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成为福鼎市富民产业致富花
2021-06-01   作者:林茂阳   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5月29日,以“花开闽浙、栀等你来”为主题的2021年第二届闽浙边界栀子花旅游嘉年华暨第八届中国福鼎栀子花农旅文化节在福建省福鼎市贯岭镇分水关村启动,进一步展示栀子花海及栀子文化魅力,推动栀子产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601103139_meitu_1.jpg

福鼎市有着“中国栀子名市”的美誉,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独具福鼎特色的栀子产业,现有栀子种植面积约6万多亩,年产鲜花及鲜果6.06万多吨,6万多人从事栀子种植或加工,全产业链年产值7亿多元。福鼎及周边已成为国内栀子原料林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栀子产区和栀果交易集散地。

据史料《福宁府志》记载,栀子在福鼎已有250多年的栽培历史。从花香到果丰,黄栀子可观、可食、可入药,可进行精深加工,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目前,福鼎栀子已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因为生长周期短、易管理、投资少、回报率高等优点,栀子一跃成为福鼎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民山地综合开发的支柱产业。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栀子产量不高,加工方法落后,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

2000年初,时任福鼎市林业科技推广机构负责人的孔悦平只身前往江西、四川等栀子主产区考察,引进各省区的12个主栽品种到福鼎进行种源试验,同时对闽东的栽培品种进行选优,进而研发出了“分关1号”品种。“分关1号”栀子适应性强、花量大、座果率高,是栀农种植的首选品种。2013年1月,“分关1号”栀子获得福建省林木品种委员会颁发的良种证。

据介绍,栀子栽植后3年初产,6年进入盛产,亩产栀子鲜果量最高可达800公斤。栀子既可以成片规模种植原料林基地,也可以充分利用零星空地栽种,在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为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结合福鼎白茶产业、借助“福鼎白茶”品牌效应,当地研发栀子白茶,推动栀子衍生产品开发。福建栀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积极推广栀子新品种“分关1号”,并研发上市了栀子白茶、栀子油、栀子酵素等从花到果的一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延伸栀子全产业链,带动栀农增收致富。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花期,该公司共生产加工10万斤栀子花茶,销往山东等地区。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跟高校实验室共同探索研发栀子花食用性食品、栀子浓缩萃取技术类产品、栀子天然饲料等,促进栀子多元化发展。

为有序推进栀子产业健康发展,福鼎市在2018年成立栀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升品牌创建、栽培管理、基地建设、招商引资、技术研发和政策扶持等,并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福鼎市还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栀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建设仓储交易中心等方面,扶持培育和壮大栀子产业健康发展,推动转型升级。

近年来,为做大做强栀子产业,中国栀子文化小镇——福鼎市贯岭镇依托栀子规模优势,以基地建设为基础、龙头企业为纽带、提高效益为中心,通过“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策略,全面布局栀子从花到果全产业链开发,全力打造“栀乡贯岭”品牌效应。

贯岭镇持续注重“花海经济”旅游资源开发,通过连续举办“栀子花农旅文化节”“黄栀子摄影大赛”等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同时,打造户外星空拍摄基地,与民俗活动等结合,打破花海旅游产品花期短暂的格局,形成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游集散地;不断完善旅游线路沿途自然景观修复和配套设施建设,修建茗洋村栀子体育公园、炮台岗观景点等。同时与浙江泰顺县彭溪镇溪携手合作的百里花海旅游线路,主要为游客提供白天赏栀子、夜晚赏灯光的‘白+黑’旅游产品组合,进一步强化闽浙边产业互动与民俗交流,积极打造‘栀子小镇+全域旅游’新模式。

目前,栀子产业共带动福鼎市贯岭镇4500户1.7万人从事种植或加工,同时辐射带动福鼎市16个乡镇。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栀子花花期约一个半月,鲜花收购价为每公斤6元,可为每户栀农增收5000至1万元,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林茂阳)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