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深化林业改革 促进乡村振兴
2018-11-06   来源:福建日报

image.png

   绿色三明 林文斌 摄

image.png

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林文斌 摄

 一项改革,让上里村迈上通往振兴的新征程。

 “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帮我们解决了发展需要资金的问题。”沙县高桥镇上里村地处高桥镇曹地水库水源保护区的上游,出于保护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的需要,前几年,村集体1000多亩林子被实行限伐。让村集体为难的是,这里面部分林子已经成熟,村集体当时正计划砍伐变现,所得资金准备用于还清欠款、发展生产。

生态要保护,村集体的利益也要保证。为破解这一难题,三明在全省率先探索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对于像上里村这样地处水源地的商品林采取直接赎买。通过赎买,上里村收入400多万元,不仅偿还了村财欠债,而且将盈余部分用于发展产业、建设新村。

近年来,在赎买基础上,三明把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进一步深化,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出改造提升、置换调整等改革方式。据悉,三明市计划投资总额1.6亿元,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6.9万亩。截至目前已经支出资金1.26亿元。

这一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各地森林生态保护和发展的矛盾,目前已经全省多个县市开展更大范围的推广,已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探索的可复制经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明市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同时又地处闽江上游。推动乡村振兴,林业的发展改革至关重要。因此,第十四届林博会把主题确定为“深化林业改革,促进乡村振兴”。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只是三明林改先行先试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作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三明将持续深化林改,让更多老百姓受益,让三明广大乡村迈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一直以来,三明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林博会作为推动林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抓手。从2005年起,三明每年11月6日至9日举办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13届,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林业改革与发展、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展示了“清新福建”“美丽三明”新形象,促进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三明将通过办好林博会,以生态高颜值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提供坚实保障。

(一)生态颜值高。三明森林面积2646万亩,森林覆盖率76.8%、蓄积量1.65亿立方米,是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2016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境内分布高等植物2843种,有陆生脊椎动物594种,是福建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244.4万亩,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6处;森林公园面积37.3万亩,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19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到5000个/立方厘米,是全国平均值的3.4倍。

(二)林改成效好。三明林改起步早、效果好、影响大。三明林改大致经历了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从上世纪80年代初,推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被中共中央政研室编辑出版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列入典型之一。第二次飞跃:从2003年起,通过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三明先后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永安洪田村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第三次飞跃:从2014年开始,以林业金融作为新一轮林改切入点,围绕“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推出林权抵押贷款、“福林贷”等,释放改革红利,走出了一条“林农得实惠、企业得资源、国家得生态”的生态富民新路。

(三)林博会平台大。三明是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已经连续在三明成功举办13届,并从2007年起升格为国家级专业会展,成为全国五大林业展会之一。近5届林博会累计签约项目601项、利用区外资金336亿元,已成为有效增进两岸交流合作、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四)林产工业强。林产工业是三明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形成人造板、木竹制品、纸及纸制品、林产化工和森林食品等五大系列产业体系。笋竹、油茶、花卉苗木、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45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9家、省级企业龙头45家;有永安林业、青山纸业、福建金森、春舞枝花卉等4家林业类上市公司;共培育涉林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10个、省级品牌86个,在全国地级市居于前列。

(五)科研成果多。三明有4个林业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博士后工作站,有2600多名林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建立南方林区(福建三明)综合实践基地,累计对接林业科技项目23项。金森林业《林木良种细胞工程繁育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全市获奖项目占全省林业类获奖项目的46%。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7%。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