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城厢区农业产业扶贫基地绿丰园艺、遇花缘等,朵朵鲜花绽放,处处生机勃勃。一位华亭镇贫困户正在打理花草,她一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是治本之策。城厢区聚焦7个贫困村、51个老区村和7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因地制宜,选准致富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扶贫“城厢范本”,激发内生动力,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破壳消薄”提振经济
“全区建档立卡7个贫困村,2016年华亭镇五云村脱贫,2017年脱贫的有华亭镇隆兴村、常太镇岭下村及灵川镇径里村,2018年凤凰山街道白洋村、东海镇坪洋村及常太镇外东坪村脱贫。”城厢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吴国良介绍说,建档立卡贫困户753户2279人目前已全部脱贫。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脱真贫。防止返贫,增强“造血”功能是重要途径。城厢区充分发挥山、林、水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多渠道筹集资金“破壳消薄”,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去年和今年,我们区共筹集各级资金5135万元,与区振兴集团投资合作,采取年化12%固定收益分红的模式,‘破壳消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吴国良说,全区71个村和2个社区共增收616万元,村均年增收8.4万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在华亭镇五云村龙眼产业扶贫基地,龙眼林郁郁葱葱。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新华云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美和向该村贫困户林世贤等讲解龙眼修剪技术,示范嫁接特晚熟龙眼“四季蜜”技术。
五云村四面环山,村民们利用山地资源,造林种果。然而种植的龙眼常因价格低,农民增产不增收。为增加果农收入,该村发挥林美和的引领示范作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成了60多亩的晚熟龙眼产业扶贫基地,同时帮助贫困户提高种植水平增加收入。
以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五云村不是独一家。凤凰山街道白洋村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村委会成立凤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3000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发展香菇种植,实现香菇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并与三棵树集团签订收购协议,预计村集体年增收约20万元。
东海镇坪洋村以“党支部+基地+贫困户”模式,发挥市派驻村第一书记“领头雁”作用,对接福建省百草堂有限公司,引进“金丝皇菊、紫苏、金银花”等中草药品种,建立了坪洋村近50亩中草药种植产业扶贫基地,每年可增加村财收益8万元。
“我们村培育的‘金丝皇菊’品质优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提及发展的产业,坪洋村民们高兴地说,如今产品供不应求,大家的种植热情也高涨。通过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发展,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实现村集体脱贫。
一村一品,贫困村叫响产业特色,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除了发展农业产业外,常太镇岭下村、外东坪村,华亭镇隆兴村、灵川镇径里村等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依托政策和资金扶持,探索创新,走出光伏发电项目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这些村充分利用小学教学楼、村部屋顶,投资300多万元发展光伏产业,总装机容量530千瓦,年发电量62多万千瓦时,村集体收入共增加40多万元。
发挥优势,培育亮点,为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开辟新途径。2018年城厢区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累计36个,比2017年增加16个。
龙头企业助力脱贫
“授人以鱼”只能一时救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在脱贫攻坚中,该区探索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我们通过培训、指导、服务等形式,培育了一批管理理念新、经营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城厢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5家,家庭农场36家。全区建立了8个农业产业扶贫基地和16个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单位,累计带动全区4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增17%。
在华亭镇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花卉世界,基地以投资合作的方式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共计56户280万元,为期3年的合作,累计为这些贫困户增加投资收益共126万元,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助脱贫。
在绿丰园艺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阿桂介绍,公司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每月工资2000多元。除了绿丰园艺,利农现代农业园、遇花缘等龙头企业也吸收贫困人员就业,仅华亭镇就有30多名贫困人员成为家门口的“产业工人”。
据统计,目前该区龙头企业共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解决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等问题,户均年增收7500多元。
自我发展奋力增收
眼下正是枇杷热销时节。凤凰山街道白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洪玉烟种植的500多株枇杷树,硕果累累,散发出阵阵果香。
枇杷成熟,洪玉烟每天把所有果套检查一遍,找到成熟的枇杷采摘。这5亩枇杷树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她每天都要来看一看,随时掌握它们的动态。
几年前,洪玉烟的丈夫病逝,自家赖以生存的养殖场又遭遇市场“滑铁卢”,亏损严重。年迈的婆婆患肺结核,孩子还在上学,一家人陷入困境。街道和村里急其所急,在2015年底将洪玉烟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
街道先后为其进行产业发展帮扶和健康扶贫,累计帮扶小额扶贫资金5万元;牵头企业和干部帮扶资金累计1.2万元;发放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和民政救灾资金等7080元。在各级各界的帮助下,洪玉烟一时贫困不失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毅力,实现了脱贫。她说,只要勤劳肯干,加上政府的帮扶,肯定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枇杷林在她的精心打理下,长势很好,枇杷销路也不错,可增收5万左右。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确保脱贫不返贫,洪玉烟树立了典型。无独有偶,常太镇渡里村贫困户陈飞跃,改造自家枇杷果园,嫁接优良品质,种植枇杷200多棵,年增收约3万元。华亭镇山牌村刘福珍,利用自身技能,通过电商扶贫知识培训,开设网店,年收入增加3万多元……
一起努力,奋力向前奔跑,争取早日脱贫奔小康。一个个鲜活的事迹,谱写了一曲曲自强不息的赞歌。
精准施策,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城厢区还开展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2016年以来,共落实补助各级产业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养业、休闲农业、林下经济等产业,户均年增收约1200元。2018年开发公益性岗位110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6人,参与率69.09%。生态护林员聘用贫困对象8人。打造坪洋村扶贫车间1个,带动贫困人口就业8人。
眼下,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城厢区高度重视,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贫困户(村)脱贫质量,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