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太银村:守土发家有门道
2019-05-16   作者:邱盛林 李素芳   来源:福建日报

19.jpg

村民把采来的野生箬叶卖给商贩。福建日报 李福根 摄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拿什么让留下的农民一展身手?用什么吸引农民返乡出力?光泽县寨里镇太银村守住青山,转换思路,发展产业,成为无外出打工、无留守老人、无留守妇女和无留守儿童的“四无”村——

守土发家有门道

市场有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6年前靠着人均20亩毛竹山过富足日子的光泽县寨里镇太银村,如今也变得“守住竹山,冬种木耳,春季种芋”,从单一的竹产业向蔬菜和食用菌等多产业发展了。

日前,村党支部书记吴礼财说:“还好毛竹俏销时就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否则就没有今天的贫困户全部脱帽,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也不可能还留住全村人。”

不愁卖时,防不好卖

2012年,吴礼财当选党支部书记时,太银村靠着人均20多亩毛竹山的独特资源优势,加上均山到人、开路上山、科技上山等管护措施到位,竹笋多了、大了,竹子密了、粗了。供给强的同时,需求也特旺盛。毛竹每吨卖近千元,冬笋每公斤卖20元,还有人来抢着收购。

太银村凭着一根毛竹、一棵笋的单一产业,富得让全县村级羡慕:村集体收入全镇第一,年人均收入7000多元。家家户户盖楼房,不少人还买了小车。更让人羡慕的是,这里人有竹山的活干,有竹山的钱赚,不用携妻带子外出打工,成为全县基本无外出打工、无留守老人、无留守妇女、无留守儿童的“四无”村。

可就在大家对眼前光景心满意足的时候,吴礼财却提出了“不愁卖时,防着卖不了”,在完善《村规民约》时,特意加了“劈竹林杂灌时,要保留好每一株茶树”,还发动村民利用垦复毛竹山的杂灌做原料,带领大家种反季节香菇和竹荪,鼓励大家利用竹山养羊、养蜜蜂等。

当时,不少村民雇人砍竹、挖笋,当“小老板”,就连缺劳力的贫困户,由于竹、笋卖价好,雇人砍竹、挖笋也能衣食无忧,听不进“调结构”的话,吴礼财就邀了几名村干部先示范。头年出成效,次年就跟了30多户。

“当时种食用菌亩收入虽有几万元,但远不如竹山收入来得容易,能有几十户人跟着,也算留下了应付单一产业风险的种子。”吴礼财说,“有后备产业跟着,贫困户脱了的帽子才不会又戴上,一般户也不会变成贫困户,全村人才留得住,振兴乡村才有后劲。”

20.jpg

村民采收木耳。福建日报 李福根 摄

不好卖时,化危为机

太银村地处闽赣边界,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200多户700多口人,有2万多亩竹山,人均才几分耕地。

虽海拔高、距县城远,但因历届村班子对脚下乡土的认知和绿色发展的坚持,将散落于大山深处的16个居住点的村民搬迁至山下公路沿线的6个自然村,接通了从黄溪口至6个自然村的水泥路,还把机耕路延伸到远山。因此,太银人虽身居偏远山区,却过着青山环抱、出行车代步、干活用机器、做工在本村、赚钱在家里的惬意日子。

但到了2015年,吴礼财担心供给过剩问题真的露头了。不仅进山等毛竹、收笋的人没有了,自己装车送去,毛竹每吨600元、冬笋每公斤10元,人家还说是“念在老关系的份上”要收的。

这下,全村人开始不安起来了。有打听如何外出打工赚钱的,有“再等等看”的,也有跟着能人求变的,一些靠雇工砍竹、挖笋的缺劳力、缺智商的家庭则成了贫困户。作为一个村的带头人和主心骨,吴礼财想出了两套对应方式:对主动求变的村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销售服务,将村两委干部、“六大员”都分到种食用菌和养羊、养蜜蜂户去排忧解难;对那些想外出打工和“等等看”的村民,则采取组织化形式,吸引他们加入到“高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田、以资、以劳入股,在合作社上班的同时还可留家管好毛竹山,不丢老产业。“有高山蔬菜、食用菌等后备产业在前,当村民感觉单靠毛竹产业不行时,村里的引领就特见效。”吴礼财说,“当年就有105户村民入社,其中包括13家贫困户。”

危机来时,照常增收

一条白水泥路飘带般蜿蜒于万亩竹海间,将6个美丽畲寨连接在村部所在地太银自然村,然后穿过村口的畲寨山门直奔出省公路。初夏的日子,行走于6个村民小组,虽家家大门敞开,却很少见人在家。村主任王焘说:“现在太银人忙得很,一年四季不出村都有活干、有钱赚,家家无闲人,户户奔小康,见天一晴,都去合作社蔬菜基地种红芽芋了。”

东边不亮,西边亮。到2016年,太银的毛竹跌至500元一吨,冬笋每斤跌至3元,劳务工资却从原来一天120元涨到了300多元,毛竹自己砍冬笋自己挖,只能赚工钱,雇人干则开了工资没有剩,“竹山真的靠不住了”。但太银人一点也不心慌。用粟银组邱荣进的话说,就是有接替竹产业的林下经济、食用菌和蔬菜三大产业及合作社。

太银2万多亩毛竹山都有野茶树和箬叶,抚育后与羊、蜜蜂共生,形成了林下经济。合作社与浙江、本省及本县经销商建立了长期产销关系,茭白、红芽芋、黑木耳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本村400亩田不够种,还种到桥湾、山头、西溪等村,总面积达600多亩。春季种芋、采木耳,夏季采茶、管蔬菜,秋季采箬叶、管竹山,冬季挖冬笋、种木耳。林下经济、蔬菜、食用菌等三大产业,留住了想走的人,吸引回已走的人,保住了全村人稳步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7000多元逐年增加到2018年的1.2万元。

21.jpg

太银村坐落于2万亩竹海间。福建日报 李福根 摄

感言>>>

为担当的领头人点赞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兴靠领头人。这一体会来自太银村这个本来也和其他村一样“人走、村空、田荒”的少数民族村,却成了无外出打工、无留守老人、无留守妇女和无留守儿童的“四无”村。

山区乡村,一般都有丰富的山林资源,为什么有的村还要“忽视身边的玫瑰而去采远方的蔷薇”,而太银人却能“守土发家”?当老产业出现变数时仍然在家脱贫、在家发展、续耕乡土?

不是太银人害怕“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而是他们的带头人对乡土的负责与担当。前任把竹产业文章做深做好,后任未雨绸缪,培育后备产业。有备则无患,最后的赢家当然属于有担当的人。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