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青礁村在厦门市民的朋友圈刷屏——种菜大户颜金荣捐出6万多公斤蔬菜,分送全市各大医院的一线医务人员;村民自发组成防疫小队轮值排查;村里募捐26万多元现金和各类生活、防疫物资支援抗疫……
“我们参与了,村庄就变了”——这句标语在村里随处可见。青礁村村委会主任颜卫民介绍,青礁村在疫情考验中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迅速复工复产,“村庄的每一分变化背后,都是人心的凝聚”。
劲往一处使
“村里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老人更要为大家分忧解难。”去年11月青礁村创建“老年幸福食堂”后,村老人会会长颜顺安每天都会精心安排菜单。疫情发生后,食堂暂停服务,颜顺安投入抗疫,村里的老人们也都不甘落后。
“老人们坚持要到入村卡口一线值班,干部反复劝说后才肯退到二线,帮忙做好移风易俗、消杀打扫等村庄内务工作。”颜顺安介绍,在平时,村里的老人们就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并以身作则简办家中婚丧嫁娶等活动。这样的行为示范让村规民约令行禁止,疫情防控期间村里没有发生群体聚集现象。
这样的内生凝聚力,在村庄公共事务中时常彰显。
“以前村道狭窄简陋,去年,村里推进‘拆墙透绿’项目,大家纷纷响应,把自家两三米高的围墙改建为通透的矮墙,腾出空间,拓宽路面,大大美化了村容村貌,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心理距离。”青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员余芳介绍。
青礁村芦塘社是海沧区乡村振兴试点村。2018年底,芦塘社东侧绿道、林荫停车场和花径瓜果长廊等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动工。这些项目,每一个都涉及几十户村民的土地。芦塘社东侧绿道项目用地原本是一片龙眼林。“这片果林长期无人打理,没有经济产出,但权属错综复杂,很难集中流转。”颜卫民介绍,去年初,村两委干部率先让地,村民纷纷响应,最终流转了130多亩土地用于绿道建设。
这里土地黏人
如果把时间倒回十年之前,青礁村还是另外一副模样。
“青礁的土地会黏人。”说到对青礁村的感情,海沧区首位台胞社区主任助理李佩珍总是这样说。
这也是一句双关语。2014年,李佩珍作为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发展基金会的规划师,来到青礁村院前社参与乡村规划工作。“只要雨天进村,村里就泥泞遍地、污水横流,一脚下去就黏在泥里,半天拔不出来。”
青礁村位于厦门市与漳州市交界处,是名副其实的“边角地”。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村民尤其是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村庄一度空心化。
“青礁村的治理重点不是建筑和空间,而是‘人’。”李佩珍表示,台湾社区营造和农村再造的核心理念是“先‘造’人,后造物”,这在青礁村同样适用。
“以前村民们没有公共空间的概念,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菜种树、养鸡养猪,猪舍、鸡笼、民居之间挤得密不透风,村民也为此经常发生矛盾。”余芳介绍。如今,青礁村的容貌已焕然一新。
完成课题后,李佩珍选择留在青礁村工作。村里的芦塘书院原本是座老祠堂,修缮后改造为“四点钟学校”。余芳在李佩珍的带动下到书院担任管理员,并成立“爱心妈妈”义工组织。青礁小学放学后,余芳等“爱心妈妈”就会把孩子们接到书院,辅导作业,为家长免除后顾之忧。
“这些举措不仅补齐了公共服务短板,更让村民在参与村庄发展中悄然转变观念。”余芳表示。
全村整合营销
清明期间,在青礁村东侧绿道、瓜果长廊路旁,不少挖掘机在冒雨施工。“未来,这里将建成集农耕体验、昆虫科普、户外拓展等于一身的研学基地。”颜卫民说,“‘开台路’就要建成了,我们准备推出青礁一日游、两日游,对全村旅游进行整合营销。”
青礁村与台湾渊源深厚。历史上,首次带领闽南先民大规模开发台湾、被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誉为“开台第一人”的颜思齐,就出生于青礁村。被称为“开台路”的入村新通道就由此得名,建成后车辆进出将更加通畅。
青礁村是厦门水叶菜种植基地,蔬菜种植仍然是许多村民的主业。随着进出村庄的交通日益通畅,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正在改变。
“大棚里有600多种多肉植物,每天通过网络直播就能够收获几十笔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疫情防控期间,生意也没受什么影响。”青年村民周进春多年从事多肉观赏植物的种植和销售,他的4座大棚就建在瓜果长廊路边。他把一整套网络直播设备搬进了大棚,每天就在各色植物中直播带货。他对未来充满期待:“村里的物流网络更加完善之后,发货会更加便利。”
村里总投资5000万元的研学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未来,这个基地将铆定农业研学、自然研学、文化研学三大板块,开展闽台蔬菜科普、现代农业科普、自主能力训练、合作意识训练、乡土文化学习、习俗体验等多项研学课程,打造全国研学示范样板。”颜卫民介绍,下一步,青礁村还将规划闽南古早味特色小吃一条街等项目,向“舌尖上的乡愁”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