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罗坑村:“旱厕村”的逆袭路
2020-05-20   作者:郑雨萱   来源:福建日报

自春耕起,在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罗坑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叶瑾就没停下来过,白天忙着协调百香果产业扶贫项目,晚上挨家挨户叮嘱防疫和生产事项。“这几年变化很大,我们村从远近闻名的‘旱厕村’变成美丽的‘红星村’了!”乡贤张献德十分感叹。

直到2018年,罗坑村还是夏道镇最后3个贫困村之一,家家户户住土房,没有卫生间,只能沿着田埂建旱厕。

“当时,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整个村破败不堪。”2018年5月下派到罗坑村的叶瑾回忆。到村里不到两个月,她和村两委干部就走遍了全村259户人家,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难题。

基础设施薄弱是罗坑发展进步的绊脚石,解决生活用水短缺问题的呼声最高。“村里饮用水管道早就老化,遇到枯水期或者恶劣天气,要么停水,要么水质十分浑浊。这个问题已困扰我们10多年。”村里的老人张良民说。叶瑾筹措了90多万元资金,三个月内就把新水管铺设好。

不到两年,村里修筑了防洪堤,建起了村民公园和沿河休闲栈道。前不久,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新村民活动中心也落成了。

随着基础设施配套逐渐完善,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就业,成了叶瑾的重点工作。“我们把分散在209户农户手中的305亩闲置农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集中力量办大事。”叶瑾说,农户可以实现闲田变现,每年村集体收入也可以增加9万多元。

在此基础上,村两委组织成立了南平润农农产品合作社,发展150亩的产业扶贫雷竹项目,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上海、杭州等地的经销商对接,实现产销一体化。2019年,村里又改建废弃的养猪污水处理池,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引进高密度水循环养鱼项目。

在2018年,罗坑村村集体自主经营性收入就达52万元,当年底就脱了贫。去年,罗坑村获得南平市颁发的“红星村党组织”荣誉。去年,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达到1.5万元。

作为老区苏区,2019年,南平市依托百个产业扶贫示范村、扶贫龙头企业、扶贫产业合作社、农产品品牌企业和151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对象,辐射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生产9237户,实现贫困村村均增收3.85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2万元。目前,南平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158人实现脱贫,346个贫困村全面出列,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等扶贫重点县实现摘帽。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