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丰针织不断求新求变,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产品。
在长乐区松下镇垅下村口,“中国花边名镇”“垅下革命老区村”等字眼,刻在3米多高的牌坊上。
从籍籍无名的贫困渔村到享誉国内的花边名村,从环境恶劣之地到青山环绕的生态之地,垅下村迎来蝶变。连日来,走进垅下村,听老支书、企业家、村民讲述村庄翻天覆地变化背后的故事。
开荒植树
农作物实现高产
垅下村位于松下镇北端,由千三灶、珠山两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1300多户,总人口近5000人。这里背靠大皇山,面朝东海,曾是省定贫困村。
“当年的垅下村,生存环境相当恶劣。”73岁的原村支书林相钦告诉,新中国成立初期,村子背靠大山、前临荒滩,没有防护林,狂风裹挟着黄沙,一个劲地往村庄吹来。地理条件限制了村民的耕作,只能种点番薯,生活很贫困。
穷则思变。林相钦说,为让全村人走出困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干部带领村民开垦荒山,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和梯田,种植水稻、花生。经过多年努力,至上世纪70年代,垅下村大片防护林长成,抵挡住风沙的侵袭。改良后的荒地种出的农作物迎来高产,大米和花生不仅能自给自足,每年还多产出10万公斤卖给国家。
温饱和环境问题解决了,但教育水平落后仍旧制约发展。“当年村里的教育严重落后,80%以上的村民是文盲。”林相钦说,上世纪70年代,垅下村大力兴办学校,新建小学和中学。随着教育素质的提升、眼界的开阔,不少人开始外出经商,为后来经编产业的兴旺奠定基础。
求新求变
经编业蓬勃发展
驱车行驶在201省道垅下村段,道路两侧针织厂房林立。“从最初的一家,到后来的几家,再到如今的200家,经编和花边产业像裂变一般越做越大。”原村支书林民强见证了垅下村经编产业的发展。
垅下村原先依托农业发展,创办了碾米厂、农械厂、锯木厂,但经济发展单靠农业不是长久之计。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垅下村也迎来发展的好时机。林敬伙、林民强、郑锦华等人去金峰学习考察经编厂后,集资8万元创办了垅下村第一家化纤纺织厂,主要生产蚊帐。4年后,化纤纺织厂开始转型升级,由生产蚊帐转为生产提花、窗纱等产品。林敬伙、林民强等人分别创办了东龙针织、德运科技、永丰针织、兴隆针织、富宇针织等经编企业,垅下村经编产业进入繁盛时期。
“为适应市场变化需求,大家又购买德国先进设备,转型生产花边。”林民强回忆,上世纪90年代,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励,不少外出经商的垅下村人回到家乡,加入经编产业的“大军”,经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达到100多家,2005年后更是多达200家。因垅下村的花边生产集中度高,并向周边村庄拓展,松下镇因此获得全国唯一的“中国花边名镇”称号。
45岁的郑发清是垅下村经编发展的后起之秀,1992年他和亲戚合伙创办了经编厂。“最初的经编厂类似家庭作坊,规模小,自己既当老板又当工人。”说起创业的艰辛,郑发清颇为感慨。不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1年,郑发清创办了宏丰针织公司,开始了全新的创业历程。
走进宏丰针织生产车间,机器设备高速运转,纺纱在轮轴间快速交织穿梭,偌大车间内只有几名工人来回走动,观察设备运转情况。“这是最先进的德国卡尔迈耶花边机,不仅产量大,而且解放了大量人力。”在商海中浮沉,郑发清悟出一条生存之道,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求新求变。宏丰针织几乎每年都要把一部分利润用于设备的更新换代,近两年更是成立研发部,每年投入300万元,研发质量过硬、特色明显的花边产品。
乡村振兴
村民生活更美好
走在垅下村的主干道上,两侧是成排店面,顾客进进出出,十分热闹,街道干净整洁。村中小洋楼鳞次栉比,行道树郁郁葱葱,周边青山环绕,一幅生态宜居的画面。村民林祥开高兴地说:“这两年,村委带头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环境越来越好,生活更加舒心。”
村支书林礼伟告诉,经编产业发展带动了垅下村致富,但生态建设也没有落下,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村里几乎年年植树造林,造林面积已达1万多亩,上世纪90年代,垅下村还被省农业厅授予“植树造林先进单位”称号。
近年来,为培养村民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村干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入村民家中宣传,慢慢转变村民乱扔垃圾的习惯。
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企业也发挥了不小作用。东龙针织、德运科技、永丰针织等经编企业每年都拿出5万元,用于村中的卫生环境整治。
村委还和企业共同出资,在占地600多平方米的荒地上建起党恩公园,不仅宣传党建和移风易俗工作,还成为村民的休闲场所。去年,企业家捐资,在垅下村修了两条登山步道,成为村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垅下村民用拼搏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书写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