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乡村 陈驻南 摄
今年来,长泰全面对标对表省市农村建设品质提升6大项19小项重点任务,以“争当漳州市乡村振兴样板”为目标,振奋“爱长泰、美长泰、兴长泰”精气神,抓好乡村振兴“示范点”,扮靓乡村振兴“风景线”,夯实乡村振兴“延伸面”,实现全区华丽转身为“新、精、美”,打造出一批如后坊村、龙人古琴文化村、珪后村、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宜居、宜业、宜游的网红打卡点,不断提高农村高品质建设、群众高品质生活水平, 绘就长泰乡村振兴新画卷。
后坊村
发挥“五古丰登”品牌效应
走进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后坊村,一条马洋溪穿村而过,几座横跨的石头“古桥”成了连接溪两岸的风景线,千年大树将军“古樟树”生长在村里,白墙红砖灰瓦燕尾脊的闽南“古厝”掩映在群山绿树之中,一座“古庙”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在这个美丽的村庄还引进“龙人古琴”项目,引入生态旅游创意文化发展理念,提升了“富美乡村”建设的文化品位。
近年来,后坊村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围绕整村提升村容村貌,突出共建长效机制、共治乡村风貌、共推品质提升、共享发展成果等“四共”机制,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激发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裸房整治”“平改坡”行动,治脏治乱治差、拆违拆破拆旧、建新建精建美,实现了从“清沟扫地摆整齐”的初级版到“拆旧拓新整漂亮”的中级版,再到“穿衣戴帽扮靓丽”的高级版的整体跃升。同时,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突出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将田园变风光、乡村变景区,逐步把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打造成“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品村落。
后坊村注重规划引领,以“+旅游”的发展理念,先后聘请专家,围绕田园风光、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高标准编制了村庄规划,同时按照“宜土不宜洋、宜简不宜繁、宜软不宜硬、宜淡不宜浓”原则,进行立面改造及修缮古厝、古庙,并与当地的古琴、古桥、古树形成“五古丰登”的美好景象。后坊村还重视配套设施,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戏台、乡村公园、农家书屋等农村公共文体设施,完善乡村旅游厕所、停车场,为乡村旅游打下基础。
后坊村建设品质不断提升,成功招引龙人古琴等文化旅游企业入驻,带动群众发展采摘园、农家乐、特色民宿,推动了农民致富增收。目前,后坊村已有采摘园、农家乐35家,餐饮业23家,民宿12家,发展提子、柑橘、木瓜、火龙果、百香果等作物500多亩。后坊村还通过举办大型文化旅游节庆,配套桃李采摘节等一系列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量,助力产业增收。
后坊村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今天的后坊村已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小山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产业发展不断提档升级,后坊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美丽乡村建标准化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森林村庄”“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
珪后村
“党建+”引领农村建设品质提升
长泰区岩溪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实践中形成党旗不变色、垃圾不落地、污水不横流、配套不落后、房子不难看、办事不麻烦、产业不落下、乡风不落伍“八不”工作法,凝聚提升农村建设品质的合力。
走在岩溪镇珪后村高美自然村村道上,随处可见趣味墙绘、整洁道路、绿色稻田。珪后村紧抓高美自然村村庄复垦工作,并做好村庄内农耕文化项目,让村民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美自然村的美丽转变,仅仅是珪后村党委近年来所做的一批为民办实事工作之一。珪后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到党委“把方向”、支部“筑堡垒”、党员“当先锋”,做好“四个引领”,引导党员在环境整治、乡风塑造、乡村治理等诸多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珪后村还推广“垃圾不落地”做法,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老人理事会主推”办法,推进旧村拆迁、乡村公园建设、生猪养殖整治等,同时做到“乡风不落伍”,用好追远堂、普济岩、楼仔厝、赠公祠、叶文龙故居等文物资源,以文化滋养、先进带领,提升农村建设品质。
村民要增收致富,就得先打好基础。望着党员初心体验馆,岩溪镇珪后村党委书记叶高发眼神愈加坚毅,“今年我们珪后村建了党建初心馆,既是珪后村党员活动中心,也是研学基地。”
珪后村以“党建+”的形式,让“产业不落下”,积极探索生态为先、生产为基、生活为本、生意为要的“四生融合”发展新路子,成立产业党支部、蔬菜协会、农业合作社和旅游发展公司,打造出“赏荷花、游古厝” 珪塘旅游品牌,年销售蔬菜1.6万吨,菜农增收560多万元,每年吸引厦门、泉州等周边游客6万多人次。今年也将继续与专业公司团队合作,以“初心馆”为中心,面向广大党员、游客开展红色学习、红色旅游,将其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主题旅游点”,增加村财收入,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龙人古琴文化村
奏响文化与乡村振兴“协奏曲”
琴韵悠悠传千载,文化创新谱新篇。近日,首届“龙人杯”闽台大学生古琴文创设计大赛颁奖暨闽台古琴文化研修中心授牌仪式在长泰龙人书院举行。
两岸古琴文化源远流长,龙人古琴以经典古琴文化传承为发展目标,于2016年在台湾明道大学设立“龙人古琴课堂”,成为大陆设立在台湾高校的第一个古琴文化教育项目,吸引近千名台湾大学生学习古琴音乐、古琴发展史等内容,探索其背后蕴含的深厚中华优秀文化,龙人古琴文化村随即也迎来了台湾学生参加各种游学活动。与此同时,龙人古琴力推古琴进校园活动,先后在马洋溪中心小学、后坊小学等校园创办“龙人古琴社团”,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办古琴音乐学成人本科班,培养古琴爱好者,龙人古琴也成为中国古琴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海峡两岸古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闽台古琴文化研修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发挥古琴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琴交心,以文促融,共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民间和青少年交流,促进同胞心灵契合。
龙人古琴文化村项目自2010年正式落户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后坊村,是长泰打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系列文化产业特色的核心项目,已投入4.5亿元,建成龙人书院、研学堂,斫琴坊、音乐馆等主题设施,规划建设万琴堂、制琴教学坊、琴家山庄等基础配套,该项目建成后,主要进行古琴制作、文创衍生品研发、古琴研学及培训、古琴文化交流与传播等。龙人古琴文化村的开发建设,以其全国独有的千年古琴文化,沸腾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后坊村,吸引一批特色民宿、文创企业、农家乐等入驻后坊村,形成了“听幽幽古乐、观山水美景、摘生态瓜果、尝农家美食、住农家民宿”的旅游特色,桃李盛开的小山村迎来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春天”。
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农业+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走进位于古农农场白石作业区的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见蓝天白云下的山谷,碧绿的湖水偎依在青青绿草边,缤纷的鲜花点缀在果树丛中,造型各异的木屋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周围,令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这也成了新晋“网红”,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近年来长泰区打造“慢客长泰”旅游品牌的一个新亮点。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2017年11月落地,以发展花卉苗木及珍、稀、特果蔬等现代农业为基础,将农业与旅游、科普、文创等融合起来,打造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平台和综合型度假区,既可供游客观赏休闲,又是科普基地。
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企业+农户”“平台+项目”模式,通过破房变客房、猪场变游乐场、鱼池变景观池等方式,有力促进当地村民观念改变和乡村品质提升。同时,该产业园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白石作业区乡村产业转型,带动当地就业近200人,创造村民劳务年收入约1000万元;村民在摒弃原先传统低效益种养,投身树葡萄、麒麟果、菠萝蜜等高优农业种植的同时,盘活闲置农房用于旅游民宿经营,以老旧房折价入股,保护了生态、改善了环境、增加了收入。项目落户以来,白石作业区主动拆除废弃建筑52栋6800多平方米、临时搭建物113处1.6万平方米,削减生猪4.5万头、畜禽8.43万羽,并通过收储转租用地,年可增加村级收入40万元以上,实现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此外,花坞里现代农业产业园精耕“现代农业+旅游”,推动产业融合,精心打造农业创新旅游、生态创意旅游板块,已建成钢木屋结构温泉酒店、时尚丛林雅苑酒店、创意鸟巢酒店、东南亚风情餐厅,配套长泰本土特色餐饮等游客接待配套项目,致力打造多产业融合运作的国家级现代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