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岭美村:岭美蝶变家园美
2019-06-14   作者:傅梅香 张萍 吴晓禹   来源:湄洲日报

res01_attpic_brief.jpg

本报 蔡昊 摄

莆田火车站、市会展中心等落户岭美村,成为新地标。

笏石镇岭美村原来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该村紧抓莆田火车站、市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的契机,实行“党支部+指挥部,催生项目加速度”模式,采取“1+X”工作法,积极抓好项目征迁,有力保障了项目落地建设,助推了乡村蝶变,惠及民生。10多年来,涉及到岭美村的项目有20多个,完成征用土地约3000多亩,拆迁民房约32万平方米,坟墓迁移5000个,宫庙迁移9座3000平方米,涉及群众300多户,成为笏石镇完成项目征迁最多且完成任务最快的村居之一。

岭美村位于秀屿区笏石镇西北侧4公里,毗邻城港大道,是福厦铁路重要枢纽,更是莆田火车站所在地,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凸显。在秀屿区委、笏石镇党委的部署下,多年来,岭美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项目为引擎,实行“党支部+指挥部,催生项目加速度”模式,火车站、莆田市会展中心等项目纷纷落户建成、运营,为乡村振兴发展凝聚人力物力财力;秀港路、联十一线、福厦铁路等交通要道打通内外联系,为岭美村发展铺就一条康庄坦途。党建与项目的互动双赢,推进了“岭美蝶变”,绘出了美丽新画卷。

党旗高扬 合力推动发展

曾几何时,岭美村还是有名的贫困村,因地处偏僻,四周环山,交通闭塞,导致村民信息闭塞、致富无门。

改变源于项目的落户。近年来,莆田火车站、市检验检疫局大楼、市会展中心、联十一线等多个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岭美村,为该村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项目接踵而至,数量多,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岭美村成为笏石镇项目征迁的一个“主战场”。如何攻克一场场“硬仗”,将战役打得漂亮、打得响亮,是笏石镇党委和岭美村支部党委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笏石镇党委多方部署、研讨,生动践行了市委组织部提出的“党支部+指挥部,催生项目加速度”模式。“1+X工作法”应运而生,“1”即临时党小组,“X”即党员、干部、群众、老协会、董事会等各方面力量。

“把临时党小组这个‘1’抓起来,‘ X’就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岭美村村委会主任陈建华告诉,每当项目落户,区、镇成立项目指挥部,岭美村党支部明确目标任务,“1+X”工作法触而即发,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小组,吸收项目范围内可使用的各方力量,再按照各自特长,分为入户宣传组、征迁攻坚组以及后勤服务组,并形成责任清单,全力推进项目发展。

“采用党员‘设岗+联户+包干’制度,引导党员带头攻坚,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环节有党员盯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突破了项目发展、干部成长和群众零上访‘三大高地’。” 陈建华表示,岭美村属于丘陵地带,地貌不规则,丈量更难。为此,他们独创“三公一避”(公平、公正、公开、避亲)房屋土地丈量法,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公平公正,既打消群众疑虑,又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人心汇聚力量。随着“1+X”工作法的不断深入,岭美村在短时间内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征地拆迁攻坚战。围绕项目推进,先后成立25个临时党小组,参与党员500多人次,50多名老协会、董事会成员投身其中,2500多名群众积极参与。涵盖火车站、市会展中心、联十一线、福厦高铁交通、征迁安置区等多个重点项目。

攻坚提速 创造岭美“速度”

“2006年福厦铁路沿线一期征地83多亩、房屋拆迁2.3万平方米;福厦铁路安置区征地119多亩;2010年,火车站站前广场二期征地670多亩,房屋拆迁18.3万平方米;2011年秀港路征地111多亩,房屋拆迁2.35万平方米;2014年新安国际医院征地416亩、房屋拆迁8.6万平方米;2017年市会展中心征地200亩、房屋拆迁20万平方米……”对于每个项目征地多少亩,房子拆迁多少平方米,项目攻坚几天签约,村干部都记忆犹新。

“新安国际医院这个项目,我们前后一个星期就全部完成房屋丈量签约,创造了岭美‘速度’。”村干部说,攻坚项目中,党群连心,党员带头,全民动员,通过边算边谈、谈好就签、签好就拆、先拆有奖,确保腾地一天不拖,拆迁一天不延,奠基一天不误。

10多年来,涉及到岭美村的项目有20多个,完成征用土地约3000多亩,拆迁民房约32万平方米,坟墓迁移5000个,宫庙迁移9座3000平方米,涉及群众300多户,成为笏石镇完成项目征迁最多且完成任务最快的村居之一。

党走在前,“公”字开头,以民为本,跑出了时不我待的“岭美速度”,彰显了众志成城的“岭美力量”,营造了气势如虹的发展氛围。征地拆迁在提速,建设发展在提速,服务民生在提速,岭美实现了完美蝶变。

如今的岭美党支部一班人,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能战斗、肯奉献。这些党员干部将服务渗透到村里的每个角落,便民利民,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用真抓实干赢得群众信赖。各种“零距离”服务使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意见、建议有人受理,患病时能得到及时医治,纠纷和矛盾更能得到及时化解……

“以前办一件事要跑好几趟,经常找不到村干部,如今村部设有便民服务中心,村干部岗位公示牌上墙,干部班子团结,工作效率高,群众办事渠道畅通,更加便民利民。” 群众纷纷点赞这支队伍。干部身清气正,群众自然心顺满意。

夯实基础 提升幸福指数

每天,岭美村的老人幸福院里热闹非凡,村里的老人们常来幸福院,有的下棋,有的阅读,有的打乒乓球。“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上班,我们这帮老人,没事的时候就来幸福院聊家常、健身、打牌,热闹得很。”老人们兴奋地说道。

去年,岭美村投入200多万元建起了村级幸福院,内设图书室、棋牌室、健身房等活动室,并有专人负责,老人们日间可以到幸福院锻炼身体、娱乐、聊天。

老人幸福院是该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个缩影。随着项目的落地和飞速发展,不仅促进乡村建设的提升,也带来文化娱乐的充实。

在提升乡村建设上,岭美村完善基础设施,拓宽村道,硬化道路,安装路灯,整治村庄环境,建设安置房,新建小学,绿化美化村庄。

四通八达的道路,更是惠及民生,构建了农村内畅外联的格局,带来了农村新的蝶变。

“以前四周都是山,只有一条山路,要买东西得到黄石镇上买,需走5公里花费1个多小时,如果要去莆田,还得走半个小时到荔港大道那边的站牌,等过路车,有时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今年83岁的村民林家鑫告诉,随着火车站落户,公交车线路增多,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乘坐公交车去全市各个地方,或是搭乘动车去全国各个地方,方便多了。

基础设施的提升也带动文化娱乐的兴起。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场所等纷纷建立,车鼓队、十音八乐、广场舞等逐渐兴起,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升社会风气,倡导文明新风,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幸福感”和“获得感”成色十足。

“安置区配套完善,村庄干净整洁,住着很舒适,每个月还可以领取381元的失地保障金以及100多元的社保,老年人的生活也有保障。”林家鑫说,一到晚上,很多群众都到火车站广场上跳广场舞、打太极、锻炼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窝在家里看电视、打麻将等,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很丰富。

如今的岭美村,风华正茂、朝气蓬勃。联十一线、秀港路等交通要道贯通“城市动脉”,火车站、市会展中心等惠民设施打造“新型地标”,火车站站前广场片区还在进一步建设,岭美村将更加美丽。

“岭美村变美了,而这美丽的战斗力来自于干部与群众的合力。”陈建华表示。

责任编辑:朱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