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养鸡生蛋”求脱贫
2018-08-13   来源:东南网

盛夏时节,位于平和县南胜镇的“我家欧寮”漂流,天天游客爆满。该项目是当地一个精准扶贫项目。

如何脱贫?平和一直积极探索新路径。“养鸡生蛋”工程就是该县创新扶贫的一个尝试——归集村民手中的资金,帮他们找好项目,通过农民入股、“旅游+扶贫”、“政府+公司+农户”等模式,帮助农民增收,力争让全县45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662户11321人早日脱贫致富。如今,这种“造血式扶贫”正慢慢显露成效。

农民变股东 可享分红

7日,走进南胜镇欧寮村,只见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停了大量车辆,其中不少是广东和福州、厦门、泉州等外地的车辆。河道内,游客穿好救生衣,乘坐橡皮艇体验激流带来的惊险、刺激。

欧寮村地处太极峰景区腹地,是革命老区村,生态保护良好,发展旅游的资源得天独厚。

近年来,南胜镇利用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优势,引导在外乡贤回乡创业,通过发动贫困户入股参与项目经营,增加经济收入。

漂流项目是“我家欧寮”乡村旅游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是当地政府引导在厦门经商的乡贤陈汉章回乡投资创业的,采用众筹形式与村民、村集体入股共同投资。“我们的做法就是向所有村民开放,乡亲们一起参与,带领大家共同致富。”陈汉章说。

漂流项目自去年7月投运以来,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上万人次,门票、餐饮等收入超100万元。

“我入股了2万元,每年可获得3000元分红。”贫困户林溪生高兴地说。

“在‘我家欧寮’乡村旅游项目中,村集体入股10万元,全村有50多户村民参与,其中包括十几户贫困户,村民共入股220万元。”南胜镇镇长刘伟宏说,村集体和村民都成了股东,每年可领到分红,而且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能回馈造福村民。

贫困户“养鸡生蛋”

连日来,芦溪镇根据2018年第二批申请养殖鸡鸭的贫困户名单陆续免费发放鸡鸭苗,共向31户贫困户发放鸡鸭苗4370只。

芦溪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9户965人。为帮贫困户早日脱贫,当地探索出特色种养殖项目。

“采取‘政府+公司+农户’的‘养鸡生蛋’模式。”芦溪镇党委书记吴毅锋说,由政府出鸡鸭苗给全镇精准扶贫户养殖并提供技术服务,由绳武楼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饲料,养成后合作社以保底价收购,若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按市场价收购。

“真的很感谢政府感谢党。”芦溪镇秀芦村村民陈两庆现在逢人都说党的政策好。

陈两庆,年老体弱,耳聋;其妻精神有问题,无劳动能力;大儿子之前在漳州做水电工,脚摔断三级残疾,目前未娶;小儿子偶尔打点杂工,其妻因家庭困难离家出走。一家子过得十分贫苦,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地政府根据陈两庆的实际情况,帮他制订了脱贫规划。以绳武楼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由政府免费提供幼苗,陈两庆作为2018第一批养殖户,申领了300只鸡和230只鸭饲养。目前,第一批鸡鸭已销售,扣除饲料成本,已收入1万多元。7月25日,陈两庆作为第二批申请养殖的贫困户,又领取了鸡鸭苗。

变“输血”为“造血”

天气炎热,但欧寮村村民、护漂员陈镇海工作依旧很卖力。

陈镇海一家六口,父亲和儿子都身有残疾,是建档贫困户,全家人就靠一小片柚子园维持生计。“现在农闲时分,还能在家门口工作,每月有2000元收入,已经很好了。”他说。

“村民们既当股东又当员工,工作起来热情很高。”南胜镇党委副书记吴金溶说,扶贫不能只给他们扶贫款,而是通过给他们一个工作岗位,变“输血”为“造血”,这样的扶贫才有长效。

“除免费提供鸡鸭苗外,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各村、各企业优先聘用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为他们提供保洁员、服务员等就业岗位,增加劳务收入。”芦溪镇镇长林海光说,一些贫困户由于没有文化,虽然无法离家去打工,但仍能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随着各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平和各地还因地制宜地把“养鸡生蛋”工程与旅游产业联姻,呈现扶贫与旅游开发双赢局面,“养鸡生蛋”工程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