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让群众下山过上好日子
2021-08-06   作者:卞军凯   来源:福建日报

罗源县是我国畲族群众主要聚居县份之一,由于历史原因,畲族聚居地多处于偏僻的大山中,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为了帮助畲族群众摆脱贫困生活,罗源县积极实施“造福工程”,帮助90多个畲族自然村、近8400名畲族群众从大山搬到城镇周边,告别艰苦的生存环境,迎来崭新的发展空间。

如今,下山之后的罗源畲族群众,种蘑菇、办旅游、开民宿……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收入水平年年看涨,在民族政策的持续助力下,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从深山到城镇,迎来新生活

住在深山有多苦?鉴江镇远顶村村支书尤德金记忆犹新:“山高路陡,原来村民从山上去镇里,要走好几个小时山路,中间还有一段悬崖峭壁,非常危险。遇到急病,往往来不及就医。”

住在深山有多险?许多旧村环境恶劣,每遇台风等自然灾害,往往受灾严重。如2005年龙王台风,松山镇竹里村遭遇山体滑坡,许多房屋被冲毁。

住在深山有多难?“原来旧村偏僻,没有女性愿意嫁到山上,全村45个30岁以上的男性没有结婚。”庭洋坂村党支部书记兰世杰回忆。

“由于交通闭塞,以前大部分畲村路不平、灯不明、水不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导致生活难、就业难、就学难、看病难、结婚难等。畲乡群众都盼着有新出路。”罗源县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朱仲福说。

要想脱贫致富,搬出大山是最好的出路。多年来,罗源县积极实施“造福工程”,按照畲族群众的搬迁意愿,因地制宜、创新实施多种搬迁模式。有的是整村搬迁到城镇周边,有的将几个偏僻自然村集中搬迁到地理位置较好的主村,还有的是把多个自然村整合搬迁到乡镇政府所在地附近。

据统计,20多年来,罗源县共建造了民族新村(点)35个,帮助90多个畲族自然村、近8400名畲族群众陆续搬出大山,绝大部分有搬迁需求的畲族群众都完成了搬迁。

畲族新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同时享受城镇公共资源,搬迁群众从“山里人”变成“镇上人”“城里人”,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起步镇庭洋坂造福新村,只见平坦宽阔的村道两侧,是数排整齐阔气的小洋房和绿树环绕的畲族主题公园。住在这里的畲族群众,就学、就医、就业都很方便。

“搬迁后,30多岁没结婚的男性村民,在两三年内都成了家。搬迁前全村没有一个大学生,现在已经出了18个大学生。”兰世杰感慨万千。

作为“造福工程”省级示范点,庭洋坂村的改变是罗源畲族群众搬出大山开始新生活的缩影。

从种田到产业兴,过上好日子

奔向小康生活,既要搬下来,还要富起来。

“原来住在高山上,只能靠种田为生。挑着农作物走路下山,再换回生活必需品,一个来回要一整天。全家人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也就2000多元。”畲族群众兰水康回忆。

现在,走出大山的畲族群众,很快找到就业岗位。庭洋坂新村距离县城只有2公里,村民基本都在附近工厂找到了工作。现在,庭洋坂村人均纯收入已近1.4万元,彻底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如何引导畲族利用搬迁后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富民产业?近年来,《罗源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若干补充措施》等政策接连出台,在专项资金、文化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持续扶持畲村发展。

在政策鼓励下,一些搬迁村盘活旧村旧址的资源,大力发展文旅、农旅等产业。

“八井村、竹里村挖掘畲族文化资源,利用旧村老宅,与邻村小获村一起打造集吃、住、体验互动于一体的罗源畲族文化民俗小镇,成为罗源畲风旅游的拳头项目。”松山镇党委书记申友国举例介绍,八井村畲族群众雷炳金在旧村址办起农家乐,实现年收入逾10万元。

为了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罗源县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盘活”走出去。去年9月,罗源民族文化数字云平台上线。该平台在全国率先打造“线上展厅+线下实景+电商带货”新模式的民族文化、经济数字平台。

同时,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罗源还大力实施“1+3+N”工程,培育民族产业示范点、示范带,促进各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县政府每年投入3000万元发展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惠及少数民族群众。

“去年,全乡培育1000多万袋食用菌,产值突破1亿元,创历史新高。”霍口畲族乡党委相关负责人告诉,霍口畲族乡已形成食用菌产业集群,辐射带动2000余名畲汉同胞增收致富。

去年,罗源全县民族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0万元,全县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1.5461万元,同比增长6.5%,增幅高于全县增长水平。搬出大山的畲族群众,大步迈向幸福新生活!

责任编辑:田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