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破解乡村振兴“钱从哪儿来”难题
2018-08-28   来源:福建日报

发展产业需要钱,脱贫攻坚需要钱,村容村貌改善需要钱,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没有钱,就用不好地,招不到人,形不成产。

  “钱从哪儿来”是一道有难度的问题。不过,在漳州市调查中欣喜地发现,“来钱道儿”其实并不少。条条道路通罗马,就看各地如何开拓思维去寻找了。

  钱从好政策中来

  “当初不复垦,现在也该塌了。”8月24日,在龙海市东园镇新林村中央,村民林三耳指着一大片田地告诉,那就是自己曾经的老宅,复垦认定面积200多平方米,仅补助款林三耳就拿到12万元。

  “一年前,新林村就着手进行旧村复垦。”村主任林清波介绍,新林村共拆除农村危旧房25.3亩,复垦为耕地,并对村庄进行综合整治。

  “复垦之后,村两委联系建筑设计院,提出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在原有村庄基础上,对环境卫生进行改造提升,让村庄疏朗起来。”林清波说,与整体搬迁、农民上楼相比,这个项目并不难。但关键是,钱从哪儿来?

  政府先掏钱。东园镇出资150万元,建设了一个污水处理站。紧接着,建设部门又补贴36万元,建设了三个公厕。然而,这些资金对于村庄整体治理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

  “我每天都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眼睛盯在乡村振兴的各种政策上。根据政策,我们村的复垦项目,可获上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林清波告诉,扣除用于项目工作经费、拆迁补偿资金、相关工程费用等,还剩400多万元可用作乡村建设资金。

  污水处理、路面硬化、路灯安装、环境绿化、村中央公园……建设资金从好政策中来,项目一步步进展,新林村面貌大变。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爬山’,一坡翻过又迎一坡。”回味乡村振兴战略,林清波心头温热,“如果没好政策,这事儿就难喽!”

  的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惠农政策,特别是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来,各种专项补贴、以奖代补等政策更是源源不断。

  以龙海为例,除旧村复垦补助资金以外,还提高“以奖代补”标准,对按要求于2018年前完成规划编制的村庄,每个村庄奖励补助标准由原定的8万~20万元不等,统一提高到20万元。而漳浦县则是投入3.4亿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等项目。

  钱从社会资本中来

  享受同样的“政策雨露”,有的地方把钱“捆起来花”,有的则引来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就拿长泰县岩溪镇来说,通过对新种芦柑每亩补助500元、举办芦柑文化节、组织农技人员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等系列组合拳,吸引大量资本注入芦柑产业。仅去年,岩溪镇新种芦柑面积达600亩。在第四届芦柑文化节上,现场签约订单超2亿元。

  “过去乡亲们种芋头都是单打独斗、互相压价,品牌也叫不响,要靠种芋头致富简直是天方夜谭。”岩溪镇石铭村党支部书记王海成说,村里成立了益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对芋头生产实施全程质量监控,大力拓展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现在,石铭芋集全国“一村一品”、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A级产品等光环于一身,价格从原来每公斤2元跃升至12元。村民通过种植芋头每亩就可增收近万元。

  “乡村振兴给了农村一个方向,一个动力,一个长久的利好。”长期深耕高优花卉产业的林金水,也嗅到了岩溪镇优良的政策和生态环境,投资一亿元将已有花卉基地和旧厂房改建成生态休闲农庄。一次突出花主题、做足花文章、耕耘花经济的探索就此展开。

  “花香小院”“芳荫茶座”“香甜玫瑰田”“花艺DIY区”“花卉餐厅”“花卉超市”……徜徉于玫瑰农庄的各个功能区,让人仿佛置身于百亩大花园。

  一个又一个小微经营主体,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基层农村,对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有着极强的带动性。漳州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漳州市第一产业投资45.82亿元,同比增长53.3%。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宽度、广度。但农村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农业仍有大量的投资空间。”闽南师范大学教授黄耀明表示,资本下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逐利性。“‘乡村振兴’提出之后,大家看到了新的投资机会。谁先进入,谁就容易取胜。这是‘泥土里淘金’的好机会。”

  钱从“众筹”中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盛夏时节,龙海浮宫镇田头村绿树掩映,清澈的河水穿过村庄。看着村里的美景,村支书郭水发自信满满。

  田头村溪流交错,水系长达6.5公里。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们一度在水系两侧建起了猪圈、虾池、蘑菇房,清澈的溪流开始发黑变臭。

  竭泽而渔还是与水共生?田头村开始反思这种以家园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乡村振兴非搞不可,首要目标就是河道整治。

  “整治河道是好事,拆我家猪圈可不行!”

  没钱难,拆迁更难,田头村整体改造两难兼有。眼瞅着大伙没动静,村两委以身作则带了头,清猪圈、拆茅厕、腾土地。

  “我带着设计人员挨家挨户敲门,召集大家开会,看图纸,讲设计理念。”郭水发把村里规划方案拿出来,村民们却不买账。“再现原汁原味闽南民居”的设计理念和“政府掏钱给咱修房屋”的村民意愿,看起来没有半毛钱关系。

  乡村振兴,必须发动广大群众。

  村里一次次召开村民大会,带着村民们到外地参观学习,看看现代化的乡村到底长啥样。

  回来后,村民们坐不住了。“我信郭书记!”81岁的沈水福二话不说,捐了1万元。74岁的老人郭国华将路边的蘑菇房清理了,捐出7分地。在外经商的郭洲斌捐款30多万元……

  一笔笔村民自筹款到位之后,村两委着手清理7000多平方米的猪圈和菇房,沿河近70座古厝修缮一新,岸边还修建了闽南传统红砖走道、青石护栏。水乡可以泛舟了,连空气都是甜的。

  实践成了最好的调解员。乡亲们全都站了出来,大伙儿拧成一股绳,自愿无偿拆除搭建。乡村创建资金中有三分之一——700多万元是村民捐赠的。村民郭振发还无偿空出一座老宅,开设田头村家规祖训宣传基地。

  众筹模式叫响了,田头村成了一个品牌一面旗帜。

  “咱村集体有底气了,再往前想想,下一步怎么走?”

  “整个小火车吧,或者弄个风车园?”

  “且慢,越往后走,越得讲科学、谋长远……”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