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光景一时新
——涵江区白沙镇多措并举扎实推动乡村振兴
2019-07-08   作者:蔡玲 林亦霞 吴美琳   来源:湄洲日报

1.jpg

美丽乡村四季风景如画。

2.jpg

东泉村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白沙镇以“五个融合”为抓手,探索打造“共富乡村、绿美乡村、善治乡村、文明乡村、活力乡村”。这个革命老区依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吸引南门集团投资兴业;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保护饮用水源,守护绿水青山,努力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萩芦溪畔,晓雾染嫩水泱泱,革命老区、市“幸福家园”试点镇涵江白沙镇风光旖旎,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已然展开。

今年以来,白沙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立足点、归属点,提出“五个融合”,探索打造“共富乡村、绿美乡村、善治乡村、文明乡村、活力乡村”,提升“颜值”,厚植“家当”,夯实“底气”,努力描绘美好蓝图。

发展产业厚植“家当”

时下,白沙镇东泉村千亩农田长势喜人。6月24日,走进该村看到,绿油油的一片农田里,戴着斗笠、穿着雨鞋的菜农们把刚采摘下来的鲜嫩茄子顺着田垄小道送到空地上,分类称斤后准备运往城里。

东泉村东临外度水库,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肥沃的土地,全村有农田500亩、果园500亩、林地3000亩。村委会主任林莉园说,产业振兴是全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通过做大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文章,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村已于2017年脱贫,村民的生活更有盼头。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逾1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00元。

该村成立了富泉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于今年初与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社区党委“结对子”,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吸引南门集团来此投资兴业,打造城市“后花园”。目前,南门集团、万兴园林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在东泉村租赁田地400多亩,用于规模化种植花卉苗木、蔬菜水果。从这里产出的绿色蔬菜、水果,全部订单式供应给南门社区。近两个月,该村农业基地已采摘茄子、黄瓜、丝瓜等绿色蔬菜瓜果6350多公斤。

土地流转让原本撂荒的田地重新焕发了生机,该村80多名村民不仅有田租收入,还可以在自家田里打工。南门集团仅租金和劳动力工资这两项,每年帮东泉村增收560多万元。今年65岁的村民梁微烈高兴地说:“我家原本有近5亩的抛荒农田,如今通过流转,再加上自己在基地打工,每年除了有3500元左右的租金外,每个月还能领到近3000元的工资。”下一步,南门集团还将在教育、养老等方面支持东泉村乡村振兴。

在坪盘,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讨论如何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带动作用。该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形式,推动零散、中端的种植业向精品绿色的高端农业发展。成立坪盘休闲农业合作社,开发枇杷园3000多亩,注册“坪盘白梨”优质特色枇杷品牌,年产枇杷7.5万公斤。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枇杷膏、枇杷花茶等附属产品;成立中闽金珍茶场专业合作社,建成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种植铁观音500多亩,年创产值2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6万元。

眼下,在建的“莆田世界枇杷博览园”依托坪盘村枇杷博物馆进行重新设计布置,将展示世界枇杷和中国枇杷科研和生产现状、枇杷产品、枇杷标本及枇杷诗词和名画等。在世界枇杷种质资源圃中种植200多个枇杷品种,在博览园中开设特色农产品展销一条街,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打造枇杷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打好“绿色牌”,走好“特色路”,做好“精加工”,建好“示范园”,白沙镇让当地的老百姓有干头、有奔头。

农旅融合夯实“底气”

盛夏时节,万木争荣,白沙处处山清水秀。上周末,市民俞义恒带着刚放暑假的孩子和朋友们一起驱车前往坪盘村山川峡谷避暑游玩。峡谷中林木茂密,穿行其中,水雾弥漫,清凉冰爽,能让人忘却城市的燥热与喧嚣,生活、工作压力一下得到了释放。

乡村旅游根植乡村,与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农民生活融合,是促进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的重要支点。上世纪90年代,坪盘村还是个山旮旯里的贫困村。近年来,该村不断向上争取资金,完善村内道路、桥梁、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旧村土地复垦政策,推进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又积极与福建省联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友德集团等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对接,投资建设旅游景区,打造四季花海、山川峡谷、樱花主题公园、银杏谷、湖心岛等数十个旅游景点,摇身变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每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每年可获得约83万元的旅游收入。村民通过办农家乐餐厅、开民宿、售卖枇杷等农特产品,每户每年可增收约1.8万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美好愿景。

白沙镇是革命老区,乡村休闲度假与红色文化旅游相结合成为一大发展特色。澳柄桥、红军207团旧址、全国首家入党誓词展馆、列宁小学革命遗址等,让革命老区成为追忆和弘扬红军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再加上东泉溪两侧的滨水绿道,让白沙红色一日游升温,使红色宝贵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推动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白沙镇的旅游资源远不止于此,溪水潺潺的萩芦溪、风景如画的外度水库、热气氤氲的龙东温泉,以及广业书院、郑樵墓、古越王台等省级文物保护遗迹众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白沙镇强化整合、打包运作,加大对外宣传推介,积极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实现增收。

生态优先提升“颜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乡镇振兴的支撑点。一直以来,白沙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吃生态饭、做生态事、走生态路,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白沙镇是省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及生态建设试点镇,外度水库位于其中。为了让涵江人民的“大水缸”更清澈,白沙镇通过外度水库饮水源周边群众整体搬迁、排污口整治、污水管网建设、涵养林植补、布置隔离网、建设环境监控视频系统等措施控源截污,保障饮用水安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环境亮起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直到今天,白沙镇也没有放缓人居环境整治的脚步。全面清理村内积存的垃圾,做到垃圾不留死角,继续增设垃圾桶、垃圾箱,完善垃圾管理系统;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设等不文明行为;发动群众加大房前屋后的增绿补绿,绿化、美化一样都不能少。

在澳东村,开展“厕所革命”、建设沿溪休闲景观慢道,配套仿古路灯,绿化、美化周边环境,打造出一个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新典型。像澳东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田厝、广山、宝阳、东泉、澳柄等村都把守护绿水青山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大战场,推动党员、群众投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白沙镇,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朱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