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交小满,一场雷雨过后,福安市甘棠镇过洋畲族村云蒸霞蔚,清新如洗,宛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蓝天白云下,修竹茂林、小桥流水、蜿蜒栈道和靓丽民居以及依山而建的亭台楼阁相映成趣,美轮美奂。
5月17日,走进秀美过洋,年轻妇女包裹头巾在青翠欲滴的茶园中采茶,村干部和经济能人聚在一起谋划乡村振兴大计,老人在村中公园悠闲散步……
脱贫
缘起于葡萄种植
过洋村位于甘棠镇西南部,不论是从福安西下高速,还是从甘棠镇出发,驱车10分钟左右就能抵达。“找回一点交通要道的影子。”过洋村主任黄细东不无得意地说。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过洋村曾是十里八乡通往宁德及其他地方的必经之路,往来商旅络绎不绝,生意兴旺,那时,村民生活也相对富足。
上世纪80年代,随着104国道的通车,过洋村的“羊肠小道”被逐渐边缘化,失去交通优势的过洋村,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
据过洋村原党支部书记钟祥应回忆,那时村里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基础设施落后,几乎没有对外交流的渠道,村里没有支柱产业,村民种植农作物只够糊口。
凭着畲村群众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过洋村民不甘贫困。1986年,村民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每亩投资2000多元种了30多亩葡萄,成为宁德地区第一个引植葡萄新品种的畲族村。
“现在福安的葡萄产业远近闻名,而过洋是最早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村民钟春明说,那时,葡萄是过洋村的希望。一个又一个青年劳力加入到葡萄种植的队伍里,种植能手钟菊春等人,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种植、防治病虫害等。葡萄种植高峰时,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60多亩,种植户达80多户。
葡萄让村民们实现“吃饱饭”的愿望,但他们还想走得更远。
致富
小茶苗有大生意
在过洋村休闲广场一侧,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小公园,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此处的绿化苗木并非普通植物,而是黄金茶、安吉玫瑰、金观音、金牡丹、梅占等品种丰富的名茶树种。
“茶苗是过洋的宝贝。”钟春明说,这就是为什么村中小公园挑选名茶树种作为绿植的答案。
种植茶苗是过洋村的老传统,村里不乏种植能手,但过去,茶苗并没有给过洋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钟春明总结认为,这是他们没有掌握茶苗销售的“诀窍”。
作为过洋村“先富起来”的一部分村民,钟春明、兰成贵等茶苗种植大户,对于茶苗市场有自己独到的营销“秘方”,而这些“秘方”,是基于他们多年深耕市场,不断积累、大胆尝试的成果。
2011年,茶苗产业在过洋村崭露头角,一畦畦田地里种上了茶苗。兰成贵辞职回到家乡投身茶苗种植,几经考量,他骑着一辆摩托车,背着一摞宣传单上路了。这次,他的目标是将家乡的茶苗宣传到福安、宁德乃至浙江的泰顺、温州等地。一路艰辛,辗转了8个省份,但宣传效果甚微,而让兰成贵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当他走进各个村落,在与茶农、茶商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当时什么品种的茶叶最畅销,什么品种的茶苗供不应求。
回来后,兰成贵便到连江、平和等地进了一批白芽奇兰的枝条,每亩地投资了2万元,当时的左邻右舍都觉得他有些“疯狂”,因为茶苗市场价格风险很高,一不小心,损失惨重。但兰成贵收获颇丰,那一年,他以每亩地纯利润10万元的收益,一跃成为村里的茶苗种植大户。
茶苗产业虽然风险高,但基于经验和判断,钟春明、兰成贵几乎没有吃过什么大亏。在他们的带动下,这些年,村里相继成立了两个茶苗农业合作社和一个茶叶种植农业合作社。茶苗远销广西、云南、贵州等地。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近2万元。
小康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午时分,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午饭,饭菜的香味从深巷飘来,村民钟秀金正拿着手机看短视频,见到到访,热情地拉住我们,邀请上她家去吃午饭。
“过去我身体不好,总躺在床上,这些年村里建得像公园一样,没事我就喜欢出去走走,身体也好多了。”钟秀金说,过洋的变化都在眼里,十分满意,“等我的子女也像那些种植大户一般富裕了,日子就更好了。”
近年来,过洋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完成下水道建设及路面硬化工程,完成外墙立面美化2万平方米,投资10.3万元建设文化长廊,设置畲族文化宣传展板,在民居墙壁绘上有畲族特色的壁画,充分体现特色村寨民族风情,昔日贫困畲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面目一新的过洋村,因一场“三月三”的畲族文化盛会,得以在2万多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面前“闪亮登场”,游客在此体验了传统畲婚、农业劳作、原生态畲家游戏、农耕文化等。过洋村的自然生态美景与村民质朴热情,为八方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每逢周末节假日,都有200多位游客慕名前来,沐浴着阳光与山风,野炊郊游。
自从村里环境美化了,傍晚时分,散步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有附近的群众,或驱车,或骑行前来,只为沿着村道慢慢散步,游人说,他们是来此地放松心情。村主任黄细东说,过洋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立足畲族文化特色,筹建甲杯山慢道,发展包括特色精致农业和畲族民俗文化为主打的旅游项目。
手记
过洋村的发展振兴,得益于上级的大力支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内生动力是村里有一批思想解放、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如钟菊春等葡萄种植能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胆引种巨峰葡萄,帮助村民脱贫;而钟春明、兰成贵不仅是村里的种植能手,更是经营专家、科普专家,他们把甘棠的茶苗推广到全国八个省的同时,也为当地种植户送去技术,所到之处,受到客户的赞扬。
从过洋村近年来发展的轨迹,看到,树立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观念,是乡村事业发展的根本;在配齐配强村级班子队伍基础上,选出有公心、懂管理、会经营的“领头雁”,是经济发展取得突破的原生动力;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瞄准好项目、绘制好蓝图,则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落地生根,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带来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