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潭头镇西坑村——乡贤合力 古村苏醒
2019-10-16   作者:王志凌 吴庆堂   来源:闽东日报

1.jpg

西坑村全貌 

  2.jpg

西坑村古厝 

金秋时节,正值稻穗吐露金黄之时,慕名前往福安市北部山区的潭头镇西坑村。峰回路转,在接近村子的公路上,昂然矗立着一座石牌楼。“西倚昆仑物华天宝千秋盛,坑泽桑梓人杰地灵万代兴”,牌楼正面石柱上的这幅由该村乡贤、退休教师詹梓荣题赠的藏头对联,横批“风景独好”,让深藏绵绵群山之中的西坑村,增添了别样的生机与神秘。

藏在深山人未识

青山环抱,竹木簇拥,梯田铺展,茶园层叠……大自然的造化与人类的勤劳,让偏居一隅的西坑村,在日月轮回中,静静地走过了千百年的时光。这里平均海拔210米,距福安市区30多公里,与潭头镇北部集市的太逢村也相隔着2.6公里的山路,一条发源于绵绵群山之中的溪涧,呈“S”型穿村而过,形似太极中的分割线,是西坑的“母亲河”,村民称之为“太极河”。

自宋朝元佑年间(1090年)詹氏族人迁居西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目前村民的主姓依然是“詹”(因曾经的简化字与笔误,亦写作“占”)。该村由西坑、后门楼、粗坑头等三个自然村组成,现有314户1136人,水稻、茶叶、芙蓉李是这里的传统作物,温润的气候和充沛的水源,形成这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满足着世世代代西坑人的繁衍生息。

村口的茂盛古树和村内的一座座古民居,诉说着这里的古朴与往事。据介绍,这里现有五百年以上枫树一株,树龄达三四百年以上的榕树三株,还有百年香樟群、百年松木群。最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保留完好的清代财主厝。

“当年村里有五个兄弟建起五座财主厝,他们是从上海经商回来建房子的,所以在结构布局、功能设计等方面,与本地的民房有所不同。”村民主任占成长介绍说,这几座老房子的通风、采光、防火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而且将厕所、猪圈都安排在房子外边,早已实现人畜分离。

西坑村的自然风光也别具一格,位于村子后山上“虎岩”,怪石嶙峋,大自然神奇造化的驼峰石、飞来石、青蛙石、水花潭瀑布、将军洞、灵鹭峰以及奇石洞群、龙壶潭群等,风光旖旎,坐落山腰上的仙宫更是吸引着四方香客前来朝拜祈福、观光避暑。

乡愁唤醒古村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不十分富足,但能够让西坑人延续着祖祖辈辈的血脉。随着时光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外面的世界吸引着西坑人的好奇与向往,乃至年轻人几乎倾巢离村,走南闯北务工经商,年仅16岁时的占成长也不例外。

经过多年的创业拼搏,如今的占成长,在厦门拥有属于自己的餐饮食材配送企业,逢年过节或闲暇之余,也邀约好友回到自己的家乡走走看看。

“说实在的,每一次返乡,心里的落差很大,也很内疚。因为自己的老家,也有很好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与闽南一带的农村相比,落后了很多,甚至还存在脏乱差现象。”占成长坦言,要让自己的家乡变得好起来,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所以凡是村里的公益事业,他都要慷慨解囊出钱出力,包括捐资修建横跨“太极河”的沙坪桥、坑乾桥、龙翔桥,与郭顺安、詹盛锦等乡贤倡议成立村级教育基金会,个人捐资10万元并与詹盛锦等发动乡贤集资47万元建设村口的石牌楼等。

由于“太极河”将村子分隔成东西两岸的聚居区,车子只能通至东岸的村口,居住在西岸的村民,往返需要经过溪涧中的简易石墩桥,行走桥上存在安全隐患,每逢暴雨洪水之时还经常被冲毁,而且村口也没有空旷平地可供停车。

2012年夏,占成长回到村里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下定了修建新桥的决心。“当时看见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过河时不慎滑倒……”占成长回忆。随即,他个人出资2.6万元用于购买建桥的材料,通过村民们的投工投劳,很快新建了一座连接“太极河”两岸的“坑乾桥”。

乡贤聚力,让西坑更加美丽。2014年,由詹石寿、詹盛锦、占金存等乡贤筹资约60万元新建的又一座横跨“太极河”的龙翔桥通车。此桥长约13米、宽约5米,彻底改善了村里的通行条件,村容村貌又上了一个台阶。

合力共谱振兴曲

2015年,仍在厦门经商的占成长被村民们推选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肩负起了全体村民的信任和期望。从此,他发动乡贤和村民们筹资投劳,就地取材修建了通往灵鹭峰、龙潭峡谷、奇石洞群的简易栈道1000多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为了更好地建设美丽家园,占成长组织部分村民分批到范坑的半坑村、晓阳的南溪村、赛岐的秀洋村以及周宁等地参观考察,并利用春节期间邀请乡贤回村召开座谈会,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

“我们村的干部历来都讲团结,也肯干事,但苦于本村既不是少数民族村,也不是老区基点村,相关的政策无法享受。这几年,乡贤出了大力,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肯定与支持,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支书占锦生说,2017年西坑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需要对村里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善,同时也对村主干的驻村时间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占成长的诚恳提议,还在福安市区经商的占锦生,决定回村接任村支书一职,与占成长一同担负起振兴家乡的重任。

近年来,西坑村先后投入400多万元,进行了裸房整治、改水改厕、污水管网布设、房前屋后绿化,还修建了幸福院、文化活动中心、龙坑公园、荷花池等,村子变美了,人气变旺了,游客增多了,村民为此还开办了农家乐、素菜馆,村里的笋干、蜂蜜、芙蓉李、地瓜粉、芥菜等成为游客的抢手货。“为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成长不仅从未要求任何的误工补贴,也没有报销旅差费,甚至为此捐资垫资数十万元。”占锦生说。

去年,西坑村获得福建最美乡村网络评选第一名,村民们欢欣雀跃,举办百家宴庆贺,各家各户免费提供本村出产的特色食材,乡贤们也纷纷捐资助兴。同年,该村还成功举办师生会, 40年来在西坑任教三年以上的老师应邀回村,与本村走出的近200名学生欢聚一堂,共叙师生情谊,共襄家乡盛举。

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村里的党员带头成功试种生姜、百香果等经济作物,2018年人均收入1.7万多元,下一步还计划引种无花果等,不断拓展增收渠道。与此同时,该村注重开发和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对古民居进行修缮保护,还收集整理了《奇洞传说》《无冕举人》等民间故事,丰富文化内涵。“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采摘,积极融入武陵溪流域乡村游景观带建设,打造西坑的‘一日游’目的地。”谈到未来前景,占成长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