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产权改革带贫减贫。加快推进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着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46家,健全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有效流转包括茶园在内的农村土地13.5万亩,加快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二是以特色产业带贫减贫。本级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以上资金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抓好“茶叶”这个龙头,现有茶园面积21.5万亩,省市县级茶业龙头企业99家,茶产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9万余个,带动茶农人均年增收1.1万元;
三是以生态旅游带贫减贫。投入9亿多元用于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养老、健康娱乐、运动健身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扶持形成了6条乡村旅游主题线路,12个精准扶贫示范村、34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农旅、茶旅、文旅结合休闲农业企业55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9个。全域年累计接待游客834.29万人次,收入45.13亿元,使绿色美丽经济成为农民创业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四是以数字农业带贫减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的应用,完成223个益农信息社建设,构建“互联网+农村”信息化平台,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定制配送、直供直销等流通新模式,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创汇行动,用好多边双边合作平台,2018年出口总值达20.9亿元;
五是以党建引领带贫减贫。扎实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和干部驻村帮扶活动方式,整合各级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顾问团等力量,组成68个422人的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推行每逢双月17日前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法”,打造了一批产业发展示范村、党建扶贫示范点,形成了柏洋村的“五心”工作法,赤溪村的“四强四引领”工作等工作机制。
(福鼎市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