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留守老人 看病难怎解决
在村子里摆一张桌子,就是医生的诊疗台。
核心提示
泉州市德化、安溪、永春等偏远山村留守老人年龄偏大,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大,但这些山村距离镇区、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医疗条件相对缺乏,留守老人平时头疼脑热,村里有卫生所的还好,如果没有卫生所,就要自己走好几个小时的路去镇卫生院看病或托人到镇里买药。公共医疗无法全面覆盖偏远山村,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连日来,对此进行调查。
□ 陈明华 李宏图 孙延燕 许苍松 文/图
医护人员爬山进村入户
现 状
山村留守老人 就医远且难
德化、永春、安溪等部分偏远山村由于缺少卫生所、乡村医生,留守老人看病、买药只能到镇卫生院或县医院,这对行动不便且年龄较大的老人来说,是个大难题。
7位病残留守老人 买药需托人到邻村
德化县美湖镇斜山村在大山深处,与三明市大田县济阳乡大墘村相邻,村里没有卫生所。斜山村地处偏僻,到德化县城开车要1个多小时,距离美湖镇区也有一二十公里,且道路崎岖陡峭难行。
在斜山村往大墘村的村道旁一栋破旧老宅里,住着6位老人,他们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也有75岁。6人分别是80多岁的陈兴祝、陈示老两口,87岁的陈景接、93岁的涂抠老两口和78岁的陈成珠、75岁的林葱老夫妻。陈景接老大爷双目失明,他的老伴身体也不好。林葱阿婆常年卧病在床,陈成珠也需要常年服药。在这栋老宅后方半山上,还住着一位78岁老人——患有哮喘的陈琼琚。这7位老人有一个共同身份——留守老人,他们的子女为了谋生和下一代的教育等原因,早已到德化县城或外地工作。
由于村里没有卫生所,7位老人看病、买药都不容易,平时用药也靠子女从县城带回来。病情严重了,只能让子女接到县城或镇里的医院治疗。这7位老人行动都不大方便,有时临时要买点药,只能托邻居林爱华到5公里外的大墘村卫生所购买。
到卫生院拿药 走路往返7小时
雷峰镇卫生院院长林文栋清楚地记得,2016年年底的一天上午7点40分,距离8点钟上班还有20分钟,他刚到卫生院,就看到一位老人已在门口等候。询问后方才知道,这位老人是雷峰镇荐解村的周老伯,当年68岁。老人说他不懂得坐车,也不会骑摩托车,凌晨4点多就从家里出发,走了3个多小时才到卫生院。周老伯说他患有高血压,让医生赶紧给他看一下拿点药,他还要赶回家。
“当时我很心酸,老人看个病往返要走差不多7个小时。”林文栋赶紧开门给老人检查,并让药房抓药。
荐解村是雷峰镇较偏远的村子,距离镇区有28公里,而且村子由3个角落组成,3个角落呈三角形分布,相互都隔有七八公里,往来很不方便。
雷峰镇格后村地处偏僻,全村人口有950多人,但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大多是留守老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林和级介绍,这些留守老人住得很分散。虽然该村有乡村医生,但这位医生已70多岁了,且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无法像年轻时那样翻山越岭为村民看病,而且村里也没有班车去镇区。
张粉阿婆的房子在格后村蕉坑角落,孤零零的一栋建在半山腰上。她患有高血压,以前看病、检查都要去镇卫生院,基本上每个月要去一次,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
偏僻山村老人看病 要走11公里山路
永春县蓬壶镇都溪村是个小山村,村里有留守老人300多人。在2018年11月之前,由于村里没有卫生所,留守老人们要看病,最近的是11公里外的蓬壶镇卫生院。而这11公里路程中有8公里是多弯且狭窄的山路。
据本社、市派都溪村第一书记丰晓飞介绍,2018年11月,都溪村卫生所开张,但这个卫生所也不是每天都开诊。由于要兼顾附近几个村子,医生只能每两天到都溪村卫生所工作半天,但这对当地村民仍是一大福音,因为他们不用再跑到11公里外的镇卫生院看病了。
山村很多留守老人住在半山腰
困 难
没有车辆没有补贴 医护人员自掏腰包
巡回医疗服务进村送医送药,定时、定村、定人,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刮风下雨,雷峰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已坚持了一年多。方便了留守老人,但却苦了自己,没有车辆,他们就私车公用;没有油补、餐补,他们就自掏腰包……
雨天路滑 差点摔倒
郑德思所带的团队从今年开始要负责雷锋、蕉溪、朱紫、肖坑、荐解、格后、溪美等7个村,每个月每个村要去一天,也就是说,每个月他有7天要带着医疗团队进村。
送医下乡进村,方便了留守老人,却苦了医护人员。有些山村路途遥远,道路崎岖不好走,医护人员很容易晕车。护士方小青怀孕时还坚持下乡,结果有一次因道路太弯晕车,加上妊娠反应,一路上吐得厉害,刚到村她就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但只休息了一会儿,老人们来看病,她还是脸色苍白地起来为老人们服务。
2月22日,郑德思在肖坑村出诊时,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走上前说,他老伴膝关节疼痛,没办法走过来,有没有药,给他抓一点。没有看到病人,无法用药,于是他就带着药箱,和老人一起去他家。老人的房子在半山腰,小路非常陡峭,郑医生和老人一起走了十四五分钟才到老大爷的家里。
老大爷的老伴罗况阿婆,今年已80多岁,郑医生经过检查了解到,罗阿婆的膝关节疼痛是老伤导致。经过治疗后,郑医生给老人抓了一些药。由于刚下过雨,小路湿滑,郑医生下山时,两次差点摔倒。
私车公用为老人服务
“医疗团队进村,完全是我们的医护人员怀着满腔热情。”林文栋说,由于没有专项经费及相关制度问题,卫生院没有车送医疗团队进村,而且大多数村并没有通公交车。加上还要携带设备、药品,医疗团队只能开自己的私家车去。然而,卫生院不仅无法给予经济补助,连油费都没办法报销。
郑德思每次都是开着自己的小车,载着同事和医疗器械、药品下村。由于山路路况差、尘土多,每次下村回来都要洗车,“洗车费25元,油钱什么的都要自己掏腰包。”
去年雷峰镇卫生院还有三支巡回医疗服务团队,但到今年只剩下两支。郑医生和另外一支团队只能增加服务的村子,“去年服务4个村,今年要负责7个村。”
除了用车,医疗服务团队的用餐也比较麻烦。有时自己买些菜,到村干部或乡村医生的家里煮着吃,有时只能吃泡面、啃面包。
“我们不容易,但留守老人们更不容易。”郑德思说,留守老人有需要,是他们参加这个活动的最大动力。
巡回医疗服务进村方便留守老人就近就医
创 新
巡回送医进村 医疗“圩日”受捧
为了缓解山村留守老人看病难问题,德化县雷锋镇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巡回医疗服务进村。进村日成为各村的医疗保健“圩日”,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拿药,不仅少走路,还可以省下不少钱。
免费送医进村受欢迎
雷峰镇有14个村,总共127个自然村,分布零散,老幼留守人员多。其中长基村、荐解村、上寨村、双芹村等距离镇卫生院13公里-26公里不等。各村没有开通客车、公交,大山里的留守老人、慢病患者就诊十分不便,到镇卫生院购药、看病雇车费用约50元-60元/次,走路要花好几个小时。林文栋和同事们经过讨论后,决定组建巡回医疗服务团队(以下简称“医疗团队”)免费送医进村入户。
2017年5月,雷峰卫生院的医疗团队开始送医进村,一开始是还不定时、不定地点进行。医疗团队进村的做法,深受留守老人们的欢迎,每到一个地方,老人们知道后都会聚集过来寻医问药,“每次老人们都会问我们下次什么时候来。”从2017年11月开始,卫生所的医护人员分成3个医疗团队划片区,每月固定时间带着医疗器械和药品进村入户。例如每月7日,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工作日,风雨无阻,医疗团队都会到双芹村,给老人们提供医疗服务。
每一个医疗团队从都由一位主治医师带队,组员由卫生院医生、护士、乡村医生和村健康助理员组成。这个组合基本上遇到常见病和慢性病都可以处置。医疗团队进村,除了给老人看病送医,公共服务也是大头,医护人员还要进行留守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控及孕妇管理等工作,成为留守人员的家庭医生。
入户为困难群众看病
渐渐地在各村形成了“医疗赶圩日”,每到这个日子,留守老人就会早早来到设在村部或者村卫生所的医疗点,找医生看病、检查、拿药。
“你们来啦,欢迎欢迎。”到时,家住肖坑村上洋角落的陈民阿婆正在鸡圈旁和水泥,修补鸡圈的破洞。陈阿婆的家是一栋没有装修的砖混结构房,平时儿子都在县城工作,就她一个人在家里生活。在陈阿婆端茶盘时,注意到她的双手多处指关节已经变形。雷峰镇卫生院主治医师郑德思是其中一个医疗团队的负责人,肖坑村是他的服务范围,他介绍陈阿婆患有高血压和类风湿。
陈阿婆家距离镇卫生院大约10公里,她以前去卫生院拿药,要从家里走20分钟的路到县道,然后再搭过路班车到镇区。由于高血压要长期吃药,她以前每个月都要来回走一趟,要么就让儿子从县城带药回来。自从2017年,卫生院的医生到村里来给他们看病后,她就不需要再跑来跑去了。每个月22日,医生们准会来,她就算好日子到村部,请医生量血压检查,然后再拿下一个月的药。
“医生每个月都来关心我,真的非常开心。”肖坑村的方秀阿婆今年69岁,她3岁时生了一场病,导致双目失明,是村里的低保户,也是医疗团队送医入户的对象之一。客人的到来让她非常开心,方阿婆说,她以前很少去看病,有时头晕,以为是劳累过度,只知道躺着休息。2017年,医疗团队下乡后,医生到家里给她检查,发现她有高血压。“降压药不能停,每天都要吃才会控制住。”郑医生在离开前再次叮嘱方阿婆要按时吃药,下个月他们还会把药带过来给她。
老人开“专车”接送病人
退休教师、今年76岁的郑国经是雷峰镇长基村石城角落石城老人会会长。
长基村石城角落有60岁以上的老人90多人,其中常住在村里的有三四十人,他们大多已七八十岁。郑国经说,以前老人们有小病小痛,能拖就拖,往往小病拖成大病。
镇卫生院医疗团队进村,深受老人们的欢迎。郑国经说:“医生们那么热心,身为老人会的负责人,我也要尽一下责任,帮帮忙。”每逢医疗团队进村的日子,他都会特地从县城的家里开车回石城角落,帮忙将行动不便的老人载到村部看病、检查,结束后再将他们载回家。
对 策
强化一所多村建设 推广巡回送医进村
为了破解偏僻山村留守老人看病难问题,相关部门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完善乡村卫生所建设、推广巡回医疗服务,让老人小病、慢病就近就医管理,不仅方便留守老人,还可以给大医院分流。
实行一所多村 小病就近医治
德化、永春、安溪等地的偏远山村,很多村子留守人员只有一两百人,甚至几十人。人口少,乡村卫生所人流量少,乡村医生收入低。因此,每个村都设立卫生所、安排乡村医生不现实。
据介绍,为了改善偏远山村医疗条件,从2017年开始,德化、永春、安溪等地均强化村卫生所片区建设,在常住人口少的偏远山村以“一所多村”的原则推行村卫生所建设,整合周边几个村的医疗资源,重点扶持一个卫生所和一两位留守乡村医生,让这一两位乡村医生负责几个村的基础医疗保障,使得这几个村的留守老人小病可以就近医治。以德化县为例,在该县191个行政村中,有71个卫生所与其他村合并,其中两村一所29个、三村一所12个、四村一所6个;永春都溪村也是和另外几个村共设一个卫生所。
德化桂阳乡洪田村第一卫生所乡村医生李茂胜,在这个距离县城50多公里远的山村,默默守护乡民20多年。目前洪田村和附近几个村的大部分村民都是老年人,老人们生病都打电话找他。李茂胜出诊的次数相当多,他粗略统计,一年出诊达到300多次,有时候一天要出诊四五次。
公共卫生进村 弥补村医不足
2018年,雷峰镇卫生院巡回医疗服务团队进村入户为留守老人诊疗2169人次,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送药入户785人次,有效缓解了留守老人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了这些老人出门在外打工子女的后顾之忧。
德化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连婷常年在乡镇工作,她对山村留守老人就医难的问题也深有感触。2017年,经过调研发现,德化有20%左右的留守老人,长期住在镇村,这些留守老人看病拿药非常不容易。她在南埕镇工作时,每逢圩日,都会和乡亲们一起赶圩。而卫生院是她最为关注的地方,她还记得有一次,一位留守老人生病,但他坐班车会晕车,只能请邻居骑摩托车载他来。而且这位老人患的是慢性病,要长期治疗服药。
公共卫生无法抵达偏远山村,留守老人看病拿药难该如何解决?雷峰镇卫生院开展的巡回医疗服务送医进村入户无疑是好方法之一。由乡镇卫生院组建的巡回医疗服务团队,携带基本药物和常用医疗设备,通过定点、定时、定人到各自然村开展巡回医疗,方便留守老人就诊看病,给老人们提供医疗保障,这能够极大地补充乡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不足等问题。
据介绍,目前,德化县正将巡回医疗服务团队的做法在全县范围推广,并通过协调工作经费、设立考核机制等进行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