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在抛撒缢蛏苗
向海洋要食物,是福州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昨日,新华每日电讯以《这座福建小城 成了“蓝色粮仓”》为题,点赞连江的“蓝色粮仓”建设。
拿下多个第一 获央媒点赞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连江有着“耕海牧渔”的悠久传统,“向海洋要食物”的优势得天独厚:水产品总产量连续40多年稳居全国县级第二,渔业产值连续3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一。其中,鲍鱼产量约占全国的25%,位居全国县级第一;连江已投放11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投放数、投产数位居全国县级第一。
“产业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政策就往哪个方向集聚。”连江县副县长刘麟翔表示,以深远海养殖为例,连江在省内率先出台平台建造及租赁奖补政策,制定区别于普通网箱养殖的海域基准价标准,就是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
人勤春来早 海上种蛏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在连江浦口镇中麻村,渔民们每天趁着退潮的间隙与海水赛跑,在滩涂上种海蛏,忙得不亦乐乎。
“种海蛏和插秧苗一样,都需要赶时间,在潮水退去的两三个小时内完成播种。”张由盛等养殖户站在水中,借助海水浮力,像撒谷子一样均匀抛撒蛏苗。
缢蛏是我国传统四大养殖贝类之一,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有“海中人参”的美誉。中麻村养殖的缢蛏个头大、肉肥,鲜美多汁,深受人们喜爱。据统计,连江县海蛏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