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打通“绿色通道”
——市交通运输局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促“四好农村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
2018-11-22   来源:湄洲日报

加快发展农村客运,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题,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和突破口,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加大资金扶持,大力发展“安全、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运,着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满足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

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全市共有市内农村客运企业4家、公交企业3家,客车116辆,农村客运线路33条;公交车辆1489辆,公交线路126条,公交线路基本覆盖到中心城区的各个功能区以及46个街道(乡镇)和华林工业园区、西天尾工业园区、黄石工业园区、秀屿木材加工区、莆田高新园区等,全市836个符合通行条件的建制村已全部通客车(含公交),通车率达100%。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在2015年完成对43条具备公交化改造条件的县际道路客运线路基础上,相继开通了莆田至北岸、秀屿、仙游、涵江,莆田火车站至仙游、石城等71条城乡公交线路。2018年,新增开通了219路(白沙镇政府-新县镇政府)、220路(三江口码头-南坛村)、618路(仙游公交总站-园庄镇),优化延伸216路(白沙镇政府-闽中司令部)、601路公交(莆田学院仙游校区-龙华金沙),使沿途村庄的群众享受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为保障出行安全,我市交通运输部门严格按照有关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班线通行条件审核规则要求,联合公安、安监等部门对新增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进行联合审核,把好新增农村客运准入关,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批准新增班线,不予投放客运运力。同时,按照《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办法》及相关规定,督促农村客运企业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相关制度和企业内部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台账,加强对所属营运车辆和驾驶员实时监控和管理,健全确保营运车辆运行安全。目前,全市农村客车116辆已全部纳入省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公共服务平台。

农村客运客源较少,企业经营困难,为了缓解农村客运企业的经营负担,交通运输部门加大农村客运资金补助。对新增(更新)的农村客运车辆购置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每辆按购置价格的20%给予补助;车辆购置价格在10万元以上20万以下的,每辆按购置价格的25%给予补助;车辆购置价格在20万元以上的,每辆按购置价格的30%给予补助。2017年全市30辆新增(更新)农村客运车辆获得省级补助112.3万元;全市农村客运车辆共获得成品油价格补助资金434.13万元。

另外,我市交通运输部门在前期调研摸底基础上,选择部分交通便利、资源充足的农村客运站作为改造项目,按照“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建设思路,支持乡镇建设集客运、物流、邮政、快递、公路养护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运输服务站。目前,南日岛、榜头、江口、萩芦、白沙、庄边、新县等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为农村群众提供出行乘车、物流快递、商贸、旅游、供销、便民等综合性服务,增强农村群众的幸福感。

一条条通达城市、连接乡村的农村公路,一辆辆方便群众出行的客运车、公交车,不仅见证了美丽莆田这些年交通发展的新篇章,更为广大群众构筑了便民、利民、富民的“绿色通道”,带动了农村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报 吴伟锋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