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2018-06-08   来源:光明日报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会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为了解当前我国农民对于发展农业的主要感受和遇到的难题,笔者就“新型职业农民”设计调查问卷,向吉林、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5个农业大省13个行政村的1200余名农民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52份。受访农民年龄涵盖18—65岁,其中18—35岁年龄段农民数占比为22.8%;36—55岁年龄段农民数占比为55.3%,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56—65岁年龄段农民数占比为21.9%。受访农民年龄分布与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人口年龄分布基本一致。调研群体中,男性农民占比为66.4%,女性农民占比为33.6%。

  调研发现:科学种田、获得技能培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成为当前农民最迫切需求

  课题组按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设计了三大类共32个问题,并以“新型职业农民新在何处,带来的具体感受”作为开放式问题。

  调研发现,在36—55岁年龄段受访农民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时间在10—25年的人数最多,约占该年龄段样本总数的75.4%。受传统文化、习俗观念、迁移成本等因素影响,他们大都以农为业,并影响了子女对于农业的选择。对于他们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困扰包括技术服务跟不上、市场信息不畅通以及缺少周转资金。他们大都“喜欢从事农业生产活动”(83.2%),并想获得相关技能培训(91.5%),进而提高自身科学种田能力。

  调研发现,年轻一代受访农民(18—35岁年龄段)大多受家庭条件影响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36—55岁年龄段受访农民主要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获得信息不同,这些受访农民主要借助互联网、移动电话等工具获得发展农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他们大都对市场变化较为敏锐(88.5%),更加渴望练就精准的机会识别能力、市场风险防御能力等。对于他们而言,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农副产品销路等更为重要。

  调研发现,在56—65岁年龄段受访农民中,有63.2%的受访者表示,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尚不能很好满足自身发展农业的需求。排在前三位的技术服务分别是选种育种、施肥技术和植保技术。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建议,应定期定点开展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副产品贸易往来日益增多。在全体受访者中,有36.6%的受访者表示,“想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助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年轻一代农民(18—35岁年龄段)中有53.1%的人表示,想要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的经验及其管理方法。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68.1%的受访者表示,“知道并有所了解”,19.3%的受访者表示“听过但不太了解”,仅有12.6%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在选择“知道并有所了解”的受访者中,大多数(77.5%)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了农民由被赋予的身份向主动选择的职业的转变,并表示“这将带来更多获得感”。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新在何处”,受访者表示,要“善于把科技和产业融合在一起”“善于利用政府政策并更好对接市场需求”,并“有能力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对策建议:注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科学种田能力、市场竞争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用“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九个字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的鲜明特征。立足新时代,要着眼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注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科学种田能力、市场竞争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助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解决“谁种地”“怎样种”的问题,既要找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培育对象,又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科技贡献。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与农业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农民接受过系统性农业教育培训的不足10%,通过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提升农业科技对产业发展贡献度仍有很大空间和潜力。对此,要在熟练使用现代农业装备设备和科学发展生物有机农业上做功课,在持续增加粮食产量和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上下功夫,以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人员为重点培育对象,探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开展农业生产和服务技能培训,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组建专家教学团队,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资源和更多高效特色农业新品种以及配套新技术。

  解决“卖什么”“怎么卖”的问题,既要根据农村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经营行为,又要革新农民传统经营思维,着力培育市场竞争意识。具体来说,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主动“找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农民在动态把握市场调整中的机会识别能力、生产经营能力、议价谈判能力以及风险规避能力,按照市场预期主动调整种植业结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农产品消费需求。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机会识别能力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具有地理标识性的农产品。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使其学会运用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等金融工具降低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

  解决“走出去”“带回来”的问题,既要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又要学习国外生产经营经验、科学种田方法,了解熟悉农产品国际市场运行规则。当前,面对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我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十分紧迫。对此,要积极支持我国农业“走出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推广、传播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选拔一批素质好、条件好的新型职业农民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生产经营经验、科学种田方法和管理方法。同时,要加大农民国际化培训力度,让新型职业农民了解熟悉农产品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积极投身到国际竞争中去。

 

  (作者:陈松友,系吉林大学教授;蔡冬婷,系吉林大学中国新农村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