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家”到“新居”,“上洋村”开启移民新生活 在长泰县城西边,有个新社区,一排排小洋楼拔地而起,整齐划一,气势非凡。“进来泡茶啊!”,这是路人走入村庄最常听到的“问候”。它就是今年2月1日异地搬迁入住这里的枋洋镇上洋村移民安置小区,共289户1400多人。 这一切,缘于厦门第二水源——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枋洋水利枢纽工程是全省10年来第一个获国家批准的大型水库项目,被列为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23亿多元,由上存水库、尚吉电站、溪口闸坝、溪口至许庄引水隧洞4部分组成,建成投用后每年可向厦门供水2亿立方米。其中位于最上游的上存水库是工程的关键项目,它将把龙津溪水截住,变成输往厦门的原水。上存水库大坝最大坝高89.3米,正常蓄水位达201米,预计2019年汛期蓄水。届时,呈现“高峡出平湖”的景观,原上洋村将被淹没在水底。 因为未来将成为“水底村”,上洋村只能整村搬迁。村民们希望安置在一起,搬迁后“村民还是原来的村民”“厝边还是原来的厝边”。当然,这一愿望也已经如愿以偿。2017年10月1日起,历经5批选房,长泰县武安镇鹤亭村鹤亭湾安置小区陆续迎来一批批的“父老乡亲”。他们正是来自上洋村的移民们。“小区离得近,亲戚朋友走动更频繁”,整村生活的归属感一定程度缓解了村民对故土的离愁。搬入新居后,村民们努力融入安置点周边的生活生产方式,适应县城生活圈。生活有了新的起点,工作方式也逐渐从“农民”向“市民”转变,村民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从“20座”变“2座”,“一庙一宗祠”展现包容与和谐 在鹤亭湾安置小区的东边,一座祖祠和一座庙宇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师傅们在屋顶描画涂色,屋内的摆设布置也加快进度,简朴而不失精美,今秋即可投入使用。这两座建筑占地面积虽然不大,却展现出移居这里的上洋村民对破旧立新的包容与和谐。 还没搬迁前,上洋村的4个村民小组分散居住在南寿庄、岭脚兜、埔仔、八卦、上长、水磨等6个自然村落,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一座祖厝和若干庵庙,奉祀的神明很多,有教主公、关帝君、上帝爷、观音、王公、善师公等。2012年,上存水库开始动工,相关部门进行实物调查,当时祖祠和庵庙将近20座。 新家要搬,这些神明和祖祠也要搬,总不能在新区盖个10多座新庙宇吧。2017年下半年,枋洋镇领导多次来到上洋村,跑遍各个角落,找宗长了解情况,进行说服,提出在整村搬迁到县城的新区后,把这20座庙宇和祖祠进行整合,确定“一村一庙一宗祠”的整体方案。刚开始,有很多村民不理解、不支持,认为并到一起办活动不好,不是一个小组的,习惯不同,日子不同,庆祝方式也不同。 为此,枋洋镇和移民工作组充分发挥党员乡贤和老人理事会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他们到碧湖、南靖等地参观,从“移风易俗”“统一融合”“团结发展”等角度不断地解释说服,让他们打心里头认可和接受了这一思想,并最终成为“一村一庙一宗祠”方案的宣传者、拥护者和执行者。 从“民俗”到“公约”,“村规民约”规整文明新风尚 上洋村民信仰神明、注重民俗礼节。每逢神明寿诞、闹热进香等节庆日,各家各户拜佛祈福、烹饪宴请、宾朋满座;娶媳妇、嫁女儿、考大学、孩子满月、16岁成人等,也都要摆上几桌。红白事的支出,对上洋村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这些风俗习惯,陪伴着上洋一代代人的成长和老去,虽然早已内化为一种习惯和记忆,但已经不符合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反而阻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移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是建筑房屋的拆旧建新,更是文化的吐故纳新。枋洋镇抓住搬迁安置这一契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推出“神明进香日集中在一天、红白事操办从简”等一系列举措,努力实现陋习的破除、摒弃、立新。 “老人家担心,政府提倡节俭是对的,但这些民俗活动如果太过于简单地操办,显得不够大气隆重,怕被人说小气。”村主任徐国辉说,言语里显露出对新规执行的担忧。 为了破除这一担忧,枋洋镇将这些尚俭戒奢的新规整理成民俗活动公约,印发到每户,通过入户宣传、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将“村规民约”、“小区管理办法”等变成文明新风创建的抓手。有了这纸公约,也不怕外人说闲话了,大家照着做就行,既省了钱,又有气氛又有面子又有里子。 遏制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容不得半点马虎。执行新规矩、新要求,还要通过常态化宣传、实地性指导,让村民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收获到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新规树立后,上洋村结合“我们的节日”、文明祭拜等活动,由村委会牵头,开展广场舞、乒乓球赛、慢道竞走、环小区慢跑、无烟祭拜等活动,将文明创建的成果融入到移民新生活的一点一滴。 “社风民风连着党风政风。库区移民不仅是把人移出去,还要把好传统、好文化发扬起来,最好能结合移民搬迁安置的每个环节把移风易俗抓之于无形,行之有效,并让它成为全村乃至全镇上下的一种共识和自觉,让每个家庭成为枋洋发展、社会跨越的重要基点。”枋洋镇党委书记戴永福说道。(卢丽娟 叶文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