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美丽乡村如诗画,幸福故事谱新篇
2019-01-07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 邱陵

“你们看,入村道路现在正从3.5米拓宽到6.5米,将来凭借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万余亩生态公益林、175亩水域面积的水库,远道而来的游客一定会越来越多。”在永泰县嵩口镇大喜村,“80后”村支书黄时杰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大喜村的变迁,是福州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

始于2015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环境治理和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从1.0时期的普通整治向3.0升级版的精品示范村跨越。

一村一策,发挥优势

大喜村是永泰县嵩口镇东南部的一个行政村,“藏”在福州最高峰——东湖尖山脚下的深山腹地之中,也是嵩口镇“一核五片”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一翼。漫步村庄,但见植被茂密、山雄水俊,生态资源优势明显。

黄时杰是土生土长的大喜村人,在外发展多年,2012年回到村里担任村主任,2016年任村支书。据黄时杰介绍,大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品质乡村旅游为引导,瞄准生态教育警示基地的定位。

三年前,台湾文创团队全程驻扎大喜村,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规划设计方案,从屋面立面改造、水沟水渠围栏改造、电影院周边沿廊设计、景观桥设计等细节,凸显原生态的“土味”。

在黄时杰的印象里,村部对面的电影院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上千人齐聚于此看电影、看戏。电影院外墙全部用青砖搭建而成,修整后的电影院保留了建筑原有风格,尽量做到修旧如旧。“希望电影院能还原曾经的热闹,成为大喜人情感联结的纽带。”在黄时杰看来,大喜原有的就是最美的。

陈坑是大喜的一个自然村,已有20多年无人居住,但自然生态保护良好,是鸟类栖息的天堂,发现野生鸟类8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2种。目前,黄时杰已经引进一家企业,将在此设立野生动植物摄影基地,让更多人关注濒危鸟类的生存环境。

黄时杰表示,大喜旅游特色村镇的建设更多保留着土夯墙式的民居建筑、竹编篱笆,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的面貌。

“一村一策”,令大喜摘得国家级环境整治示范村的金字招牌,也是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有了人气,我们就开始谋划发展民宿、开发旅游伴手礼,增加了村财和村民的收入。”黄时杰说,大喜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建设养蜂园、孔雀园、采摘园、农耕园,制销大喜特色农产品,举办李果采摘节,开设大喜户外夏令营,开办“人民公社食堂”、承办企业年会等,大喜农村特色旅游休闲产业从无到有,逐渐形成规模。

目前,按照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环境整治型、文化传承型、休闲旅游型“因村施策”,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全面建设,示范引领

历经3年的美丽乡村建设,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与做法,形成一整套标准化规范予以实施。了解到,2017年底,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提出,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方案为建设美丽乡村设定村庄规划、环境治理、设施建设、便民服务和长效机制等5大类共18项标准。其中,必选项10项,包括编制村庄规划、处理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实施厕所革命、规范农房建设、保护传统风貌、防治两违建筑、保障饮水安全、提升幸福指数、制定长效机制;自选项8项,包括建设美丽庭院、整治房前屋后、规整村庄杆线、改造休闲场所、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参合参保、引导产业发展、打造特色亮点。

位于闽侯县白沙镇的林柄村,2018年被列入美丽乡村示范村,如今行走在村庄,已能感受到成效初显。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洋介绍,今年主要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公厕自来水源改造、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所及老人活动中心、休闲走廊、主干道及村委景观提升、三座排古民居配套项目、引导种植户开展有机果蔬种植等8个项目。

“目前,林柄村投工投劳类项目已基本完成,工程类项目已开工,正在抓紧施工。”李洋告诉,林柄村建设积极采用本土材料,村内水渠整治施工石料采用林柄溪鹅卵石,农户菜地及果园围栏材料则采用本村竹子原料。

2010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魏长,在林柄村租下田地,开起CSA(社区互助农业)有机农场,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和推广专家。每周特定时间,分布在福州城区内不同地点的200多户家庭,都会收到魏长农场的一箱有机蔬菜。

“林柄村山青水秀,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很适合农作物生长。”魏长说,自从他的有机蔬菜打开销路,附近相继出现一个个有机农场,这一带的农村人气逐渐活化起来。

转眼八年,从4亩地到40亩地,从一个生产者到数十个生产者,从1个客户到200多个客户,魏长的农场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也见证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我们都会接待许多自驾游客,他们大多带着孩子,不仅可以体验采摘快乐,还可以增进亲子感情。”魏长说,目前林柄村和白沙镇正全力支持他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这令他更加坚定在此发展的信心。

目前,白沙镇针对井下、孔元、上寨、新坡、林柄、楼格等6个各有特色的村庄,以及白沙镇辖区闽江18公里特色种植带(主要种植橄榄、脐橙和油菜),提出“一带一廊”的乡村旅游规划,将上述村庄串点成线,打造面积达15平方公里、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十里长廊”景区。

总结经验,共建共享

从福州市美丽乡村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以来,福州市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做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旱厕改造、拆违拆旧、房前屋后绿化工作,推进城乡统筹。

据福州市美丽乡村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福州市计划创建400个美丽乡村,其中新建设300个,再提升100个,计划投资11.31亿元。截至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占年度投资比例的115.55%。

污水有效治理方面,累计完成污水有效处理3.47万户,已完成年度任务的102.05%,其中新建改造三格式化粪池2.77万户,新建污水管网长度104960米;垃圾有效处理方面,累计配置户用干湿垃圾桶11.91万对,清理陈年垃圾9.86万吨,聘用保洁员1011名;规范农房建设方面,完成裸房整治3175栋;实施厕所革命方面,拆除旱厕6540座,新建改造卫生水厕827座,拆除临搭违建、破败建筑等共25.69万平方米;道路提升方面,完成道路硬化16.03万米。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直接感受者和受益者,看着越变越美的家园,不少村民也积极投身到美丽家园的建设中。“一开始,部分村民对裸房整治还有些抵触情绪,但看到改造后的立面效果这么漂亮,大家都夸美丽乡村建设办了件大好事。”李洋说。

改革开放40年来,福州培育了一批工业带动型、特色农业带动型、海洋经济带动型、休闲旅游文化带动型、党建带动型、侨资推动型等不同发展模式的特色村庄,打造了一批“基础设施良好、居住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群众安居乐业、富有田园风光特色”的精品示范村。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全面加快村庄临搭违建拆除、房前屋后清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公厕建设、通村道路提升等项目工作进度,同时加快试点村建设,进一步查缺补漏,强化特色亮点打造,确保高质量完成精品示范项目,并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