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兰水绘华章——莆田华亭镇加快乡村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
2019-11-13   作者:黄凌燕 蔡新添   来源:湄洲日报

1.jpg

隆兴村新村面貌。

2.jpg

涧口村农副产品电商展示厅。

华亭镇加快发展,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兴产业带动乡村旺,治污水永葆生态美,改善人居造幸福家园,昔日乡镇已蜕变成现代化城镇,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奔向小康,一幅绚烂多姿的画卷徐徐铺开。

秋冬时节,城厢区华亭镇呈现一派美丽的景色,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贯穿阡陌,一排排依山傍水的红瓦白墙民居错落有致,一片片产业基地欣欣向荣,一道道田埂瓜果飘香,一幅绚烂多姿的画卷徐徐铺开。

华亭镇地处木兰溪畔,境内有闻名遐迩的三紫山脉,被誉为“紫山兰水”,是城厢区第一大镇。近年来,该镇加快发展,推进社会治理,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昔日乡镇已蜕变成现代化城镇,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奔向小康。

兴产业带动乡村旺

枇杷、龙眼、桂圆干,提起华亭镇,老莆田人首先想到这三个特产名词。华亭镇盛产龙眼、枇杷等名特优水果,现已形成福厦路两旁、木兰溪两岸、三紫山脉等7条果树带。该镇是“兴化桂圆干”的原产地,素有“华亭桂圆甲天下”的美誉。

文献资料记载,1982年后,华亭主要农产品龙眼产量成倍增长,1990年到2005年,华亭发展成全国桂圆干集散地,同时,该镇水果加工、副食品加工等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双十一前夕,华亭镇涧口村的农副产品电商展示厅,摆放着各种包装的桂圆干货物。村干部赖冬凤介绍,随着电商业兴起,该村在涧口社区服务中心大厅,专门开辟农副产品电商展示中心,这让华亭桂圆干销售更便捷,品牌更为远播。除了桂圆干外,还推销枇杷、龙眼等当季鲜果,及线面、枇杷膏、地瓜粉、杨梅干等深加工农副产品。

适应新形势,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立足农特产优势,该镇走差异化发展路子,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城厢农业农村局干部许晨昕介绍,五云村村民林美和培育“立冬本”和“四季蜜”晚熟龙眼品种,建立全市最大的优质晚熟龙眼种植基地,避开当季销售高峰,春节期间龙眼上市,价高销好。

产业兴旺,方能乡村振兴。除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该镇还扩展新产业,活跃乡村经济。“目前全镇果树种植面积达65967亩,产量17390。其中龙眼种植3.8万亩,枇杷种植1.5万亩。各村结合实际,开发种植了混合果树,种植区面积均超过500亩。”华亭镇宣传委员庄且静介绍,推进现代农业、花卉产业发展,该镇引进了绿丰花卉、遇花缘等龙头企业,建成占地1000多亩的城厢花卉世界。引进利农集团,大力发展以芥兰、小白菜、西红柿等为主的设施蔬菜。不少新产业园区还是当地精准扶贫实践基地,既实现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又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勃勃生机的绿色产业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作为全省农村产权融合发展试点镇,华亭镇开展探索“农民合作社+旅行社+政府”模式,开展“花果华亭·四季采摘”美丽乡村游系列活动,引进乡村旅游的新业态,推动乡村农家“采摘旅游”提速升级。

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该镇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涧口、埔柳等村发展果蔬、花卉、苗木等种植业,在西许、郊尾等村发展林下经济金线莲和铁皮石斛,在后枫、顶宅等村发展百香果、火龙果等精品水果。

产业发展好,自然带动乡村兴旺,乡村旧貌换新颜。

治污水永葆生态美

近日,园头村农村污水收集工程项目火热施工,雨水管已埋设完毕,工人们正抓紧回填路面。

村主任龚国瑞说,园头村是木兰溪两岸唯一的溪心小岛,木兰溪赋予园头村独特的地貌,也带给园头惨痛的经历。过去每到台风暴雨天,村庄就被洪水隔成孤岛,救援队进不去,村民逃不出,只能展开自救。木兰溪治理后,村庄才得以安宁。当前要巩固提升木兰溪治理成效。

据悉,过去村里排水管道,雨污混合,水体排向木兰溪,造成一定污染。目前进行全村污水管网改造,保护木兰溪水系。

铺开华亭镇地图,木兰溪流经18个村,以油潭为起点,经走马亭、南湖、西湖、园头、后山、万坂、前黄、湖头、云峰、濑溪、顶宅、兴沙、西沙、霞皋、山牌、终点村为樟塘,流域总长度17.5公里。眼下,该镇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全面落实双河长制、湖长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攻坚木兰溪水质提升。

在镇政府办公室,一张《木兰溪(城厢段)水质提升攻坚行动作战图》悬挂在墙。该镇率先启用全流域航拍技术,对木兰溪华亭段及全镇范围13条汇水支流全流域航拍,实行各流域内的畜禽养殖、“五小行业”、排污口的挂图作战,确保流域整治全覆盖。结合地形情况,该镇探索出“三级沉淀(即三格式化粪池+污水收集池+污水提升站)、巧用沟渠、分片收集、加压抽取”农村污水治理模式。

华亭镇副镇长林俊嘉说,今年3月,镇里以埔柳为试点,先行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工作,随后农村污水收集工程项目建设在全镇铺开。该项目共涉及34个村,拟新建村级污水管网500多公里、三格式化粪池4500个、收集池和提升站250座。项目完工后,将统一将污水收集至市政管网,最终实现片区污水零排放,将有效防控木兰溪流域污染,改善全镇河道环境面貌。

造家园改善宜居地

昨日一早,涧口村八旬老人詹顺景就和老伴来到村里的健身休闲广场打羽毛球。涧口村幸福家园建设,詹顺景家拆旧换新,住上了3层半的新楼房。如今儿女在城里上班,詹顺景和老伴在村里养老,平日里房前屋后种花,闲暇时休闲广场健身,生活好不惬意。

“揭开锅盖番薯干,掀开食罩萝卜干,门前满地玻璃纱,屋后座座秃头山”涧口村曾经是偏远的“涧口角”,贫困落后。78岁的蔡元珍说,当时村民们生活依靠种植,靠天吃饭,朝不保夕,加上缺乏水利灌溉设施,生产艰难。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前些年,村里列入首批幸福家园试点村,拆旧复垦建新,打造人居环境、生态农业和田园观光相结合的居住区。一片整齐划一的白墙红瓦楼房拔地而起,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对于村民们来说,老有所居,幼有所教,生活安宁便是幸福。”村党支部书记蔡世民介绍,涧口村新建区是省级造福工程示范点,还是省住房示范小区。每户有入户庭院、车库等,小区配套路灯、广场、门球场、篮球场和景观绿化建设,还配建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综合文化站、警务室等,并实行网格化管理,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强村带动弱村,2014年初,涧口村、隆兴村、五云村联合组建涧口中心村党委,后来又吸收宫利村加入。分享好经验,避免走弯路,统筹各产业,发展得优势,逐步形成了基层党建促发展的模式。

五云村是崛起的另一个明星村。该村原是省建档立卡的贫困村,环境脏乱差,近年来村两委在基层社会治理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结合幸福家园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实施产业脱贫政策,先后建设游泳健身基地、乡村旅游自助农家乐、自来水提升工程等,壮大村集体收入,为实现稳固脱贫提供造血功能,振兴了乡村经济,成为拥有村集体资产2000万元的强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华亭镇正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奏乡村振兴强音,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乡村和谐有序,为高质量推进美丽莆田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