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结合+立体种养,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0-05-09   作者:李韧筠 詹国兵   来源:延平新闻网

在延平区南山镇村尾村的一座山脉中,坐落着一座全面实现了“零排放”国家指标的合营式生态园。占地千亩以上的南山生态园和享通村尾农业基地,自从采用了“牛—沼—菜”的循环农业模式后,便迎来了节能减排与农业增收的双赢。而在农业成本降低的背后,则是更有保障的产品与生产环境的绿色安全。

“高效、循环、生态、绿色,这就是我们出产的乳制品和果蔬农产都能在市场畅销的根本。”生态园总经理兼基地负责人的徐金贵告诉笔者,牧场内搭建的2千立方米的阳光棚可以收纳沥干牛粪,而配备了先进固液分离设备的标准化沼气池则能保证了生产出的新型有机肥无公害无污染特质。使用有机牛粪及沼液浇灌种植出的果蔬在市场上极受欢迎,价钱也比普通同类产品高出了2%,而用绿色食料喂出的奶牛产奶量则稳列全国前2,质量更是达到了全国第一。

“我们每年的果蔬产量大约为1万吨,鲜奶产出7千多吨,更重要的是产品全都是无污染种养的,保证能让任何一位消费者食用放心。”基地和生态园的负责人告诉笔者,除了产值可观的果蔬种植与鲜奶出产之外,基地内每日都会接待不少于500名的观光游客,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农事体验。仅去年1年时间就接待了各类游客3.8万人次,力求以农旅结合的方式,打造高品质的生态综合园区。

同样大力发展立体种养农业的,也包括正在尝试转型的洋后镇大禄村。在旅店业乡贤的带领下,大禄村村民第一次尝试做起了“稻田养渔”的立体农业。

去年正式引进的稻田养鱼项目目前已经推广种养面积130亩,每亩近4千元的产值在年初时就已经达到原先仅种植水稻的2.4倍,并为参与合作的养殖户带来了每亩人均800多元的增收。

“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进一步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的稻田养鱼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亩产千斤谷和百斤鱼的目标!”村里的下派第一书记许大东告诉笔者,“稻田养渔”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增产增收,而且也有利于改善种养环境、促进生态平衡。鱼的粪便可以当做肥料,又能为稻田清除杂草和害虫,无形中就省去了农药化肥的使用。而产出稻米和鱼因为品质优良,销路和价格都要远胜过传统的种养方式,可以说是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双重收效。既有效促进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同时也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