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而对于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的村民来说,酿醋不仅是先辈的传世家业,更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铺下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聚焦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新路。在党建这一“红色引擎”的带动下,铺下村的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腰包日渐鼓起,醋坛子“酿”出了一个幸福村。 □本报 吴宗宝 陈安婷 潘宇灿
村企共建“123”机制
“醋村”振兴和醋企发展实现双赢
走进位于岵山镇铺下工业区的津源酱醋厂有限公司,一阵浓郁的醋香扑鼻而来,展台上的“酸梅牌”老醋产品琳琅满目,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谁曾想过,这家创办于上世纪20年代的小家庭作坊,历经百年淬炼与传承,成长为一家拥有先进流水线生产设备、年产值达500多万元的老牌醋企,成为岵山镇的一张新名片。
“津源酱醋厂有限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党建这一红色引擎。”永春县岵山镇副镇长(挂职)、津源党支部第一书记曾婧告诉。近年来,岵山镇党委围绕泉州市委组织部提出的“1533”工作机制要求,因地制宜提出村企共建“123”机制,围绕“醋村振兴”的目标,加强铺下村党支部和津源企业党支部“联动效应”,促进党员共管、技术共享、阵地共建。
曾婧表示,在该工作机制下,醋企业和铺下村形成了互利互助的关系,铺下村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醋企业的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创造了就业机会,这反过来也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醋村”振兴和醋企发展双赢。接下来,该村还将推动包括福祥醋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醋企业成立党支部,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
如今,铺下村酿醋人家已从最初的8户发展到106户,今年全村预计产量达500吨以上。“醋村”振兴和醋企发展成为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探索“组织引领+公司带动+技术能人+农户共享”
党员能人带动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4月27日上午,走进铺下村党员陈顺强的家中,只见他正拿着锅铲忙活,他介绍道:“老醋需要调色增香,就是在陈酿过程中,加入新炒的芝麻和糯米,芝麻增香,炒米调色,让老醋味道更香醇馥郁。”
“以前做一些杂活,年收入差不多5万元。去年跟村里技术帮扶团队技术能人学习传统醋艺,然后自己做小作坊,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如今,陈顺强已成为村里技术帮扶团队成员之一,近期还帮扶郑丁泉、郑建南等村民共同致富。
坚持村企引领,打造全民增收“新业态”。铺下村党支部书记陈少芳介绍,为进一步整合醋产业资源,铺下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福祥醋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组织引领+公司带动+技术能人+农户共享”的发展方式,打造醋产业成为全村参与、全民共享的“新业态”。“今年,我们还将培育4—5个酿醋作坊示范点,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陈少芳说道。
推行“旅游+”“生态+”
乡村经济有了“新盼头”
行走在铺下村的乡间小道上,荔枝河流绕村、古厝田园交错、街巷干净整洁,一幅传统与现代、产业与生态和谐统一的新农村景象近在眼前。曾几何时,有不少村民抱怨这里的环境脏乱差,如今,却打造成了本地村民休闲、外地游客观光的精品旅游路线。
据了解,在岵山镇党委和铺下村党支部引领下,“荔韵醋香”项目充分挖掘铺下村内的古厝、荔枝、田园、水系等自然元素及老醋、制瓦等特色资源,规划乡村旅游区域,整治沿线环境卫生,实施裸房装修,配套建设观景公园及景观小品,串点成线,打造特色化乡村旅游精品景观带。
借助固有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让绿水青山变身金山银山。近年来,岵山镇党委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宜居环境建设,全镇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其中,在良好的生态及特色农产品优势下,铺下村党支部瞄准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行“旅游+”“生态+”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今,该村获得中国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省级“十镇百村”重点改善提升村、县级美丽乡村等称号。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曾婧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岵山镇将坚守老醋这个永春最大特色优势的‘有根产业’,强化村企党建联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吴宗宝 陈安婷 潘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