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路下:舒展秀美乡村新画卷
2020-06-17   来源:宁德文明网

cb8f352d-e534-4d67-bd20-883071b1e08c.png

屏南路下造福搬迁工程  叶陈芬 摄

6月的屏南县路下乡 ,阳光灿烂,绿树成荫。平坦的乡村公路两侧广袤的田野不时闪现出一片新绿,每一寸土地都充满无限生机。蓝天白云下,绘成了一幅宁静悦目的田园水彩画。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路下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结合乡情实际,抓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循序渐进。

强党建 激活红色引擎

漫步在路下乡三万里村,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村道四通八达,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一块块良田似棋盘一般铺展开来……犹如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村庄美丽的背后,建强支部、建优‘两委’班子、凝聚民心是关键。”三万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庄世堂说。

为了让村党支部“壮”起来,三万里村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将“三会一课”“村财乡管”等各种制度上墙,多次组织党员到党校、仙山牧场、周宁等地学习培训,着力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和党支部建设,提升村级班子履职能力。

与此同时,三万里村筹集80多万元资金改扩建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大楼,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更在为民服务中逐渐拉近了干群距离、紧密了干群关系。“以前天一黑不是看电视就是睡觉,现在好了,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及时知道村里的大事。”村民徐功泽高兴地说。

“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路下乡党委书记韦晓莉说,要从抓基层、打基础做起,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近年来,路下乡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党员发展、村干部坐班、值班等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管理,严肃工作纪律,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服务基础。

兴产业 激发振兴活力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蛙房,流淌的水道,在路下乡中秋村佳源棘胸蛙养殖示范基地,大大小小的棘胸蛙趴伏在清澈见底的水中。

“野生棘胸蛙养殖对环境有着苛刻要求,特别是水质要纯净,还要活水,这样才不易发病。”该基地负责人杨福官一语道出了其中的缘故。

在基地选址上,杨福官花了不少心思。几经考察,在乡政府对接帮助下,2014年,占地12亩的棘胸蛙养殖基地在路下乡中秋村落户。

不仅如此,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还在路下乡建立了黄粉虫饲养扶贫基地,带动周边20多户精准扶贫户一同发展。杨福官向中秋村21户贫困户租地,每亩租金600元,5年一次性付给租金25000元;在凤林村成立众诚种养合作社,发动贫困户入股,利用废弃的菇筒养殖蚯蚓,杨福官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如数收购。仅这一项,可让贫困户增收万余元。

无独有偶。路下乡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招商优惠政策,通过“一把手”招商,引进竹笋和竹业加工企业、承包竹山的方式,让“困山竹”成为农民的“致富竹”。同时,利用资源禀赋,引进肉桂、奇兰、软枝乌龙、水仙等岩茶品种种植近千亩,目前3个基地已初具规模,茶叶产量逐年增加,产值不断增大。随着一个个新兴产业落户路下,为路下乡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增添新的活力。

此外,路下乡全面实施稳农增效战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高山花卉、竹业、食用菌、茶叶、棘胸蛙等五大特色产业,做响“一村一品”品牌,完善产供销链条,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种养,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特色优势更加明显。

美环境 扮靓乡村容貌 

衰草连天的古湖建起了环湖仿古避雨长廊;破败不堪的明清古民居修旧如旧;杂草丛生的荒山摇身一变成了生态梅园……如今,走进路下乡芳院村,早已不见昔日的破败景象。

“村里环境变好了,有地方玩和聊天,住着心里更舒坦了。”村民李明贵高兴地说。

小村巨变,在路下乡的广大乡村已随处可见。岭头村茶韵飘香;罗沙洋村水景旖旎;凤林灵峰覆盆子满山遍野;门里百香果、芳院七溪葡萄挂满枝头;三万里村新修了进村小路;门里设置了仙山牧场服务区;中秋村建起了生态竹业观光园……环境更靓了,绿意更浓了,设施更完善了,越来越多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从“眼前美”迈向“立体美”,从“一处美”变为“一片美”。

路下乡乡长陈家宠说,乡村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的背后,是路下乡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统筹推进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绿盈乡村”建设,高质量绘就新时代乡村风情画。

近年来,该乡以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为契机,深入推进“清、净、整洁”工程、垃圾清运和绿化管护市场化运作,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变得精细化、常态化。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通信网络、污水管网、“厕所革命”等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目前,全乡全面完成1754个旱厕改水厕工作任务,11个行政村和3个自然村雨污管网铺设、路下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罗沙洋、路下、凤林、富塘等村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不仅需要环境整洁“外在美”,更加需要文明尚德“内在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路下乡注重挖掘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展现人文之美。三万里村建设屏南县红色记忆馆,以红色遗址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打造一条红色文化线路;推进中国传统村落芳院、罗沙洋古村落、门里、路下古民居等历史文化底蕴的传承与保护,擦亮底色留住“乡愁”。

乡风淳、生活美、家园好,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和谐美丽,乡村振兴未来可期。在乡村振兴这份试卷上,路下乡留下了别样的精彩。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