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清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见闻:发展路上“一抹红”
2021-11-24   来源:福州日报

产业富足,村民增收,村庄变美。在闽清,乡村振兴图景中总是少不了“一抹红”:在梅溪镇梅埔村,党员种植大户示范引领,培植的橄榄全国闻名;在金沙镇上演村,党员干部挖掘红色历史,打造红色景点聚集人气;在白中镇攸太村,村党支部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民生改善……

  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典型示范,闽清县深入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宝金赴闽清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引领作用,全力带动“五个振兴”,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让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红色+农业”

  示范引领带动 产业富民富村

  时下,眺望闽江闽清段山坡,成片橄榄林苍翠挺拔。在梅溪镇梅埔村白河江自然村,种植大户张世锦开始根据订单进行小面积采摘。“不少老客户一早打电话来预订,橄榄还在树上,钱已经进口袋了。”去年,张世锦的锦龙橄榄专业合作社800多亩橄榄产量超30万公斤,卖了1200多万元。

  在张世锦等人带领下,当地村民主动学习新技术,试水标准化种植,家家户户以种植橄榄为业,人均年收入可达13万元。

  这样的号召力不仅是因为张世锦致富带头人的身份,也离不开他的另一身份——中共党员。

  在梅溪镇的甜橄榄基地,20个种植大户里有18个是党员,80多户种植户中,党员占了半数。“对当地村民来说,党员身份更是一种‘致富认证’。”梅溪镇副镇长周丽金介绍,党员种植户不仅自己是种植能手,还组建起先锋服务队,对种植户尤其是部分缺乏劳动力的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有了“车头”带,橄榄种植技术得到不断优化。曾经多数农户的目光只聚焦土地,品牌意识薄弱一度阻碍了产业进一步发展。如今,基层党组织担起责任,取得了巨大突破。

  2015年,在梅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孟兴牵头下,福建白河江实业有限公司成立,给村里注册了多个橄榄品牌,并借助互联网等新渠道,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这几天,张孟兴还在为镇里新办的橄榄深加工公司奔忙。“前期手续都妥当了,等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批下来就能生产了。”张孟兴说,这将进一步延伸当地橄榄产业链。

“红色+文旅”

  挖掘革命历史 老区焕发新彩

  沿着开阔的村道,驾车驶进闽清省级革命老区基点村金沙镇上演村,看到这条战争年代闽清人民游击队走过的路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为迎接建党百年,今年6月,上演村革命历史陈列馆提升改造后再度开馆。“七一”前后,每周有约千名来自各地的参观者到此参观。

  “这是兴增厝,闽清人民游击队当时就在这里成立”“这栋是明珂洋楼,当年20多位青年在这里饮血酒盟誓,保护国家”……跟随着该村党支部副书记谢本建一路走来,可见村庄处处留下了保存颇为完好的红色印记——1949年3月,闽清人民游击队在上演村成立,在中共闽清县党组织的领导下,村民踊跃加入游击队,投身革命。如今,这片红色旧址群已成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实际上,这些红色遗迹也曾遇过“危机”——为盖新房,部分村民想把老屋推倒。谢本建和当地村干部站出来劝解:“老屋是根,承载着历史。如果推倒了,消失的不仅是史迹,根也没有了。”不仅如此,在修缮兴增厝时,他发挥自己的土木建筑专长,指导匠人修旧如旧。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当地村民越发爱护旧屋、旧物,还自觉参与到红色记忆的保护中:听说村里要建革命历史陈列馆,游击队后代自发拿出家中珍藏的红色文物以供展陈;听说兴增厝要提升改造,村民自动让出厝门口的田地,腾出房间,为改造场地提供保障……

  “要让游客进来,更要让游客留下来。”金沙镇人大主席陈朝钦说。今年,革命历史陈列馆提升改造后再度开放,带来了人气,极大地提振当地发展红色旅游的信心。

  目前,上演村引进了一家运营公司,计划依托当地红色遗址打造红色游击路、革命教育点等实景体验项目,串联各红色景点,努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带动村庄发展的“红色财富”。

      “红色+治理”

  营造宜居环境 村庄内外兼修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富足壮大,更代表着高品质的生活。

  在白中镇攸太村,乡间道路整洁平坦,菜园竹篱清新别致;村民办事更方便了,老人就医、孩子上学都在“家门口”。一幅和乐图景,为村名“悠悠万事,泰平世界”的意蕴做了生动注解。

  借着“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近年来,攸太村建设了公园、完成了道路“三化”。在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六清六美”行动中,设立15个党员先锋岗,由他们带头清理自家周围的杂物垃圾,村貌焕然一新。

  走进村内“红色领航”公园,只见村民在假山下、喷泉旁、小桥上休闲游玩,孩子们欢快嬉戏。“住在村里,不比城里差!”村民老陈满脸幸福地说。

  “以前,村子脏乱差、配套不齐全,村民不爱回来,即使回来了也住不久。”该村原党支部书记高德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村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如果不顺应群众需求,就留不住村民,乡村振兴也难以落到实处。

  为此,近年来攸太村党支部聚焦民生项目,不断改善村民生活——

  看病更方便了。卫生所从一个小房间扩展至80多平方米,治疗室、观察室、药房、注射室一应俱全。村民的看病需求,大多数不出村就能满足;

  办事更快捷了。依托党员志愿服务驿站,通过“驻点+流动”的方式,选派党员志愿者分时段“轮值”,为村民充值话费、维修水电、出借工具、调解邻里纠纷等1546次;

  活动更丰富了。在村党支部的积极倡导下,一些热心企业在春节、重阳、国庆等节假期间,出资请来文艺团体演出,赞助举办相关文体活动;

  ……

  以“党建红”为底色,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在梅邑大地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林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