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周宁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0-07-08   作者:叶陈芬 郑文敏   来源:闽东日报

青山葱茏,瓜果飘香;秀美村庄,民生殷实……盛夏时节,行走周宁乡野间,只见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意境直扑胸怀。

从立足本地发展特色产业,到环境整治让乡村更有“看头”,再到组织引领崛起“人才高地”……周宁正凝聚各方力量,精心培育乡村振兴这颗“种子”,让其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近年来,周宁县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周宁县委副书记陈何兴说,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周宁县坚持五大振兴联动,突出“8+1+电商”产业振兴,发挥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三支队伍力量,注重“一革命、四行动”典型示范带动,强化党建引领等,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周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振兴村民的钱袋鼓起来

时值百合花盛放季节,在浦源镇的延周花卉基地里,数百亩百合花或含苞待放或花团锦簇,微风袭来、花香阵阵。

6月17日,在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分拣、包装百合,准备销往广东等地。据介绍,该基地共有花卉种植面积400多亩,以百合花和小菊为主,其中百合花年产量达200多万枝。

“百合花喜凉耐寒,属于冷凉型花卉,在周宁,可以实现错季生产、持续供花。”该基地负责人杨晓鹏告诉,百合花产业的发展,不仅拉动了当地鲜花销售,也带动了当地40多名村民就业,成为周宁高山冷凉花卉产业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朵朵绚烂绽放的鲜花、一个个蓬勃发展的花卉基地,为山城周宁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17家花卉企业,种植面积共2500亩,产值达9000多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周宁花卉苗木产业从无到有,已茁壮成长为该县支柱产业之一,不断焕发着美丽新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这在周宁已形成共识。该县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围绕“8+1+电商”特色产业,按照“五化”要求,全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农村改革、农业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周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周宁县先后印发实施《周宁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的意见》《周宁县培育“百千万亿”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奖励扶持办法》等文件,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直相关单位为成员的产业振兴工作专班,累计发放“百千万亿”奖补资金600多万元,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以促进农民和村财增收为目标,周宁县对20个产业薄弱村进行分类规划,通过分析研究各村资源禀赋,全面摸清村情实际,找准薄弱部位,挖掘特色潜力,按“缺什么就补什么”原则,整合县直部门资源,加大项目资金、人才等政策倾斜力度,经过全面梳理,2020年实施和谋划各类项目共计136个,其中正在实施和拟推进项目62个,其他项目74个。

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周宁县立足实际,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加快产业化经营。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53家、涉农“四上”企业45家。全县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3个,创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积极申报“周宁晚熟葡萄”“周宁高山杜鹃”“周宁高山百合”等国家地理标志。

“我们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合起来,形成品牌引领、主体联合、产销对接、利益共享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比如,由企业统一提供种苗、化肥、销售渠道,合作社负责组织当地农户种植以及产品收购,农户只需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周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仙绍介绍,这种模式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既保障了发展需求,又解决了土地低效利用的问题;农民还可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又有现金收入。

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周宁县拥有蔬菜种植面积约3.37万亩,产量4.2万吨,产值1.82亿元;茶园面积10.7万亩,其中标准化基地115个,面积3.2万亩,有机茶园8500亩;水果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1.1万吨,产值1亿元……一个个风生水起的农业产业,富了老乡、美了村庄。

环境整治

村民的生活美起来

盛夏时节,走进泗桥乡坂坑村,只见远山如黛,流水潺潺,干净宽敞的道路穿村而过,房前屋后绿植花卉点缀,一派清新靓丽景象。

“以前村里可没这么干净,老房子里建的是旱厕,新建的房屋虽然建了标准三格化粪池,但尾水直接排入水沟,十分影响村里环境。”该村党支部书记宋玉春想起以前村里污水横流的场景,直摇头。而现如今的坂坑村,沟渠已然清澈见底,不闻丝毫异味。

坂坑村的改变源于改水改厕工程,2017年,该村启动改水改厕工作,在推进旱改水的同时,投入37万元项目资金,规划布局村内的污水管网,建成90吨的村级玻璃钢三格净化池。

解决好污水问题,坂坑村还探索推进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目前,每天收集的湿垃圾可生产有机肥约20公斤,生产出的有机肥作为农业种植底肥。”宋玉春说。

脚踩富饶大地,画出最美乡村。在周宁,旧貌换新颜的坂坑村不再是个例,浦源镇紫云村、李墩镇际头村、七步镇后洋村……一个个秀美村庄如一颗颗珍珠洒落在崇山之间。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还要实现“生态宜居”。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周宁谋定而动,把好全域整治“方向盘”,压紧压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联动、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先行抓好“两高”沿线村、人口聚集村、特色亮点村整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全域推进——

生态优先,下好治水改厕“先手棋”。将“治水”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切入口,三年来,周宁县统筹专项经费1亿元,先行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基本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域内54条河流的水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城乡联动,细耕垃圾治理“责任田”。坚持全县统筹和属地负责相结合,以源头减量和集中收运为重点,全面健全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

因村施策,做好村容提升“加减法”。先做“减法”,坚持政府主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党员干部发挥示范作用,带动群众“自扫门前雪”,逐户消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巧做“加法”,着眼于增加村庄绿量、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形象功能,探索形成“四好”工作法(学好、用好、整好、管好)、建设“微花园”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释放效益,助推全域旅游“上品牌”。借助全域旅游这一平台,促进农旅、文旅、商旅等充分融合。近三年来,建设提升乡村道路80多条,旅游配套项目30多个,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加快观光休闲、田园采摘、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发展,全力推动云端周宁的乡村振兴之路。

雁归凤来

村民的干劲燃起来

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村热闹非凡。在翠绿的茶园上,高空玻璃栈道游人如织;蹦极、滑索、卡丁车等游乐项目处,荡漾着游客们的欢声笑语。

苏家山村在距周宁县城以东20多公里的大山中,海拔800多米,曾经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2007年,周宁县实施“回归工程”,召唤在外创业的经济能人返乡,带动家乡发展。在浓浓乡情的感召下,经商有成的苏文达从上海回到苏家山,之后当选为村主任、村支书。

作为返乡经济能人,苏文达对苏家山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先是带头创办养殖基地,注册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接着以苏家山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将单纯的传统农业生产发展成为“种、养、加、游”为一体的生态立体农业产业,推出集观光、休闲、食宿于一体的“苏家山美丽乡村一日游”特色服务项目。

2019年,苏家山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村里的旅游、茶叶等各项经营收入达13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8万元。“下一步苏家山村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积极融入九龙漈·鲤鱼溪核心景区建设,努力打造集休闲康养、摄影写生、户外探险、生态避暑、现场教学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苏文达说。

乡村振兴,要“财”气更要“才”气。周宁县全面落实宁德市“1+5”人才新政和周宁县“1+3”人才政策,制定《周宁县乡村人才振兴专项工作方案》《周宁县人才公寓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以政策为引领,建立各类人才队伍。

周宁县注重本土人才培育,通过“人才回归”“一村一大学生”“村干部、后备干部素质培养”等工程,鼓励在外创业能人、复转军人、高校毕业生、青年等人才回村创业、任职。2018年至今,该县共有287名返乡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108名年龄35岁以下年轻人回归乡村担任文书,成为壮大助力乡村振兴“主力军”。

“为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周宁整合了省市县下派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三支队伍力量229名,组建9支乡村振兴工作组,深入一线开展‘住乡联村’,帮助基层协调解决实际困难。”郑仙绍介绍,为推进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周宁县相继出台了《周宁县乡村振兴指导员管理服务办法(试行)〉的通知》《周宁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选派2020年周宁县科技特派员的通知》等系列配套文件。乡镇乡村振兴工作组分别确定1名组长负责统筹协调,涵盖9个乡镇,93个行政村,8+1特色产业和乡村治理、生态文明等11个领域,形成发展合力,推进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既就地孵化本土人才,也“筑巢引凤”。针对该县特有的生态环境、优势特色以及发展战略需求,周宁县积极推进柔性引才新机制,研究制定《周宁县政府顾问团组建实施方案》,以组建政府顾问团的方式,聘请38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杰出人士,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发挥智囊参谋作用,汇聚助力乡村振兴“智囊团”。

截至目前,全县统计各类人才2115人,成立闽东首个县级驻沪人才工作站;选拔农村文书108名,覆盖全县77%行政村;建立“人才驿站”5家,乡土人才信息库1个……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周宁在这奋力书写!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