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县城做广告的堂侄接女朋友进门,我又回了一次老家。虽说平时这个有近百人口的小山村只剩下一些老人妇女,但每逢红白喜事以及春节、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这个被毛竹林簇拥的地方仍然像赶集般热闹个好几天。
这个位于光泽北部“天堂山”的山村叫培厚,属寨里镇山坊村管辖。1975年我离开这个地方时共有20户近百人口,虽然现在百分之九十都在县城和邵武买了房子,就业于本县城和外省外县,但为什么大家还要经常回到这个小村来?我想不外两个原因:人走得越远、离开时间越长,对老家的情则越深,乡情所系是其一;生活富裕了,许多人都有小车,特别是前些年水泥路也延伸到了这个山旮旯,使村里人借红白喜事和节日之机圆乡亲团聚的梦想得以实现。
在我的记忆中,石片路、简易路、水泥路,演绎着不同的形态,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上上下下的环山石片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年,我就出生在这里。幼儿时代是懵懂的,但到10岁以后则有些事记得比较清楚,尤其是出行的路。全村清一色低矮的木屋,用石片砌成的小路上上下下,拐来绕去把分散各处的家庭联成个村庄。上学时,走过村中的石头小路,进入出村泥土小路,然后走田埂、过田排、进田垅,再爬山岭、过山排、下山岭,再过南源的村中石头小路才到我启蒙的小学——邱公庙。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白手起家,百废待兴,国家勒紧裤带搞建设,百姓从苦难中走出来,感觉不到苦反而觉得幸福满满。
说起与人类发展相伴的路,直至古稀仍有两件难忘的憾事印刻在记忆深处:因为没有路,到四年级时,父母不放心,请私塾先生到村里教书,我读了两年半后去毛家的南山小学上四年级,读完五年级正要去上初中,学校停课了,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小学文化”;工作之后的职称文化考试,又是因为交通不便、没班车,错过了考试时间,只好作罢,成了职称评定“特例”。
“大会战”,五年修起板车路
人的成长过程中,每过一坎、每进一步都有祖国的印记。后来,光泽县城至司前乡的城司公路已开通,但延伸至山村的仍是翻山越岭的泥土路和用几根木头架的桥,别说机动车辆,就是用人拉的板车用脚踩的自行车也没法用。“祖国在艰苦奋斗搞建设,我们也不能等,得自力更生改变落后面貌。”在当时的生产大队大队长邱兴炯带领下,我们培厚、南源一队、南源二队、傅家、际明、松坑、石枧、高家等8个生产队开始了开通山坊村五图片机耕路的大会战。
打那后,每到冰雪天和秋后的农闲时节,8个队每户一个好劳力,全集中于石枧至南源的开路工地,土方用锄头挖、畚箕运,石方用钢钎撬、用炸药炸,连续奋战了五年,终于实现了运粮、买农资用板车拉,上头干部下来也能骑自行车了。我也于1975年告别了培厚生产队队长、南源小学民办教师两个角色,成为光泽县茶富公社文化站工作人员和公社的材料撰写、新闻报道、墙报、会场布置等“主创”人员。
此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四人帮”倒台,“农业学大寨”还在继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思想正在贯彻中。祖国完成了“站起来”的伟业,正在向“富起来”发力。作为一名公社的“笔杆子”,我白天骑自行车跟领导下乡,早出晚归,遇到远的地方归不了,就在村里或农民的家里住,晚上在电灯下或蜡烛旁写新闻稿、信息稿或公社简报、墙报用稿等。有了专用自行车后,每到星期天或节假日,也可骑自行车到25公里外的老家去看看父母和乡亲。每回骑自行车行走于自己为之流过汗的板车路,那感觉总是爽爽的!
“先行工程”,村里有了简易公路
1979年,我30岁。这年的3月,我从公社的临时人员、农村户口变为吃公粮的国家干部,进入县委报道组成为专吃“新闻饭”的。过了几年,一切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企业主、种养能手、万元户、种粮大户成为我的主要对象。当时,公路作为经济发展动脉,国家在改善交通运输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调动地方各级的积极性,用国家出大头、地方出小头、村民投劳等办法,以“先行工程”的形式拓宽、改造、硬化各级公路,但到村到组还有困难。在我所到之处,各村各组的群众在“先行工程”的感召下,正在千方百计改善本村本组的交通状况,我老家那条交溪至南源、培厚、傅家、王西、棕吕坑等的通组简易公路也“自力更生”地拓宽到可通农用车和吉普车了。
“通村通组”,小车开上水泥路
祖国“富起来”有如“大河有水小河满”,体现在我家最直接的是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从5口人挤一间低矮的小平房到两间一厨,再到分配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新宿舍楼。当然让我牵挂于心的“回家路”也经过多次改造拓宽可通轿车了,老家人要娶老婆再不必为“没轿车坐”而发愁了。
清明节时,在福州做生意的孙子开着自己的车回来。孙子已经好久没回老家了,我特意叫他驾车回老家一趟。孙子说,那路怎么能去?我说,早就通水泥路了,到南源4.5米宽,去我们家培厚也有3.5米宽,虽然弯多、陡些,小心点没事。孙子说,我只知道福州到光泽全是高速了,4个小时就够,没想到老家那偏远的角落也通上水泥路了。那天,孙子驾车,孙媳抱着两岁大的女儿坐在副驾驶座,我和老伴坐后排,孙子一家三口人头回驱车回老家,一路欢喜就像赴一次盼望已久的生态寻根之旅。
各级政府以通村、通组公路硬化为抓手,把百姓顺畅出行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自己也从吃不饱、穿不暖,逐步实现衣食无忧、出行有车。我虽是古稀老人,但祖国还年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正像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