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三农网11月19日宁德讯( 朱军伟) 林金达,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派驻宁德市柘荣县英山乡官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官安村地处柘荣县北部,与浙江省泰顺县仅一溪之隔,因受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影响,是一个典型双薄弱的省级贫困村。面对官安村的贫困与落后,他没有退缩畏惧,而是感到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从驻村第一天开始,他走进民房农舍、田间地头,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村两委成员同分析、细研判、谋规划,确定了该村抓党建、引项目、兴产业、促民生的发展新路子,努力让这个省级传统村落焕发新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省派驻官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金达(右)走访贫困户。
抓党建、带队伍,让支部党旗飘起来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林金达认为,要摘掉“穷帽子”,必须牢牢抓住党建脱贫这一制胜法宝,有效实现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互促共赢。刚到官安村时,他发现村党支部的现状堪忧,2017年还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没有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怎么能团结带领群众走上康庄大道?他坚持问题导向,把加强支部建设作为破解贫困的总抓手和突破口。围绕问题清单,他多次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村两委会,广泛听取民意,制定整改方案,提出“建强一个支部、带好一支队伍、用活一个平台”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党建3+3”工作机制(即“支部+3”“村干+3”“互联网+3”),规范细化“两议四公开”工作制度,建立村干联系村民工作方法;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创建“官安党建”微信号,加强支部党员联系沟通、学习教育、管理监督;以“官安村阳光村务”公众号为平台,推进村务党务电子化,扩大党员村民的参与度、决策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规范“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开展扫黑除恶、移风易俗活动,把国旗高高竖起来,把组织生活制度严起来,引领党员在支部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林金达书记入户开展扫黑除恶宣传。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党员提高站位、拓宽视野、加油鼓劲,官安村党支部邀请了柘荣县委副书记、县长雷祖铃进村为支部党员上党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村党支部邀请柘荣县委副书记、县长雷祖铃进村为支部党员上党课。
在今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官安村率先在全县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3名党性较强、经验丰富的村干获得连任,2名年富力强、积极上进的村民高票当选,形成了新老结合、有序过渡的良好局面。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年内发展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按时转正2名本科学历的90后党员,现支部有党员18人,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有所改善。
村里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抓招商、引项目,让乡村资源活起来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助推器。如何让穷乡僻壤的古村落活起来?带着这一问题,林书记细细盘算: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且传统古村和红色革命内涵丰富,发展旅游和特色农业大有作为。但经济贫困、劳动力缺乏和交通不便是阻碍产业发生的三道障碍。为此,他以“效益目标”为导向,想方设法引入大项目,投入大资金,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现状。他说干就干,坚决把发展乡村旅游写入三年规划,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引进重大项目为抓手,通过“支部+企业+项目”形式,积极争取项目对接,强化“输血”功能。
在村民家中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官安村三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修改。
他十分注重乡贤资源的利用,发挥官安村章氏百年祠堂文化的号召力,鼓励心系故土的有识之士返乡创业。2018年4月,以乡贤——佛山市金丝玉玛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章云树捐建村门楼落成暨其捐助兴办公益事业功德碑揭碑仪式为契机,举办了乡贤座谈会,邀请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相关领导,章云树先生及部分乡贤参加。会上,林书记详细介绍了官安村村情及三年发展规划,邀请章云树先生回乡投资,参与家乡建设,得到了章云树先生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双方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多次沟通协商和实地考察。
村里举办章云树宗贤援助兴办公益事业座谈会
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多来的不懈努力,力邀乡贤回乡发展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9月20日上午,在第八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暨第十五届白水洋鸳鸯溪文化旅游节招商推介与项目签约会上,柘荣县经商局与佛山市金丝玉玛陶瓷有限公司就综合开发官安等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签订了框架协议,成立了英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有限公司,拟投入5亿元用于该项目的建设,惠及官安村及周边6个行政村。
签约会上,柘荣县经商局与佛山市金丝玉玛陶瓷有限公司就综合开发官安等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签订框架协议。
抓产业,促发展,让父老乡亲富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立足特色抓产业,开拓市场强龙头,扶贫到户促增收?林书记走访县农业局、林业局、茶叶局等相关部门,拜访在官安村工作过的老同志,实地考察县东狮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农业生产企业,组织支部一班人深入调查研究本村农业发展历史、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劳动力构成和传统优势,最后确定把发展太子参、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鼓励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发展养殖业、油茶等林下经济。通过开展重点帮扶、对口帮扶和技术扶持等,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帮助村民提高科学育种、科学管理、科学防灾能力,增加经济收入。
林金达组织支部成员到东狮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百花谷大学生创业园等农业生产基地调研。
今年以来,官安村复垦利用荒地400余亩,新增茶园近400亩,新种茶苗2万多株,增种太子参12亩,改良油茶园约50亩,为20多户农户争取小额惠农贷款近200万元。已成立一个茶叶种植合作社,建成一个茶叶加工厂,筹建一个电商网,初步形成白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鼓励村民兴办2个养鸡场和1个泥鳅养殖场,促进农业生产多样化。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他坚持多管齐下、多路并进,采取“挂钩单位+支部+扶贫户”模式,帮助贫困户扩大太子参、茶叶种植面积等,拓宽增收渠道。年内,村民茶叶总收入约为50万元,同比增长近4倍;太子参收入约70万元,同比增长1倍多,村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回乡创业的青年也逐渐增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省派宁德市驻村干部领队王业洲(左二)到官安村调研指导驻村帮扶工作。
官安村从省扶贫捆绑资金中拨出部分款项,按贫困户发展产业总投入的20%给予补助,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全村8户精准扶贫户均实现脱贫。支出2万多元慰问低保户、脱贫户和重病、残疾人;用好用足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等扶贫政策,防止致贫。目前,8户已脱贫的贫困户无出现返贫现象。
抓民生,夯基础,让传统村落美起来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是贫困村的通病。为改善环境,官安村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投入5万元用于村内饮用水池及水管的改造和饮用水的净化,既提高水质又实现节水目标;投入33万元修建、硬化村内2条村道和2条农业生产便道;争取到110万元资金用于300亩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推进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建设。
乡领导在村文化广场“连心亭”与村民讨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自2017下半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官安村以文化广场修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河道清理、裸房整治、改水改厕、村委楼和幸福院的建设等工作为重点,总投入240多万元,至2018年5月,完成所有项目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村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工作成效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作为宁德市首批省级传统村落之一,官安村内现有清代古民居5座,近百年大古厝6座。村党支部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文化宝物,积极开展传统村落的维护修缮、提升改造,围绕盘活、放大古村落的历史人文资源,提升民俗历史文化品牌。投入70余万元进行民居外墙粉刷,使古民居与新民房和谐融合,提升古村落的文化氛围。支出5万元用于改造古民居民用电线,加强消防保障;积极争取资金用于修葺古民居,防止毁损坍塌。2018年10月,官安村通过住建部评审,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公示名单。“目前,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围绕乡愁文化、乡贤文化、乡史文化三个方面,组织力量,挖掘官安村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赋予古村落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开来。”林金达说道。
林金达书记看望慰问五保户。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林金达书记与村两委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争创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目标,从服务民生入手,从基础建设做起,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努力让传统村落美起来、强起来、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