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清流县长校镇江坊村,映入眼帘的10米宽进村大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种下不久的烟叶,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江坊小学教学楼和幼儿园新建项目早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已有工人施工,项目进展顺利……
然而,这个村曾是“零项目”的代名词。“零”到“多”的蜕变,如何来?且看——
江坊村有3500多人口,位于清流与连城县四堡的交界处,3000多亩的向阳土地,优质肥沃,被称作“架上金盆”,人多地少,加上这里的群众房族观念重,导致社情人情多,利益错综复杂。
“上世纪90年代换届以来,由于房族派系的纷争,民主选举被撕裂,内耗内斗,导致班子更换频繁,逐渐无人接续,无人敢做敢管,后来还发生了当地妇女与施工队矛盾,村妇女把施工队载原料的驴腿给砍了。”长校镇人大主席巫仕钰说。村级组织涣散,干群矛盾激烈,班子得不到群众信任,江坊成为了全县矛盾多、上访多、闹事多的村,这件事情发生后,县有关部门都不敢把项目投到江坊。
“江坊村错综复杂的问题根源,在于村级党支部组织力和战斗力弱化,这也是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难题,所以我们从党支部入手。”长校镇党委书记李梓文介绍。破解当地人难选,选人难问题,2013年6月长校镇以下派的方式,从长校村选派了一名有经验有威望的老党员李恒生到江坊村任村党支部书记。
“这里的人宗族观念重,存在一定的小团体利益,村级基础设施更是落后。”李恒生说,虽然来之前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可是工作推动仍然比想象中的难,先是村主任干了半年辞职,随后副书记出车祸无法干活,接着更有人拍着桌子排斥我这个“外村人”。
“零项目”,那就从项目入手。江坊村3500多人的出行,原本仅靠村口一条3.5米的小路,早已不能满足。2015年,在县、镇的大力支持下,进村10米大道建成,道路两边绿化亮化、村口小公园建设也随之跟上。
“群众的出行方便了,同时也给村民传递出村两委想干事愿意干事的信号。”李恒生说,这是一条凝聚民心的“路”,之后村里又筹资建了村级标志性门楼,得到了广大村民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大力支持。
随后,国土平整项目,零补偿,却得到了99%的村民支持,不支持的,老支书上门做思想工作,不愿意让出土地的,老党员无偿贡献出自己的农田。全村电力设施改造,1户不同意,周围二三十户的村民来做工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员、乡贤、离退休干部、离任村主干发挥了极大作用。
“有些甚至在其他村做不下去的项目,在江坊都很顺利地推进并完工,这让县级部门开始对江坊刮目相看,紧跟着也越来越多的项目往江坊村投入。”挂包该村的长校镇纪委书记罗尚鹏说,配齐配强的两委班子,在引领力、核心力上逐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让老百姓看到,只要支持村两委工作,村庄就会发生改变。
为进一步增强党群关系,江坊村将村内闲置多年的老电影礼堂,经过修缮,建设为江坊村党群服务中心。“这个场地现在一刻都不闲了,每天都有人来跳舞、聊天,这里既是活动中心、议事场所,也是阅览室、医疗室。”江坊村文化协管
员邹小华说,“去年,母亲节、老人节、国庆节、春节,活动中心都搞了我们自导自演的晚会,人山人海,外地回乡的村民都说现在村里的风气很正,希望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