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寿宁,满目绿意——在下党乡定制茶园,一垄垄茶树如同一条条绿色丝带,层叠起伏;在凤阳镇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一串串富锌葡萄挂果枝头、绵延千亩,丰收在望;在大安乡银山花田旅游区,景区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日新月异……
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近年来,寿宁县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血脉”,在鳌城山水间汇聚出澎湃的“绿色合力”,实现了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素质”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是寿宁的“本”,必须立足寿宁作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实际,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转化通道,实现加快发展、绿色崛起。
生态治理绿色山城绘就美丽图景
地处闽浙交界的寿宁县,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农业县。
多山、多水、多绿的寿宁,良好的生态无疑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寿宁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制度,创新推动山、水、村综合治理。
寿宁高山云雾茶园 卓仕尉 摄
“从‘红河谷’到水光潋滟、从青山挂白到重披‘绿衣’、从‘石板材村’到美丽乡村……这些年,我们亲眼见到身边环境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是每一位托溪乡群众的心声。
位于寿宁县西北部山间河谷地带的托溪乡,境内探明的“寿宁红”花岗岩储量大、品种多、品质好。托溪乡成了“寿宁红”石板材的主产地,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建起30多家石板材厂和多家采矿企业。这些石板材厂大多临溪而建,石材加工废水随意排入河中,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曾经清澈见底的鹤溪被“染”成了“红河谷”。
为了维持托溪流域的生态平衡,寿宁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痛定思痛,打响石板材污染整治攻坚战,誓还绿水青山本来面貌。
在寿宁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托溪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2016年至2018年间,依法关停境内30家石板材厂和4座矿山,根治污染源头;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和生态恢复工程,推进路网改造、污水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坚持系统治污;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定期开展家园清洁行动,落实长效治水机制。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红河谷”发生了蜕变,重现昔日清水粼粼的“绿”托溪。该乡于2018年解除环保单列乡镇考核,并在2019年全县环保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像“红河谷”这样“旧貌换新颜”的美丽嬗变,在寿宁不断上演——
开阔思路“治山”,筑牢水土保持屏障。2012年起,寿宁县坚持治坡与治水同步进行,治理与开发利用并举,探索走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路子,创新提出应用“村集体提供山权+公司+联户承包”“责任人+业主”“公司+农户联营+政府补助”等多种模式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过多年综合整治,昔日“螃蟹落汤穿红袍”的山头不见了,一片连着一片的“流失斑”消失了,取而代之是茂密的树林和果园。
上下一心“治水”,换得河畅水清景更美。在全市率先建立双河长,实现了河湖长全覆盖,1700多条河流有了“守护神”。同时,制定河湖名录,完善“一河一档一策”,加强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参与实施全省万里安全水系工程建设。2015年以来,累计建设安全水系64公里;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与植被恢复,建设生态护岸4.3公里;实施小水电生态下泄流量改造,累计完成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装置安装48座。
内外兼修“治村”,绘就美丽乡村入画来。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建成了下党红色旅游新地标美丽乡村景观带、大安银山花田美丽乡村景观带、武曲十里长廊美丽乡村景观带、犀溪闽浙边界美丽乡村景观带等8条美丽乡村景观带,实现了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到“持续美”的喜人变化。
青山绿水掩映中的千年古村西浦 刘岩生 摄
下好一枚子,激活生态建设一盘棋。实施“治山、治水、治村”综合治理模式,系统保护了区域山水生态颜值,深度提升城区生态环境品质与内涵,科学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与此同时,寿宁县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科学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科学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保全县空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加快补齐了生态环境短板,树立起环境质量标杆,让良好生态真正成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加速升级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崛起
工业“聚绿”,农业“增绿”,文旅“兴绿”……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寿宁大地上的共识,绿色发展方式越来越成为产业的主基调。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位于生态对立面的工业,在如今的寿宁有了新的诠释。近年来,寿宁在“绿”字上下功夫,以科技创新及绿色循环大产业强基破题,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作为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节能减排。
近年来,三祥新材对高耗能落后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包括对11台电炉烟气进行回收治理,成为福建省第一家全面完成电炉烟气治理的企业,每年收回微硅粉4000多吨;此外,制定精细化生产管理工作流程和计量管理办法,将节能目标与员工薪酬相结合,引导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该公司先后获评福建省“节能先进企业”及循环经济重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而曾经百无一用的建筑废土、工厂废渣等,在寿宁县平溪镇华勋公司里也实现了变废为宝,被制成页岩烧结砖。该产品具有新型、环保、低碳、节能的特点,可运用到建筑工程中,是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实现低碳生活的更新换代产品。目前,仅该公司每天就可“消化”建筑废土、工厂废渣等10多吨。
当工业在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上高歌猛进时,寿宁县农业也大力发展高山茶和生态硒锌两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生态绿色产业加速崛起。
寿宁高山云雾茶园 卓仕尉 摄
“定制茶园”,只卖茶园不卖茶。下党村策划实施了中国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该村茶农每亩茶园收入由2000元增加至6000元。目前,实施的“我在山里有片茶”“白茶银仓”等消费扶贫新模式,累计实现农产品覆盖城市50个,对接集团及企业121家,定制农业1280亩,定制及线上销售2256万元,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如何对接大市场问题。
“政企合作”,带着好茶出山门。寿宁县与厦航、华祥苑携手,签订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寿宁县竹管垅乡“万亩茶海”中建起“厦航农庄”,寿宁高山红茶“登机”香飘万米高空。
葡萄园里的采摘游客 刘岩生 摄
一串葡萄,串出亿元甜蜜产业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凤阳农民尤其是贫困户通过种植葡萄增强了自我“造血”能力。目前,该产业已成为寿宁继茶叶后,产业链最完整、农民受益最多、扶贫效果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又一农业主导产业。
凤阳连片富锌葡萄园 袁晓昊 摄
机制活,产业优。以生态硒锌产业、寿宁高山茶产业和“下乡的味道”品牌为重点,寿宁县全力推进“一品牌两产业”战略,强化融合发展理念,以品牌效应拓展产品进入市场通道,以规模化、优质化的产业格局促进品牌打响,形成合力。2015年,寿宁县获评“中国富硒富锌农业示范县”;2016年,入选福建省首批省级“富硒农业产业开发重点县”,并连续3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寿宁高山茶”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现有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寿宁县还积极围绕做好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结合文章,整合自然资源,放大生态优势,推动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安高山花卉种植基地 刘岩生 摄
站在银山花田观景台一览众山小,进红军洞看银硐奇观……漫步在大安乡“银山花田”景区,感受桑海沧田巨变,美丽乡村日新月异。目前,以休闲花田度假和主题银硐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矿山公园——银山花田旅游区(一期)项目正在加紧推进,未来将实现樱花园、古银硐国家地质公园、杨梅洲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仙岩景区“三园”互联互通,形成寿宁全域旅游精品线路。
犀溪生态峡谷漂流 刘岩生 摄
不仅是大安乡,近年来,寿宁县围绕“4+3”,即突出一面旗帜(红色下党)、一朵樱花(万亩基地)、一群古银硐(千年历史)、一个主题公园(养生长寿)“四个一”的独特资源,联动融合“三张文化名片”(冯梦龙、古廊桥、北路戏),进行全域性规划布局。鳌阳镇白鹇墓村、大安乡水洋村、南阳镇含溪村、竹管垅万亩茶海主题公园、武曲镇茶仙小镇、芹洋乡溪源村、平溪镇屏峰村等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涌现,为旅游和农业跨界融合提供了样板。
新机制、新面貌、新业态,在如今的寿宁,“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之路越来越宽广,到处呈现勃勃生机。寿宁,跨越发展、绿色崛起正当时!
持续探索打造“两山”实践“寿宁路径”
围绕生态这根“指挥棒”,寿宁的“两山”故事,坚韧而精彩。
目前,寿宁县森林覆盖率达71.97%,位居福建省前列;境内1700多条河流水质优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多年100%达标;全县共创建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生态乡镇和159个省市级生态村,涌现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38个省级美丽乡村……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干净、乡村更美丽的寿宁“绿色”图景呈现眼前。
凝聚合力,迸发活力。寿宁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行稳而致远。
2020年12月,《福建省寿宁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施方案》编制完成。《方案》客观评价了寿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创建优势与存在的短板,从污染防治攻坚、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深度融合、生态系统安全、生态文化宣教、体制机制创新总结该县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过程与成效,并为下一阶段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蓝图绘就,坚定前行!寿宁绿色发展的探路之旅仍在继续——
青山绿水中的红色旅游胜地下党 卓仕尉 摄
从“绿水青山”空间构筑、“绿水青山”质量提升、“金山银山”转化路径、“两山”转化机制、“两山”文化品牌打造等五个方面深入实施,不断推动寿宁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方案落地落实。
生态保护进入快车道,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至2022年,寿宁县将力争实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建设成绩突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全面打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而走出一条经济发展“高素质”与生态环境“高颜值”相得益彰的“寿宁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两山”实践寿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