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榕城沃野处处展现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近日,《福州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正式发布。这份“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是指导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过去五年,福州市“三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超越奠定坚实基础。如今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开局“十四五”,迈入新征程,福州意气风发,将以《规划》为引领,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回眸“十三五”
福州“三农”成绩喜人
【“十三五”概说】
闽侯白沙建档立卡贫困户宋赛花,在扶贫干部的介绍下,在果园里种下致富果“脐橙52”,每年可带来近2万元的稳定收入,一家人的日子红火了起来;智能设施大棚里水果长势喜人,萌发着丰收的希望;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永泰县嵩口镇大喜村迅速展开“厕所革命”,旧貌早已换了“新颜”……
“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面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呈现出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新图景——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生产稳中有增,特色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农业产业融合步伐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农村改革得到红利不断释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任务不断深化,实现改革成果转化运用。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期间,福州市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比全省提前2年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县和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福州市连续四年在省委、省政府对设区市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并荣获全国首批精准脱贫示范城市。
乡村振兴开新局,2020年,福州市成功打造了晋安区九峰村、福清市南宵村为代表的高级版试点村5个、中级版64个,评选出首届“福州市十大魅力乡村”,培育发展23条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农村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乡村治理机制持续完善,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迈进“十四五”
福州农业这样发展
【发展定位】
立足福州市资源禀赋特点与优势及面向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目标,着眼特色现代农业长远发展,坚持农业发展布局与区域经济布局相统一,统筹生产、生态和生活空间配置。《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福州市特色现代农业“3个区”。
打造都市农业绿色发展核心区。加强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布局,发挥农业在福州都市圈的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发展高附加值的数字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以都市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与福州都市圈建设良性互动。
打造数字农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强化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加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数字农业农村平台建设,构建互联共享的“互联网+农业”。提升特色优势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集聚信息技术和人才资源等数字农业创新要素。
打造榕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目标,着力创新两岸农业合作新机制、新模式,推动两岸农业资源要素深度对接,建立适应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要求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窗口。
【发展目标】
坚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走符合福州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到2035年,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现代科技对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贡献更加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特色现代农业主体力量,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安全高效。
——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1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5万吨以上。畜禽、水产、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稳产增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
——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现代渔业、畜禽、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花卉竹木等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拓展,全产业链总产值力争超3000亿元。农业品牌培育不断加强,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2个以上,累计新增112个。
——现代农业基础条件更加完善。新建高标准农田29万亩,累计建成131.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新建果蔬菌等设施农业1万亩。
——农业农村经营水平迈上新台阶。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和行业话语权的企业,年产值10亿元以上规模农业企业累计达25个以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15个以上,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累计达10个以上。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提升。农产品生产主体备案制度和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质量追溯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创建一批绿色导向的集成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基地。化肥农药使用总量逐年递减2%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93%以上,秸秆、菌渣综合利用率均在90%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80%以上。
【重点任务】
把握福州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未来五年的重要机遇,《规划》提出构建“773”发展框架,做大做优水产、畜牧、水果等7大特色产业;巩固完善种业创新、数字农业、农业科技、品牌农业、质量安全、生态保护、物质设施7大支撑;加强榕台农业、对外农业、闽东北农业3个合作。
创新3个“3”特色现代农业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3类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3项农业农村改革;强化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农业投资机制、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3个投入保障机制。
1.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强化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现代农业集聚集群发展。
围绕现代渔业、畜禽产业、水果产业、蔬菜产业、食用菌产业、茶叶产业、花卉竹木产业七大产业发展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提高粮食、水产、畜禽、水果等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流通业,提升发展农产品商贸物流业。丰富休闲农业业态、打造休闲农业精品、创建休闲农业品牌,加快发展休闲农业。
2.巩固完善特色现代农业支撑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种业管理服务,强化种业创新支撑。
改善数字农业基础条件、加快数字农业产业发展、加强数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数字农业支撑。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提升农业产业技术水平,做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大农业品牌创建力度、建立农业品牌维护机制、扩大农业品牌影响力,强化品牌农业支撑。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质量安全支撑。
加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兽药使用量减量化、提升农业废弃物治理水平、积极发展碳汇农业,强化生态保护支撑。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设施装备更新、巩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强化物质设施支撑。
3.积极拓展对台对外农业合作
深化榕台农业合作。全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纵深发展,加强榕台高优、蓝色、绿色农业合作,探索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升级,加快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
加强对外农业合作。依托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支持新建国际标准农产品示范基地。加大农业合作派援力度。鼓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RCEP成员国共建农业产业园、示范区等,促进农业技术、人才交流与发展,提升生产效率。
加强闽东北农业产业化协作。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引导闽东北区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企业在区域内各地市投资,加快闽东北大农业协同发展。深化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合作。构建闽东北农产品产销协作平台,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4.创新特色现代农业体制机制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培养高素质农民,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建设。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其他改革工作,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农业投资机制、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机制。
健全完善农业执法队伍、持续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大力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