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龙江万象新——改革开放40年漳州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2018-12-20   来源:闽南日报

“古老的土地因春风唤醒,美丽的河流因解冻新生。奔腾吧,五千年踏浪前行的我们,为民族的复兴踏上崭新的征程……”12月14日晚,57岁的漳州市民黄立彬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歌曲表演《我们的道路》时,情绪随着歌声变得高涨起来。“1978”“2018”,这两个看似平淡的数字,却让多少像黄立彬这样亲历改革开放40年的漳州人刻骨铭心,他们对改革开放怀着深深的感激和永恒的敬意。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激扬乐章。40年来,龙江儿女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坚持推进发展不动摇,漳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战略大转移:从“大念山海经”到“工业强市”,再到“加速工业跨越发展”,漳州经济发展连上“百亿、千亿、三千亿”三个台阶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今天,漳州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在这40年的时间里,漳州人民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着发展道路,经历了“大念山海经”到“工业强市”,再到“加速工业跨越发展”等几个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连上“百亿、千亿、三千亿”三个台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1978-1993年,漳州“以农为本”,夯实基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亿元关口。改革开放之初到二十世纪末,漳州以农业为主导。上世纪8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念山海经”的决策部署,龙溪地委根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瞄准沿海发达地区的“菜篮子”“果盘子”,大抓“两水”(水果、水产)开发,形成“山上茶果竹,田里稻菜菇,海养鱼虾贝”的种养模式。1985年漳州“地改市”后,农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1986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制定了保粮、保蔗,发展“两水”,保办“三业”(林业、畜牧业、乡镇企业),实现“三化”(现代化、基地化、商品化)的奋斗目标。198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开发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林果竹业生产的决定》,提出了“林果竹业一齐上,绿化致富一起抓”的战略方针。上世纪90年代初,又提出了“在田里造一个漳州、在山上造一个漳州、在海上再造一个漳州”的发展战略定位,进一步推动农业做大做强。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漳州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在“以农为本”的年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吃饭问题,夯实了基础,也推动了漳州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1978年漳州地区生产总值只有8.91亿元,1993年发展到106.48亿元,首次闯过百亿元大关,第一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占比在40%以上,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和增长动力。

1994-2008年,漳州开始逐步走上工业主导阶段,经济总量步入一千亿行列。改革开放初期,漳州的农业优势创造了漳州经济的辉煌,但是随着漳州经济总量的位次后移,引发了漳州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紧迫感。2000年8月,市委中心组在东山县召开了全市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专题会议,提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战略。“东山会议”揭开了新时期加快漳州工业化进程的序幕,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正式开启。2002年,漳州市召开“全市工业立市会议”,系统提出了“工业立市”战略,确立了工业要在三个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路,漳州工业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2006年,漳州市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漳州要实现从“工业立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和提升,漳州工业进入总量和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阶段。

在这15年间,漳州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全部工业总产值由1994年的195.5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1449.50亿元,增长8倍左右。1994-2008年,漳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02.39亿元,首次闯过千亿元大关,继福州、厦门、泉州后,成为福建省第四个步入千亿行列的地市。

2009-2016年,漳州经济进入提质提效新阶段,地区生产总值站上三千亿元台阶。从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漳州工业的地位日益提升,总体实力也不断增强。2011年9月,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继续实施“依港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并突出“工业化提速、城市化提升、现代农业提效”发展重点,努力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新的更大跨越,在更高起点上建设创业创新的活力漳州、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工业化提速”号角的吹响,再次为经济壮大提供了坚实支撑。2014年以来,漳州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新要求,又将工业作为富美漳州建设的重点和转型升级的关键。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奏响“加速工业跨越发展”的强音,漳州经济进入了总量、质量全面提质、提效的新阶段。

2009-2016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125.35亿元,首次闯过3000亿元大关,仅用了8年时间就站上三千亿元台阶。而之前从不到十亿元到突破百亿元用了16年的时间,再到步入千亿元行列历时15年。

产业大优化:从农业为主导到工业为主导,再到一二三产齐发力,漳州在巩固一产、做大做强做优二产、带动三产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于伟国在与漳州代表座谈时指出:漳州要在新福建建设中当好“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先锋。漳州要做“产业优”的先锋,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巩固一产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优二产、带动三产,壮大总量、提升质量,建设产业强市。40年来,漳州从实际出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农业发展成绩斐然。今年,平和琯溪蜜柚牵手“新零售”盒马鲜生,两粒“精灵小蜜柚”,售价四十元;南靖源兴生态蔬菜刻上了“航天品牌”,太空蔬菜“飞”入寻常百姓家;东山水产结盟京东特色馆,“虾兵蟹将”游向世界餐桌。漳州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正在朝着现代农业强市加快转型升级,先后被授予“中国食品名城”“中国罐头之都”等称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漳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扶农惠农的改革措施。40年来,漳州农业增长势头良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特色产业渐成规模,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201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9.95亿元,比1978年增长14倍左右。2017年,漳州九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达663.4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超九成,达90.9%。漳州农业的区域特色格局凸显,打造了漳州水仙花、南靖兰花、天宝香蕉、平和琯溪蜜柚、云霄早熟枇杷等一批区域特色农业“名片”。目前,有7个县(市)进入全省“水果生产十强”,涌现出6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及数十个专业特色村。

工业总量不断壮大。从智能光电到万物互联,立达信科技小镇落户长泰,为福建光电产业发展标注新的高度。从人工操作到全自动化处理,台商投资区宏泰机电展现“黑灯瞎火”照样生产的奇迹。从2009年古雷石化启动,到2017年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产业合资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漳州古雷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重要增长极……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上下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战略,立足改革和创新机制,大力推动工业发展。自2010年漳州市提出新的“4+4”产业(四大主导产业: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特殊钢铁产业和食品工业;四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来,优势产业便茁壮成长。全市“4+4”产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88.05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910.28亿元。2017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4934.44亿元,是1998年(有规模工业统计以来)的29倍;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276.43亿元,是1998年的22倍,增长8.7%,增幅居全省首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三产发展方兴未艾。今年,“花样漳州”全域旅游目的地加快打造,仅“五一”期间,漳州“纳客”139.5万人次,“吸金”9.97亿元。然而在1978年,漳州第三产业仅为2.26亿元。40年来,第三产业不断提速增效, 2017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34.77亿元,增长12.8%,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

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陆续出台关于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快递、生产性服务业、旅游、科技服务业、金融等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总量逐步扩大,在工业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基础上,三产发展方兴未艾,电子商务逐步兴起,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

民生大改善: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从“治病”到“治未病”,漳州大力改善民生,让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作为一个老漳州人,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子过得这么舒心!”12月15日,年近七旬退休教师林如花迎着灿烂的冬日暖阳,来到南湖文化生态园参加“闽南文化(漳州非遗)圩日”,激动地说,“我们真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伟大的时代!”

回顾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漳州市委、市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发展重心聚集在民生领域,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社会保障愈加完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漳州人民的收入水平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是323元,2017年提高到33359元,是1978年的103.3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是158元,2017年提高到16676元,是1978年的105.5倍。

——社会保障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2017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74.30万人,比2012年增长55.4%;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08.50万人,比2012年增长3.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62.79万人,比2012年增长29.2%。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路方面,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截至2017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95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方面,全市铁路运营里程664公里,比1985年净增457公里。建成龙厦铁路(漳州段),厦深铁路(漳州段),开启了漳州的“高铁时代”,实现了高速铁路从无到有。便利的交通极大提升了全市汽车保有量,截至2017年,全市汽车保有量(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46.1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1.06万辆。港口方面,福建6个深水港湾中漳州拥有2个(厦门湾和东山湾),可建万吨级以上码头150多个。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放眼今日漳州市区,幢幢高楼拔地起,城市道路宽阔畅通,各式建筑和谐有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市区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69.84平方公里;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从1978年的2.52平方米,上升到现在的25.14平方米;城市人口增加到46.63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75.8%。

——生态建设持续改善。40年来,漳州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牢牢抓住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不放松,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兴市之基。从“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城市定位到“生态+”战略的深入实施,漳州持续推进“花样漳州”“五湖四海”“‘双百’绿化”工程建设,推动生态与生产、生活、生意“四生融合”,让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齐力迸发,走出了一条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漳州之路”。

——教育事业跨越发展。40年来,漳州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跨越发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从1978年的2805所增至2018年的3072所,在校生也从69.96万人增至95.79万人。全市幼儿园数从1978年的373所增至目前的2264所,在园幼儿从3.04万人增至目前的21.45万人。2016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11.0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42%。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改革开放的40年,是漳州文化蓬勃发展的40年。漳州现有文化馆(艺术馆)12家、博物馆(纪念馆)11家,图书馆11家、乡镇综合文化站122个,村文化室1650个,现已实现村村通、村村响、农家书屋全覆盖。近年来,我市组织三届百花文艺奖评选,每年有近200件文艺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芗剧《保婴记》、长篇小说《援疆干部》、报告文学《谷文昌》等一批优秀作品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医疗服务发生飞跃。40年来,漳州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床位24607个,5家三级综合医院(不含909医院)。2017年,我市完成全市1597个村卫生所全覆盖、50%行政村卫生所达标建设、130所示范公办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医疗机构总体档次提升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健康水平提升明显。全市人均卫生事业费从1985年的10.44元 提升至2017年的1420.78元。人均寿命从1985年的68.4 岁提高到2017年的77.4岁。

——精神文明建设亮点纷呈。改革开放以来,漳州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唱响社会主旋律。培育和树立了黄志丽、阮文发、赖水顺、刘龙清、陈少华等一批先进典型,成为漳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漳州110等24个单位(学校、社区、景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东山县澳角村14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市委办等282个单位(社区、景区)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龙海浮宫村14个村镇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一大批单位、村镇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漳州市先后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40年艰苦奋斗,不忘初心;40年筚路蓝缕,硕果累累。今天的漳州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拔锚再起航,为漳州当好“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先锋,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