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午后,悠悠地泡上一壶南坑小白茶,茶香缠绕着水汽氤氲弥漫。喝上一口,从舌尖到喉咙瞬间充斥润滑,甘甜从口腔蔓延开来,通体舒畅。
“茶的健康属性,永远是饮茶的第一要义。白茶被视为最有益健康的茶类之一,以幼嫩茶尖制成,芽叶中富含抗氧化成分,如儿茶素和茶多酚等,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建阳畲乡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苏媛一派悠然自若,泡起自家的小白茶无比娴熟,仿若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茶人。其实,她接触白茶还不满6年。
她笑着说:“我与小白茶结缘,是偶然也是必然。让南坑小白茶香飘四方是我的愿望,也是我努力的目标。”
当青春遇见“小白”
“小时候,我对茶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虽然外公、父亲都在与茶打交道,但我感兴趣的是销售,喜欢与人交流,卖东西。”李苏媛坦言。
出生于1989年的李苏媛是家中独女,父亲李泉弟是南平市贡眉白茶非遗传承人,外公苏绍慈曾是建阳慈童游乡东泽茶厂的厂长兼书记。她算了算自己家人与茶的缘分:“我父亲的爷爷也是一个制茶人,所以准确说来,我是一个‘茶四代’。”
“因为父亲是从闽北卫校走出来的一名中医,所以我读书时也选择了闽北卫校。但是毕业后,我没有选择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跑到厦门去闯荡。”李苏媛说,由于她对于制茶和从医没有太大的兴趣,就到厦门从事服装销售行业。
也许是天生就善于与人沟通,有着较好的亲和力,李苏媛在服装销售这一行干得挺不错。2012年,她再次转行,应聘至厦门艾美酒店,依然从事销售工作。
“在厦门艾美酒店工作时,一个月收入超万元,每周都有双休,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李苏媛说,“至于为什么要放弃厦门的工作,选择回来,也算是机缘巧合。”
2015年9月,李泉弟在漳墩镇陈元民族村成立了建阳区老区畲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南坑小白茶的生产和销售。“那年,父亲50岁了,看着他为了合作社忙里忙外的,特别辛苦。可能因为血脉中有与白茶难以割舍的基因吧,所以在考虑了一段时间后,我选择回来帮助父亲。”2017年,她成立了建阳畲乡生态茶叶有限公司,专门销售小白茶。
一切从“小白”开始
“可以说,刚接触小白茶的我就是一个茶叶‘小白’,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李苏媛说,自己不是一个耐得住性子的人,刚开始时,学到一些关于白茶的粗浅知识,就浅尝辄止了。“我擅长的是销售,原以为能把白茶卖出去就行,没想到现实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2018年11月,李苏媛与父亲一起到武夷山参加茶博会,父亲有事外出,她留在展位上推销白茶。“当时,有一位挺懂茶叶的客商到展位上,我们一边泡茶一边聊茶。刚开始我还能应付,后来客商连问了几个关于白茶的问题,我一问三不知,特别尴尬。”
李苏媛说,那时的自己真后悔没有向父亲认真学习。“虽然父亲及时赶回,化解了尴尬,但这事对我来说,刺激很大。我暗下决心,既然选择这行,就要耐下性子学!”
从那时起,李苏媛像变了个人,她跟在父亲身边,用心听、用心学、用心品,遇到不懂的就主动向父亲请教。很快,她对白茶有了更加系统、深刻的认识。
如今,谈及白茶的种类与功效,她如数家珍,再不是当初的小白:“建阳漳墩的白茶在清朝就很有名,后来也移植到邻近的政和县,又从政和传到福鼎。可以说,建阳漳墩的白茶是中国白茶的发源地。当年,南坑村的小白茶为朝廷御用的贡品,被乾隆帝赐为‘寿眉’,上等的则被称为‘贡眉’。”
让“小白”走得更远
白茶,滋味清甜,并不如其它茶那般或有浓烈香气、或有特色口感。相较于岩茶、普洱、铁观音,白茶不以力量与厚度见长,它有着原汁原味的本色、清新淡雅的鲜爽、雨过花落的清香。
对于李苏媛来说,能帮助父亲把白茶产业做好,就是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所以,“用心了解每一款茶”成为了刻在她心头的座右铭,“不谈别的,对于自己在销售的茶,一定要做到知根溯源,一定要保证品质。”几年过去了,她也彻底喜欢上了这种每天与茶打交道的生活。
“2017年获得武夷山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银奖,2018年获得第二届贡眉斗茶赛金奖,2019年获得‘南平市优质示范企业’称号,最有含金量的是2018年荣获农业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这在当时南平市白茶茶叶界是唯一认证。”李苏媛指着墙上的荣誉牌说,“这几年,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白茶产业迅速发展,漳墩小白茶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客人只要喝过南坑小白茶,基本上不会再换其它的。”
酒香也怕巷子深。李苏媛说,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展会,让她深深体会到,作为新生代茶人,要用新鲜的思想、先进的技术、跨界的思维,把茶文化融入现代茶产业发展,创新销售模式,才能让白茶产业走得更远。
“盏因茶而制,茶因盏而生。今年,我们公司和影照建盏陶瓷有限公司、上熹庭点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严守品质的基础上,以文化赋能白茶产业发展。同时,我们积极搭建线上销售平台,通过直播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南坑小白茶,喜欢南坑小白茶。”李苏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