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南宵村:绘就安居乐业新画卷
2018-12-27   来源:福建日报

 蔬菜种植大棚

蔬菜种植大棚

  当下,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各个角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代。福清市江镜镇南宵村,面积6.5平方公里,是下辖13个自然村,共3086户、11699人的大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福建最美休闲乡村、福州市文明村、福州市生态村等荣誉称号。不久前,福州市乡村振兴战略现场会在福清召开,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王宁称赞南宵村是福州市乡村振兴的中级版,是福州市乡村振兴的样板。

整治后的西埔溪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整治后的西埔溪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乡村不再为空心化而发愁

  3日,冬日的阳光暖融融,简单的欢庆仪式后,南宵村幸福院正式揭牌。

  一会儿工夫,两层食堂就坐满了老人。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端上套餐,逐个摆在老人面前,香喷喷的米饭,鱼、肉、青菜,还有福清人爱吃的滑肉汤。“一日三餐,我们再也不用自己弄鼎弄灶就可以吃到丰盛的饭菜。”薛功祥老人兴奋地告诉。

  福清农村老人,子女大多外出工作,要想弄口热饭菜,都得灶前灶后亲自侍弄。有的老人煮一餐吃一天,遇到头疼脑热时,一天冷锅冷灶是常事。

  村里办了幸福院,村民自愿参加,互帮互助,相互照顾。在这里,饭有人煮、衣服有人洗、生活有人陪伴,有点头痛脑热,有人陪你去村卫生保健站。每天,一位老人只要缴纳7元。每天三餐伙食标准是17元,多出的10元由市、镇、村分担补贴。

  幸福院是福清市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八大工程”之一,着力解决农村老人养老现实问题。“家乡是我最好安居的地方。”薛功祥老人虽然子女在外面都不错,但老人还是不习惯离开家乡。幸福院解决一日三餐,搭伙照料、集中养老,在外工作的子女自然放心。

  南宵村有13个自然村,这次启用的幸福院,仅容纳了3个自然村70岁以上老人总共80位。“今后还要分片再开设几个幸福院,一方面就近方便老人进出,一方面争取做到全村老人全覆盖。”南宵村党委书记薛尔辉说。

  南宵村下和洋217号,门牌上挂着“共产党员之家”。推门进去,满眼绿意盎然,鲜花怡人。主楼不高,只有三层。主楼后面是水池、过桥、廊亭组成的庭院。主人高正,福清市颇有名气的书法家,爱人陈灵,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退休后,在厦门的女儿处待了一段时间,最终还是觉得故土难忘。于是花了50多万元,把这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房子重新修葺一番,变成安居养老之地,也成为好友怡情欢聚的场所。村里积极支持,把这里变成“共产党员之家”之一,成为村里开展党建活动的一个据点,也变成游人进村参观的景点。

  “虽身处农村,但这里的环境不会输给城市。”住进4层楼别墅,薛宝平很是自得。十年时间,南宵征用东厝自然村100多亩土地,总投资1.2亿元,共建有单体别墅66栋,连体别墅65栋,复式套房2栋,安置宅基地18栋。住宅小区全部按照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外观、统一标高、统一核算“六统一”建房,不仅节约土地,还避免建房纠纷。165户,1700名村民解决了住房需求。

  目前东片80亩的果林场桃园埔中心住宅小区、西片住宅小区也在紧张筹建当中。如果这些住宅小区全部建成,全村村民建房需求基本就可以得到满足。

  南宵村主导开发了我省最大的新农村住宅小区,不仅规范农村住宅建设,提升村民居住环境,也彻底改变了农村面貌。老中青均愿意回乡居住,乡村不再为空心化而发愁,人气也带来乡村发展的元气和活力。

全省最大的农村住宅小区,可容纳165户。

全省最大的农村住宅小区,可容纳165户。

  一二三产相融合壮大村财

  乡村资源主要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中最大宗的资源是土地。南宵村将荒地整合,从村民手中,集中流转了1500亩地,引进利农集团,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企业就近雇用200多个村民参加生产。“在家门口上班,一年下来可以赚几万元。”村民薛金善说。

  村里还引进通达机械有限公司、福清文杰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一方面有效盘活了村里资产,增加村民务工机会,另一方面村财源源不断有了进账。南宵村村财收入也由原先不足5万元,增加到52万元。

  南宵村还有历史和文化资源,即下和洋古民居群落。

  下和洋片区村民,明清时期就有人去南洋谋生。番客们(当地人称下南洋的华侨)赚了钱大多寄回家里建新房。桃形屋脊,红墙红瓦,进落格局、用石灰沙铺的村道,福清民居典型的风格。下和洋小学是福清市较早设立的学校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1923年,早期有传教士授课,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由禧正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成为我国气象专家。为了保护好村里的侨脉、文脉,村里多方筹资,花了600多万元修缮了“步云堂”、高由禧祖厝、医学之家等15栋古民居,成为福清“花侨厝”保留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如今,进入下和洋,小广场上一棵大榕树青翠欲滴,学堂、古厝修缮成群,下和洋不仅保留了历史,也成为村里建设的亮点,游人入村必去的景点。

  “我们还要做好一二三产相融合的项目,利用西埔溪整治,结合下和洋古民居以及海水温泉资源,准备打造花海田园综合体,建成集温泉体验和古民居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资源项目。”薛尔辉马不停蹄,又开始新的规划。南宵不仅成为村民宜居的家园,更成为外来游客喜欢观赏的景点。

 下和洋小学是福清市较早设立的学校之一。

下和洋小学是福清市较早设立的学校之一。

  乡风文明构建宜居人文环境

  乡村成为安居宜居的家园,成为产业发展的平台,而村民生活的舒适指数就成为衡量这个乡村美不美的重要指标。

  南宵村交通方便,大真线、172县道绕村而过。走进南宵村,环境整洁、房屋规整、村道全部硬化,祠堂、老人活动中心、市场、卫生站、西埔溪休闲慢道、户外体育锻炼场地,一系列配套,应有尽有。

  全村13个自然村,有薛、高、张等多个姓氏,但村民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为了垃圾不落地,不发臭,清洁工一天要三次挨家挨户收垃圾,收上垃圾即清即运不滞留。”薛尔辉书记介绍说,垃圾处理是村环境整治最重要一环,搞好清扫清运,让村民养成好习惯。

  村大事多,村民文化水平有限,不知怎么办事,如何方便群众办事?一旦发生纠纷,如何调处?

 乡村景观道

乡村景观道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走进南宵村部,“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白色墙面上刷上红色字眼的墙书格外显眼。“要是没有薛尔辉书记,南宵村不可能建设得这么好。”随机询问一下村民,村民无不这样回答。据了解,薛尔辉带领村党委下属五个党支部全力以赴建设新南宵。村部设立两个平台,即便民服务平台、村民事务调处平台。两个平台,全员集中办公,上下班打卡,24小时值班,随时帮助村民办理事务,随时调处村民纠纷。同时,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南宵村成立了乡贤促进会,参与乡村建设与治理。

  “村民也要有力出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余品玉是普通村民,她主动参加村志愿者服务队,有时劝导交通,有时在幸福院为老人服务。在南宵村,不仅有派遣的村务人员和乡贤参与建设治理,还有志愿者服务队(全村有60多位)共同参与乡村服务。为了传承吃苦耐劳、勤俭朴实、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父慈子孝、耕读传家、守土敬业等传统文明,为了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里每年还要评比“五好家庭”“孝星”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构建宜居人文环境。

  “南宵村出现的变化蕴含现代农村的诸多元素,正是福清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成果。”福清市乡村振兴办专职主任高建明说。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