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已成为大宅村的致富果。
军营村的青山绿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生态宜居的军营村 陈嘉新 摄
返乡务农 泥土变黄金
5日,看着100多亩的胡萝卜顺利卖出,许丁上心上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每亩收益5000元,比往年差一些,但疫情冲击下不亏钱还略有小赚,他很满意了。
41岁的许丁上,是厦门市翔安内厝镇上塘社区西塘町町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他戴着一副眼镜,透露出有别于一般农民的斯文。
从小,他就居住在西塘村的水库边,放眼望去,水清田肥。然而,当地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固守着传统农耕模式,加上人均耕地不足且松散等因素的制约,西塘这块风水宝地水土不富。
其实,大学毕业后,许丁上在厦门岛内有份体面的工作。
看着家乡逐年的变化,加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三农”,他萌生了回家种田的想法。之后,这欲望愈发强烈。2010年,他毅然辞职,回村,种蔬果。
将耕地租给年轻的小伙,起初,村民们并不放心,他仅承租了10多亩,亩产效益不错,总产效果却不佳。
为租更多的地,他就义务接送村里小孩上下学、主动帮村里管理厕所、免费为村民搭设电线、为村民的红白喜事奔波……渐渐获得了村民的认可。
随之,10多亩变成了100多亩,达到了规模种植。接下来,如何让脚底下的泥土变黄金呢?
除了选择杂交红萝卜、麦葱等成熟周期长且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外,许丁上还实践着“四化种田法”:适度规模化、种田科学化、管理制度化、销售契约化。
经数年的辛勤耕耘,他承包了170多亩耕地,年产值近400万元,成为全区有名的种田大户,并被授予“翔安区创业达人”“翔安区农村实用新型人才”等称号。
钱,赚了,但他并非只是自己赚,而是义务把种植技巧、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向农户倾囊相授,由此带动了数十个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在他看来,农民看似一份无需多少墨水的职业,其实也是很需要智慧的。所以,忙完田里的,他还忙着“充电”,先后参加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专科学习等。
3月24日,厦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让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同一天,还出台补齐“三农”短板36条措施,明确大力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可向厦门市、区人社部门申请最高300万元担保贷款,还给予各种补助。
这让许丁上倍感振奋,对农民创业有了更多的憧憬。“农民创业,现在是一个好时机!”他说,他希望,未来,他能带动、帮扶更多农户向新型农民转型,更上一层楼。
创新思路 农业“钱”景好
在厦门,像许丁上这样带着情怀返乡创业的人不少。他们将创新的因子与家乡的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借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在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翔安大宅社区大宅村,陈海云的家乡。在那,村民普遍种植蔬菜、花生,一亩收成不到2000元。
20年前,一位台湾人来到村里租地种火龙果,每亩收成近万元。这,着实令村民们惊叹。于是,在村干部的带动下,大伙开始改种火龙果。
2015年,在厦门市农业局的牵头组织下,大宅村成立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随着交通物流条件的改善,大宅火龙果也逐渐种出了品牌。目前,村里种植火龙果1300多亩,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成为全省最大的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385户居民99%加入合作社。
看到火龙果产业的红火前景,陈海云辞掉了担任十多年的食品企业车间管理职位,回村种火龙果。
2016年初的一天,当看到火龙果花绽放时,她想到,何不研发火龙果加工产品?这样就不再局限于鲜果销售,还能增收。
经多次调试,她先后研制出火龙果茶、火龙果酒、火龙果糖、火龙果面等近10种产品,深受欢迎。她还带动村里的20多名妇女从事初级农产品加工,产品在淘宝网上销售,年营收300多万元。
“乡村振兴,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产业兴旺是重点。”在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看来,产业兴旺就是要跳出单一的农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钱可赚的产业。
如今,大宅社区以合作社为基础,将火龙果的种植、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乡村研学、电子商务等深度融合,打造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市里出台的36条举措中的‘点状供地’模式,希望‘建多少,供多少’的土地政策能解决村里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建设的土地问题。”
“三产融合,让村民有事干、有钱挣,富民强村更有奔头。”陈锦芳说,如今,大宅村旧貌换新颜,村民得到实惠,“农业强 农民富 农村美”的蓝图正在逐步实现。去年,全村实现产值4500万元,火龙果副产品营销额18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
留住乡愁 乡村更美丽
4月1日,“厦门人游厦门”首发团走进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村民苏银坂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瞬间引发围观,赞叹军营村的美。
如果不是疫情防控,这个季节本是赏花踏青、乡村休闲的好时节,也是苏银坂最忙碌的时候。去年此时,游客纷至沓来,作为军营村里的讲解员,他可是忙得团团转。
军营村吸引人之处,既有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更有整洁美丽的村容村貌。
“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就是要让美丽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村支书高全伟说,由于早年缺乏规划,村民各凭喜好建房,房屋形态、颜色各异,还有很多裸房。过去一年,借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军营村先后开展“一把扫把扫到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和房屋整治,近百栋房屋换上新装,整齐划一的坡屋顶让人眼前一亮。
村道两旁的花草绿植竞相争艳,铺上条石的农家小院整洁有序,穿村而过的小溪清水潺潺……如今,青山绿水间,云雾缭绕下,高山之上的军营村格外养眼。用游客钟女士的话说,“整个村庄干净整洁得不像农村”,走一圈,都能随意找到这里的美,轻松拍出几张美照。
“我们这嫁出去的女孩回来,都认不得住了20多年的家了!”看着自家红艳艳的坡屋顶,苏银坂喜滋滋地说,“我们村真的是越来越美!”
以前,村里条件差,年轻人都尽想着走出去发展;现在,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年轻人发现回乡的路越来越宽敞,纷纷返乡创业。
如今,军营村正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希望把更多的城里人带到仿若桃花源的乡下来,把更多的土味农产品卖出去。”苏银坂说,“绿水青山真的可以变成金山银山,钱袋子鼓了,‘乡愁’也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