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天刚蒙蒙亮,宁德寿宁县犀溪镇武溪村墘坪自然村村民魏成福、邓乾英夫妇就在自家的家庭农场忙活了起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不等人呀。这个季节埋头耕种,来年才能有好收成。”轻轻捧起一把泥土,魏成福凑近闻了闻。“这些泥土恢复了活力,能种出好粮食,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开荒开成了种粮大户
“我们那代人对饥饿刻骨铭心,现在党的政策真好,种粮非但不交税,还有补贴。”农民出身的魏成福也曾想告别土地,可最终还是选择了种庄稼。
上世纪60年代,因在村里找不到别的出路,魏成福的父亲带着一家人搬到外地打拼。1998年,看到老家发展得越来越好,他们又搬了回来。
刚开始,魏成福到附近的工厂打工,每月有固定收入。“原以为就这样在工厂待一辈子,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决心回乡种田。” 魏成福回忆说。
有一天,妻子邓乾英兴冲冲地拉着魏成福来到一处荒地。只见杂草长得老高,打听后才知道,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村里不少良田变成荒地。魏成福越想越不是滋味,决定流转过来试种田。
开荒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田地抛荒多年,长满两人高的芦苇,夫妇俩起早贪黑,成日泡在田里,开挖芦苇,平整土地。此举引来很多人嘲笑,邓乾英说:“村里人笑我们傻,因为有些田不仅偏远,面积也小,花费的成本很大,一年算下来也没赚头,但我觉得田种起来总比荒着强。”
随后几年,夫妇俩一心扑在荒地上。最开始开荒50亩,面积逐年增加,如今已有了350亩。曾经荒芜的土地,被夫妇俩勤劳的双手硬生生开垦出来,种上了水稻。因种出的大米口感好,吸引不少周边县市的人前来购买,他们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田野点燃新希望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闲时,魏成福常常坐在田边望着自己种植的水稻,心里无比踏实。但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如何延续自己多年的心血?魏成福时常感叹:“儿子常劝我在家享清福,可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土地,不想看着它们再次被抛荒。”
魏成福夫妇膝下育有两子,大儿子魏朝辉从小就跟着父亲在田间地头劳作,是种粮的好把式。可看到不少村民外出打工,魏朝辉也动了离乡外出闯荡的念头:“我不想一辈子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外面挣钱路子多,更适合我。”听闻儿子的心声,魏成福心里虽有些失落,却也尊重他的选择。
“当时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农忙时缺乏人手,收割粮食成了最大的困难。”魏朝辉说。在儿子的建议下,夫妇俩利用国家农机补助政策购买了2台收割机、4台微耕机、1台碾米机。同时,他们成立了寿宁县富园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周边村民提供农机服务,每年可额外增收5万元。
如今,合作社的机械设备增添到13台。靠着这些农业“助手”,魏成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帮助周边村民实现了水稻生产现代化、机械化。
尽管现在田间管理更加机械化,但还有许多农活需要人工去完成。多年来,魏成福夫妇习惯了天亮就起床,忙好家务后就赶到田里开始一天的劳作。2018年,魏朝辉被父亲的这股子韧劲所感动,毅然决定关停自己的工厂,回乡与父亲一起当农民。不过,他要当的是新型农民。
小康“产业链”
“我们是抓着农业发展最好的机遇从事农业生产的。”魏朝辉坦言,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他看到了农业兴旺的前景。
不过,作为年轻一代,魏朝辉并不满足于父辈传授的传统经验。对于农业,他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这一代与祖辈对农业的态度不一样,我们把农业当工作,他们把农业当生活。”
与父亲以粮为本不同,为了提高亩产值,魏朝辉决定实行甜玉米与小米椒等高山蔬菜轮作制。同时,为了让种出的粮食、蔬菜有稳定的销路,他回乡前学习了高山蔬菜有机种植技术,考察了市场,寻找客源。“我跑到杭州等地了解市场,当时联系到杭州一家蔬菜批发档口,只要我将农作物运过去,他们就能收购。”魏朝辉说。
但又一大难题摆在了面前——围绕如何销售,魏朝辉与父亲产生了分歧。当魏朝辉向父亲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魏成福反对:“蔬菜易损坏,路上颠簸烂了怎么办?发到外地卖,钱不能马上到账,还不如在县城摆摊来得保险些。”面对父亲的重重疑虑,魏朝辉决定用业绩说服他。
2019年起,魏朝辉将收割好的粮食、蔬菜运往杭州、厦门、福州、泉州等地,很快便销售一空。有些粮食还未收成,就被老客商提前预订。魏成福的顾虑渐渐打消了。
当魏家形成一条父亲管种、儿子管卖的小康“产业链”,魏朝辉又琢磨着如何带大伙儿一起奔富路。
2020年,魏朝辉成立了寿宁县犀溪镇朝辉家庭农场,采取“公司+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农场组织生产,村民参与劳作,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靠着在农场打工,村民孙克康每月有近5000元工资。
去年,魏朝辉一家人收入近40万元。面对未来,他有了新梦想:“我计划注册一个自己的商标,让农场朝着机械化、品牌化、产业化的方向一步步前进,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