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曾杰龙从莆田海事局被选派到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面对工作性质完全不同的新角色,做好驻村工作就需要更多的努力。他迅速转变工作角色,以海事人的担当与风采,开启一段别样的奋斗征程。
以心换心 融入基层破隔阂
“初到乡村,我被这里的淳朴乡情所打动,村庄坐落在海岸线旁,风景秀丽,村民一张张憨厚质朴的笑脸和热情的招呼,让我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真挚与温暖。面对部分村民和村干部的戒备和疑虑,觉得我是‘外来人’干不了多久就会走,惊觉得与群众之间隔着一道深深的信任鸿沟,而我将在这样的一个工作环境下驻村三年。”曾杰龙回忆道。
为了尽快融入村庄,打破隔阂,曾杰龙积极投身村里日常事务,主动与村“两委”干部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工作经历与感受。他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他始终将村里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注重每一个细节,用自己的真心与实际行动,由陌生到融入,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曾杰龙(左一)与村民亲切交谈
跨界发力 筑牢乡村安全网
从海事前沿到乡村一线,曾杰龙作为海上船舶安全检查员,对于安全牢记于心,安全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给自身带来痛苦,还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乡村的安全是村民们的幸福健康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于是,他协调海事部门,通过进村入户的方式向渔民和村民普及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在岁末年初的关键时间节点,他组织推动村“两委”干部对村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提醒注意家庭用火用电、交通出行、户外劳作和森林防火等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排查
安全隐患排查
团队协作 谋划乡村新蓝图
为了全面掌握石城村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曾杰龙主动与村民、党员以及村“两委”同事促膝长谈。他深入探寻石城村的历史变迁,挖掘当地的丰富文化、特色资源和经济状况。为了更加透彻地了解整个村庄,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走访过程中,他发现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基础设施老化,产业结构单一,文化生活匮乏,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等问题。面对这些困难,曾杰龙深知责任重大,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他和村“两委”积极谋划,制定三年工作规划,希望能够将村庄建设得更美丽、引进更多的乡村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培养更多的人才,让村子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美丽乡村建设
驻村这段时间,曾杰龙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感受到村民们的质朴与坚韧。他决心继续扎根这片土地,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将海事的精神融入到乡村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与村民们携手并肩,为乡村振兴贡献全部力量。(图\文 莆田海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