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凌晨,莆田市黄石镇江东村浦口宫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莆田市最早的元宵庆典在此拉开帷幕。在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吴智展老师的带领下,一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实践队深入江东村,开展以“传承地方元宵社群记忆”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这一延续千年的民俗盛事。
来自上海的游客在尝试搭桔塔
据江东村老协会会长吴国柱介绍,江东村元宵庆典以“垒桔塔”为核心,这一独特民俗源自对唐代梅妃“果龛”的纪念。活动现场,村民们按照“大桔在下,小桔在上,铁柱为芯,十六一层”的传统工艺,将万斤红桔层层垒筑成塔。千年传统手艺与现代电子霓虹交相辉映,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逐渐成型桔塔引来村民游客围观
庆典现场热闹非凡。浦口宫外,高跷队踩着三丈高的杉木杆子翩翩起舞,十音八乐奏响古韵悠长的旋律,车鼓队鼓点铿锵有力,九鲤灯舞中莹光锦鲤空中游曳。宫内雕梁画栋与红火桔塔相映成趣,殿外孩童欢笑奔跑,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踩高跷表演
莆田元宵以其时间跨度长、活动规模大、参与群众多而著称,正所谓“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吴智展表示,江东村的元宵庆典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亲眼目睹万斤桔塔的搭建过程,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这种将美好祈愿凝结于颗颗红桔的民俗,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肖昌泓 吴智展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