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星溪乡东山村是一个典型的闽北小山村,全村1万多亩土地中,林地占了九成,只有400多亩耕地、500多亩茶山。下辖3个自然村,人口228户762人。靠山吃山,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笋竹、茶叶和锥栗。山村外流人口多,常住人口仅120余人。
这样一个“空壳村”,乡村振兴如何破题、解题,是许多同类型山区乡村遇到的难题。近日,来到东山村,探访这里乡村振兴的故事。
强组织 选优配强带头人
国道353线穿村而过,将东山村一分为二。村部所在地的堀坵自然村人口最多。
长期以来,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到2017年才1.1万元,村里30多名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
让村级党组织强起来、硬起来,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破题,必须扭住党建这个“牛鼻子”。去年5月,在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的农村工作机制安排下,从南平市委办下派的第一书记陈源钦到村里,挑起抓班子、强村子的重担。
首先,选优配强,为村委班子补充新鲜血液。去年,恰逢村级组织换届年,村里花心思从本地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大学生中,挑选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带富致富能力强的人选进入班子。新班子有8名成员,其中35周岁以下的2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名。
为了提高村级组织的党建水平,东山村采用内联外拓的方式,探索“联学联建、共商共兴”的党建工作新机制,与周边3个村联学联建,各支部党员学习共同进行、教育共同组织、活动共同开展,取长补短。不仅如此,在南平市委办机关党委支持下,“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活动扎实开展,东山村党支部与南平市委办公室第四支部结对共建。
一年多来,内外联手,东山村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
聚人心 村庄颜值大提升
有了“领头雁”,只是第一步。如何发动全村共建、共享美丽乡村?
留下来的村民大多是妇孺老弱,医疗和养老是村民最关心的事。“此前,村里连卫生室都没有,村民看病难,也没有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大家对此很有意见。”村委会主任张正富说。
可没有资金、没有人才,怎么办?联学联建的党建机制解了难题。从共建的东峰村请来村医,定期来东山村坐诊,去年10月,村卫生室终于开张。此外,通过共建的市委办、统战部等牵头帮助,与深圳南平商会签订“百企帮百村”帮扶协议,获得50万元资助,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提上日程。
“这两件民生大事让村民对新一届村委班子刮目相看。”村民许达进说。
人居环境整治是村民翘首期盼的大事。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利用村规民俗共同约束,村干部一家一家入户做工作,改变村民根深蒂固的旧观念,拆除旱厕,柴垛堆放整齐,雨污分离,房屋立面改造。“为村民办的实事还很多,去山头仔自然村的公路拓宽了,饮水工程实施完成,还有电网改造、网络覆盖工程等,大家都看在眼里。”许达进说。
今年,旅游配套设施也开始动工,这让村民彻底心服口服。“虽然民生欠账很多,但是我们一件一件落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家的心更齐了。”陈源钦说。
兴产业 变身旅游特色村
如何才能让村民增收致富?
村里有山、林、田园,前接大风山,背靠念山梯田,而且东山村正好在佛子山景区与县城中间点。陈源钦说,南平市委办机关支部和村党支部几次碰头,结合村情实际和资源禀赋,决定走农旅结合道路,专门请来一所高校编制旅游规划,高标准制定发展思路。
乡村旅游需要一个引爆点。与念山村相隔的山涧成了着力点,这里落差超100多米,长度为300多米,适合修玻璃悬索桥。经过乡里牵线搭桥,引入青岛一家龙头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目前,云谷鹊桥开始试运营,成为东山的一大卖点,每个周末都有游客慕名而来。
“索桥既是东山村旅游的引爆点,又打通了念山梯田的通道,游东山,看念山,整合资源,打响东山乡村旅游品牌。”陈源钦说,村里还整合池坑村情人树和古道、山头仔田园综合体等资源,将村里闲置小学改造为茶旅小镇。农、旅、文三者结合,既丰富乡村旅游层次,又满足了游客多元化需求。
沉寂许久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了。村民许达贵家的老二许绍君回来了,眼看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他给家人出了个点子,开办栈桥人家农家乐。“我今年61岁,再也不用每天风吹日晒,生活轻松多了。周末农家乐一般四五桌,一年赚个两三万元没问题。”许达贵仔细算了一笔账,原来家里的酸枣糕、地瓜粉、山地瓜都要托亲戚到城里卖,现在这些土特产摆在村里让游客选购,销路不愁。
沉寂的乡村不断冒出新业态。此前村里一家店都没有,现在两家农家乐、三家便利店,两家民宿正在装修当中。村里的年轻人开始陆续返乡,小村庄的人气越来越旺。去年东山村被评为省级旅游特色村,村集体收入去年达到6.9万元。
从空中俯瞰东山村,新修的玻璃悬索桥状如银河飞鹊桥,东山村和念山村牵手相会,目前正一起申报4A级景区。乡村游正成为二者共生共荣的纽带,奏响乡村振兴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