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来到漳浦县石榴镇车本村,只见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接踵而来,他们沿着村道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车本村是漳浦县西北边最偏远、海拔最高的革命老区基点村。这里曾是红三团、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中共闽粤边特委、中共靖和浦县委、中共靖和浦县工委的机关驻地,素有“闽南井冈山”之称。由于山高地少,村民大多进城务工,人均收入较低,曾是十足的贫困村,也是“空壳村”。
近年来,车本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快推进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我们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修缮了一些革命旧址,同时还打造红色文化精品线路,进一步提升革命旧址的吸引力、辐射力、生命力。”车本村党支部书记吴斌权介绍说,近年来,该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缮闽粤边特委旧址、苏维埃供销合作社、红军哨所等革命旧址;新修红军井、红军广场、红军烈士纪念园。车本村还推出“重走红军路”红色旅游线路,打造“革命旧居”“战斗遗址”“红军之家”等红色旅游景点。
在对红色景点提质升级的同时,车本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旱厕、拆猪圈、清河沟。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民生工程有序拓展,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做到“内涵”与“颜值”兼顾。
红色旅游不仅带旺了乡村人气,也带来了财气。“景点开发后,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们顺便卖点伸根藤、观音串等土特产。”车本村村民吴清香说。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火了当地的土特产热销,而且村民还可以开民宿、做餐饮。
“要发展经济,不能单靠红色文化,还要拓宽渠道。”石榴镇政府副主任科员李琪哲坦言,要彻底拔掉“穷根”,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为此,车本村充分利用海拔高、温差大、污染少的条件,实行本地资源和外来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大力发展高山农业。闲置的两万多亩生态公益林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入股方式发展林下经济,培植各种名贵药材。根据车本村特有的气候、温度、土壤条件,村“两委”规划了100多亩的山林地,种植雷竹,让全村村民共同参与,增加集体收入。
如今,红色生态旅游典范村车本村不仅成为各级干部开展爱国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成了广大游客的旅游打卡点。乘着发展红色旅游的东风,曾经的“空壳村”车本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