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文化兼具的西溪生态文化园
党建引领 乡贤汇聚
“征地拆迁,我们村两委先签字,先拆自家的破旧房屋、旱厕猪圈。”这是田头村党委第一书记郭水发在推进田头村乡村振兴时说的话。支部核心、协会配合、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见证这一切的村民至今仍记忆犹新。
近年来,田头村通过拆除废弃房屋、清淤港道河道、硬化村内道路、修缮古厝民居等方式,按照“闽南古风、生态水乡”定位,利用优美的自然水系和闽南古厝群,建成流渡、甘山、田头、岩下四个典型示范点,以点串线带面,连接沿途12个自然村,实现富美乡村建设全覆盖,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美乡村。
田头的华丽升级,正是得益于村两委的敢想敢干,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我们还利用闲置的旧古厝,建成归田居,弘扬优良家风和闽南传统,建成田头党校,与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中国移动、中国烟草等开展党建共建,扩大影响力。”郭水发介绍道。
都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龙海尤其注重配强村两委干部,特别是精准识别村主干,培养了一批像郭水发、曾福财等“有本事、有情怀、有根基、有年头”的“四有”村主干,很好地引导了村级党组织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乡村振兴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使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乡愁乡怀尽享乡野情”,在“四有”村主干满腔激情扎根乡村、贡献才智,一批乡贤也常怀乡情。2018年10月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东泗乡渐山村便是如此。今年5月,东泗乡渐山村组织爱心捐款,为乡村振兴筹集资金,40余位乡贤捐款140余万元。
无独有偶,东泗乡下浦村仅一次美丽乡村爱心捐款活动就募集资金超过100万元,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在乡贤示范引领下,下浦村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群众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助力当地村民和“城归”返乡找到发展之道,2018年,龙海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7场次、1374人,在每期培训中还组织学员到兄弟县考察借鉴各地的农业发展模式,引入农商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金融扶持,激发创业热情。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位于双第华侨农场的朝阳村选择的是一条“生态+”的发展之路。考虑到当地生态环境优美,不适宜发展工业,朝阳村便从当地最具优势的农业产业出发,引入独具特色的鹭凯生态庄园,打造了一个集休闲产业、绿色农业、田园社区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鹭凯以不破坏原有用地为原则,设立采摘园、耕作体验园,保留旧校舍,改造为民俗酒店,还结合园区内独特的山地地形地貌,大力发展休闲垂钓、射箭场、迷你高尔夫等多种体育休闲项目,庄园先后荣获了“3A级景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省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等荣誉。
“去年,我们共接待了10多万名游客,今年游客量又有所增加。现在不少的团建拓展、研学活动都选择在鹭凯。”鹭凯副总王幼月介绍道。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也带动当地村侨民回归农场,利用当地异域风情的独特优势,打响特色东南亚风情小吃品牌,生意红红火火。
在擘画乡村振兴发展蓝图时,龙海尤其注重村庄的“内外兼修”,越来越多的乡村已不再局限于整治外在的村貌,而是更加注重“诗意闲适”的内涵和村民的幸福感,力求以科学规划、有序实施,实现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持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如田头村聘请了重庆规划设计院,卓港村则聘请了海南雅克公司进行总体规划。
步入港尾镇东坑村东坑公园,只见浅草翠绿,花朵娇艳,村民在公园里舒活筋骨。“不只是公园,村里还专门打造了一片油菜花海,油菜花开时,周边其他村的村民也纷纷前来赏花拍照。”东坑村第一书记李朝荫兴奋地说,这是家门口的小公园、健身园。
位于榜山镇洋西村的龙江文化生态园,通过整顿一批胶合板厂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小微企业,让昔日荒废杂乱的荒岛,成为洋西村民“家门口的免费大公园”,更成为“有朋自远方来”的典范。这里,龙江精神展示馆、洪树德陶艺馆以及宝珠岛的花海,远近闻名,可以接受龙江精神的熏陶洗礼,也可以感受九龙江的磅礴气势,更是可以享受“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惬意。
当前,龙海正着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建设一大批公办幼儿园、公办卫生所、幸福园等相关配套,补齐乡村在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民生短板,提高乡村建设初速度,多维度增强底气,让乡村振兴之路基石更稳,更符民意,更得民心。
业兴民富 乡村腾飞
“现在白塘村成了旅游热点,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发展机遇多,与其出外打拼,不如回家创业,还能更好地照顾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原本在厦门曾厝垵开店谋生的杨跃庆毅然回到了隆教乡白塘村,经营起了民宿。杨跃庆说,不只是他,他身边的好多亲朋好友也都被白塘的新貌给吸引回来了。
白塘村风景迷人的白塘湾一直都有,亘古不变的火山口一直都在,但因为基础设施差、道路交通不便、卫生环境不佳,人口外流较为严重。近几年,随着沿海大通道的贯通,白塘村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逐渐走入游客的视野,成了网红打卡点,为村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和财富。
村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村两委也快速跟进,谋划村庄的发展升级。“考虑到白塘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村里将安置小区统一规划成商住小区,为未来继续打造闽南特色民宿奠定基础。”白塘村党总支书记杨桂明兴奋地介绍起了白塘村貌设计规划,“目前,商业街、绿化景观配套项目、亮化美化提升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之后我们还将拓宽安置小区通往白塘湾景区的旅游观光大道。”沿着杨桂明所指的方向望去,一栋栋小别墅整齐划一,样式美观,将来既能聚人气,又能集财气。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选好;有产业,乡村振兴才有希望。白塘的成功正是源自对产业振兴的准确把握,因地制宜找准前进路线。
东泗乡溪坂村曾经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落,人称“咸菜公社”,瞅准“花都大道”打通的契机,借着花博会的红利,以花卉苗木产业为突破口,使溪坂焕然一新。同样是靠花卉市场发家的九湖镇邹塘村则是在传统产业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借助新兴的网络直播新平台把当地的花卉市场做大做强,名声更加响亮。
近年来,龙海着力产业兴旺,注重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打造特色、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振兴加快步伐。东园镇的厚境村就不以农业为主抓手,而是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大胆以发展第二、三产业为主线,壮大工业,强化第三产业。据厚境村党委书记曾福财介绍,近几年,厚境努力实施“兴工富民”,村里成立了置业公司,统筹负责村集体土地管理、新村建设等,发展村淘等电商服务行业,配套东园工业园区服务业,同时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村民增加更多就业岗位。村民上班,腰包更鼓了、腰板更直了;村财收入有保障,资金雄厚了,也才有了“十年一新村”的腾龙小区、玉涛泉小区和兴龙小区的实践基础。
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龙海乡村竞相拓宽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大大提高了发展加速度,搭上乡村振兴的高速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