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彭旭:真心筑梦趁年华 振兴古村焕生机
2019-01-10   来源:武夷山下党旗红

微信图片_20190110165220.jpg

驻村第一书记彭旭查看西瓜结果情况

一肩挑着党组织的嘱托,一肩挑着群众的期待,彭旭来到了武夷山市五夫镇澄溪村任职驻村第一书记。驻村的日子忙碌而充实,在开展工作中他渐渐学会了在茫然中找准前进方向,在挫败中迎难而上。他坦言,在驻村的日子里遇到了不同的自己,找到了更加完整的自己。

真情实意,捂热村民心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源”。彭旭认为,对于驻村干部来说,只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融入群众,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入村之后,了解民情成为他的第一要务。说农家话、做农家事、知农家情,他俨然成为了一名地道的澄溪村村民。在与村民交谈中,他感受到了村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期间,他走访了98户人家,逐步摸清了村情民情概况。澄溪村全村有375户人家,共有人口1607人,其中常住村民为624人,其他基本都外出务工或者上学,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十分严重。村中劳动力以老年人为主,因此村内的耕地并未得到有效开发,且村财收入单薄,自主经营性收入少,这让他对开展驻村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190110165122.jpg

入户走访村民、贫困户

村中共有贫困户20户,在走访中,他接触到不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困难家庭。村中有一户贫困户丁大叔,两个女儿年纪尚小还在读书,父亲身患疾病去世,母亲也是疾病缠身,仅靠自己务农的微薄收入支撑一个家。考虑到澄溪村地处偏远及他的家庭情况,市委组织部与镇党委帮助丁大叔销售他家的地瓜干、生姜、莲子等农产品。彭旭也尽自所能,编辑美篇在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发布销售信息,帮助丁大叔家的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在各方力量的帮助下,共卖出地瓜干85斤,生姜540斤。丁大哥家的农产品走出了大山,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看到他脸上露出的笑容,彭旭也真正明白了扶贫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190110165114.jpg

走访了解村情

摆正位置,处好“两委”情

刚到澄溪村时,有个“一事一议”项目急需上报材料、招投标、落实开工,这让初来乍到的彭旭有些手足无措。所幸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村支部书记刘长生的带领下前去相关单位落实项目资金,用好“六要”群众工作法,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商议决定资金用途等,慢慢地他熟悉了工作方法和流程,驻村开展工作也上了正轨。

微信图片_20190110165137.jpg

开村“两委”会

“驻村工作对沟通协调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对此,彭旭感触颇深。在入村之初,由于经验不足,误以为村干部在上报贫困户的情况时没有如实上报,因此对村干部产生了误解。之后在走访贫困户弄清情况后,他当即主动找到那位村干部说清事情缘由,最终解开了心结。通过这件事,他切实地感受到,在处理好与村“两委”和群众的关系上,要做到摆正位置,相互尊重,协调配合,才能“合力”促发展。

打好基础,共圆振兴梦

要想富,先修路。澄溪村位于武夷山市、建阳区、浦城县三县市区交界处,是武夷山市最远的行政村,距武夷山市区91公里,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彭旭立足村情实际,争取到财政局“一事一议”资金8万元,完成岭根自然村至新村自然村的道路扩宽与上村组桥面扩宽项目。

微信图片_20190110165144.jpg

道路扩宽

路通了,产业还得兴。过去,村民一直以种水稻为生。由于村里连片耕地少,种植规模小,加上澄溪村地理气候特殊,村民种植水稻不赚钱,致富的愿望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彭旭和村“两委”一起探索从“土地高效利用”上寻找突破口的工作思路。通过入户走访他们了解到,澄溪村今年全村种有野茶籽1万多斤,产量较高,收益较好。经村“两委”班子研究商定鼓励村民种植野茶籽,并计划将5万元“贫困村产业扶贫资金”用于采购茶籽油榨油机及农产品包装机,建设茶籽油加工坊及农产品包装厂,以“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互联网销售”的模式,打造澄溪村农产品绿色品牌,预计为村民每斤茶籽油成本节省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加3000元,疏通“造血”经脉,带动富民强村。

微信图片_20190110165140.jpg

道路扩宽

驻村感言

习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一名驻村任职党员干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努力奔跑,带领澄溪村全体群众共同追梦。

——彭旭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