“旱龙船”高约3.5至4米,长约6至8米,由竹子扎制而成,龙首船身,装饰彩纸、彩布和彩灯,寓意吉祥。因其龙身呈船型且不下水,故称“旱龙船”。每年正月十四,全村男性老少齐上阵,共同参与旱龙船的制作,展现了浓厚的文化传承氛围。

图片1.png

旱龙船全貌

过去,这项技艺主要依靠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老艺人通过口传心授,将扎制技艺、搬抬技巧及蕴含的文化内涵传递给后辈。将石村村民谢衍文说:“我从十几岁就跟着我爷爷他们那辈人开始接触到旱龙船,每年正月十四村里集结近百号人一起花一整夜来赶制,元宵节晚上又一起踩街祈福,寓意吉祥。现在旱龙船和神龙会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希望能一直把它传承下去。”

2025年是首个“非遗中国年”,春节不仅是中国的节日,更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在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将石村更是热闹非凡。全村男性都积极参与到旱龙船制作中,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这一变化打破了以往小圈子的传承方式,变成了全村人的文化自觉行动。

将石村村民杨诚笑着说:“能为传承非遗出份力,特别荣幸。看着从一根根竹子在我们的手中变成一条神龙,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选竹、拉丝、塑身、拼接……在制作过程中,青壮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力地扎制龙骨、安装部件,让旱龙船既结实又好看,他们是传承的骨干力量,用双手让古老技艺重焕生机。老人们则凭借多年经验,在装饰细节上精雕细琢,赋予旱龙船深厚的文化韵味,引领着传承的方向。

图片2.png

年轻的匠人们共同对旱龙船进行组装

旱龙船扎制技艺传承人之一的谢克荣感慨道:“这次全村一起做旱龙船意义重大,大家的心更齐了,对本土文化的感情也更深了。旱龙船凝聚着全村人的心血,它不只是巡游道具,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和推动这种传承模式,让非遗在咱们村代代相传。”

在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当晚,神铳九响,届时数十名身强力壮的村民将抬着装饰一新的旱龙船在村中巡游。伴随着锁呐声、锣鼓声和鞭炮声,旱龙船将穿梭于古老的村落,为村民们带去吉祥与好运。这一传统仪式不仅展现了艺术之美,更凝聚了全村人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感情。

将石神龙会于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肖家坊镇拥有3项省级非遗、2项南平市级非遗和32处文保单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让这片土地焕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肖琳/文 王继兵/图)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