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泰宁:生活“风雨交加”,他用爱书写人生
2021-05-11   作者: 陈启芳   来源:东南网

微信图片_20210511155147.png

孩子们都爱上杨老师的课。泰宁县教育局 供图

5月6日,在福建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发布的《关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第七届福建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建议名单的公示》中,确定了11名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其中包括泰宁县大田乡中心小学教师杨善文赫,为三明市唯一上榜之人。

杨善文今年54岁。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他照顾重病的父母、关爱精神残疾的弟弟、拉扯年幼的女儿,生活对他“风雨交加”,但他用爱心、耐心、恒心支撑起这个残弱的家庭,孝心铸就做人风范,用爱书写至善人生。

爱心谱写兄弟真情

杨善文十四岁时,父亲因劳累过度患下慢性肾病,无法再干重活。不久,他的弟弟查出心脏病,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

家里本来就贫困,为挽救弟弟年幼的生命,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辍学回家,干农活、下工地.....一家人省吃俭用东借西凑,终于凑够了钱给弟弟做了手术。

一年后,在老师再三劝说下杨善文重返校园。学校离家有4公里路,他每天放学都跑回家,帮着父母做家务,帮着照顾弟弟,弟弟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逐步康复。

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弟弟又患上了精神疾病,病情发作时难以控制。这几十年来,杨善文不记得多少次将弟弟送到医院抢救。有一次,弟弟因病情发作割腕,失血过多,杨善文求医生将自己的血输给弟弟;又一次弟弟服药过量送到福州总院抢救,一次手术就用了2万多元。乡亲们劝说:“你家这么困难,救回只会拖累你,放弃吧!”但杨善文不愿意,一次次把弟弟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至孝侍奉重病父母

父亲的肾病由于没有很好地治疗,2005年发展到尿毒症,生活无法自理,让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杨善文牵肠挂肚。一有时间,他就赶回几里外的家,为父亲端茶送药。

父亲一个星期两次血透治疗,每月费用高达5000元,弟弟的病情又雪上加霜,几年下来这个残弱的家庭债台高筑。杨善文利用休息日耕地种粮、做小工,任劳任怨。父亲心疼儿子,不愿治疗拒绝吃药,他总是耐心劝导;老人心情不好骂他,他一笑了之,几年如一日帮老人按摩、翻身、擦洗,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换洗衣服。

2010年父亲过世后,2012年1月母亲又被确诊为胰腺癌、胃癌并发,住进了福州总院。为挽救妈妈的生命,杨善文与兄弟们再次走上了举债之路,四处借钱给母亲做手术。术后,为了能更好照顾母亲,他把母亲背进了自己住的单位宿舍精心侍奉,并学会了打针、换药、清洗伤口、包扎伤口等护理技能。

生活所迫,妻子在女儿蹒跚学步时就外出打工了,杨善文既当爹又当娘。有时太忙,他把孩子独自撂在家里,孩子屎尿拉在裤子里,委屈地哭诉:“爸爸又拉湿了......”杨善文内心阵阵酸痛。

救弟再踏求医之路

一年后,母亲因病情严重去世。2016年,他到城区杉城小学交流学习。他每天很早起床,做好早饭先送女儿上学,再帮弟弟穿衣叠被、洗脸喂饭。

2019年春季,弟弟的病情突然恶化,之前开的药控制不住病情,必须住院治疗。就这样,已年过半百的杨善文再次踏上求医路,时常背着重病的弟弟排队、挂号、拿药。他的求医足迹延伸到了北京等地。治疗期间,他自学用针灸缓解弟弟病情,还买了几本专业按摩书,学着给弟弟做按摩。

有一次他病了,高烧39度,躺在床上起不来。即便如此,他仍惦记着在医院的弟弟,拖着沉重的身体像往常一样买菜、做饭、送饭、一勺一勺地喂、帮弟弟擦拭身体……他的行为感染着女儿,虽说家里的条件艰苦,但孩子与父亲一样,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工作勤奋爱心延续

生活的担子沉重,不过杨善文对待工作绝不含糊,也从不把生活的烦恼带进工作。他友善和蔼,笑脸迎人,将爱延续给每一个孩子。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不论是哪一班级、哪届孩子都喜欢他。

班级里有许多留守儿童,他经常与这些孩子促膝谈心,组织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解决留守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为了使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丰富,他一方面利用课余或双休日带他们参加少年宫活动,一方面研究起大田特色鱼子灯的历史、玩法及制作工艺,然后手把手教孩子们做。

在他简易的教师公寓里,常常堆满了孩子们制作的鱼子灯和半成品。“生活很苦,但我们可以选择活得很精彩,与我们制作的鱼子灯一样五彩绚烂。”这是他常对孩子们说的话。

生活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因杨善文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着两老、一残、一幼,2010年6月荣登“福建省好人”榜;2011年1月获“全国道德之星”称号;他工作兢兢业业,成绩突出,先后荣获泰宁县十佳“扎根农村好教师”称号、泰宁县“优秀教师”、“三明市优秀辅导员”等荣誉。

“作为儿子,就要孝顺老人;作为兄长,就要照顾好有病的弟弟。我只是尽到为人子为人兄的职责罢了。”对于荣誉,杨善文很淡然。( 陈启芳)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